在2009年第61屆法蘭克福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由中國新聞出版總署主持,江澤民同誌的《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兩部著作的英文版舉行了全球首發儀式,正式與海外讀者見麵。這不僅成為中國首次作為主賓國參展的一大亮點,而且對於此前在圖書版權輸出上一直存在貿易逆差的中國出版界來說,本屆書展創造版權貿易輸出達2417項,無疑也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一書,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編輯,中央文獻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能源問題研究》一書,由上海交通大學編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兩本書的英文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聯合授權愛思唯爾出版集團出版。
作為世界著名的出版集團,愛思唯爾的出版曆史可追溯至1880年。目前愛思唯爾在全球24個國家的70多個工作室中擁有7000多名員工,同全球學術界的7000名雜誌編輯、70000名編委會成員、20萬名審稿人和500萬名作者緊密協作,每年出版2000多種雜誌和2200種新書。愛思唯爾的產品與服務包括雜誌、學術專著、教科書和參考書的紙介質版和電子版,出版領域涵蓋醫學、生命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
在經過積極爭取後,最終取得中央文獻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聯合授權,得以出版這兩部著作的英文版,對此,愛思唯爾集團副總裁、來自美國的唐諾吉感到十分高興,“過去,我們出版過鄧小平先生兩部著作的英文版,而今天我們又出版了江澤民先生兩部學術著作的英文版,我感到十分榮幸。我們一直關注中國的發展,尤其是中國科技領域的發展,我相信這兩部書能激發起西方讀者對中國科技發展和能源政策的持續關注,我們也希望今後能與中國合作,出版更多更好的科技著作。”
這兩本書,以江澤民同誌2008年發表於《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的兩篇論文《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為基礎,同時彙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者發表的相關論著編輯而成,集中反映了作者對信息技術產業和能源產業進行的長期研究和深入思考,以及對這兩個領域未來發展的前沿問題進行的理論探索。
《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一書,收入江澤民同誌關於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化問題的重要論文、報告、講話、文章27篇,附錄2篇。在書中,作者深刻分析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從我國實際出發,提出一係列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加快我國信息化建設步伐的重要思想和戰略方針。《中國能源問題研究》一書,收入江澤民同誌關於能源問題的多篇重要論文、講話3篇。書中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狀況和發展趨勢,探討了我國能源發展麵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走中國特色新型能源發展道路的戰略思路和政策設想。
江澤民同誌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是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核心,同時也是一位富有戰略眼光和深厚學養的研究者。他的這兩部學術著作論述獨到,見解深刻,資料翔實,深入淺出,不僅體現出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關注,也體現出政治家的戰略思維和學者風範。能源和信息技術是影響中國和世界未來發展的兩大戰略性產業,也是江澤民同誌長期關注的兩個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來,江澤民同誌洞察世界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深刻把握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對中國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大量論述,提出了一係列重要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作出了一係列促進中國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決策和部署,為中國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009年,當時正在德國訪問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時,他專門向默克爾贈送了江澤民同誌的這兩本英文版專著,並轉達了江澤民同誌的良好問候和祝願。
這兩部學術著作的出版發行,在行業內、學術界和社會各界乃至全球範圍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兩部著作凝聚了江澤民同誌多年來對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是他對數十年的實踐經驗不斷總結的結晶,對我國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歐麗娜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