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律規定,韓國各出版社每年要向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韓國國會圖書館繳納樣書。由於大韓出版文化協會代理樣書繳納業務,該協會將根據繳納情況每年發表年度新書出版概況。
據大韓出版文化協會發表的最新數據顯示,與2008年相比,2009年韓國新書的出版品種數和發行冊數都出現創紀錄的負增長。“兩個負增長”始於2003年,一直持續到2009年,並且還將持續下去。在今天的韓國,即使說“出版不景氣”變成了現實,也一點不過分。然而,與行業蕭條不相對稱的是,韓國的文學翻譯出版卻一枝獨秀,如日中天。
外國文學在韓國翻譯出版概貌
2010年以來,韓國首都首爾的多家大型書店,比如教保文庫(書店)、永豐文庫(書店),其圖書賣場都大大縮小,零售增加的品種多是圖書之外的文化用品。像永豐文庫(書店)的鍾閣店,過去地下2層都是圖書賣場,現在卻陳列著文房四寶、日用百貨。店長說,圖書銷售的優勢正在消失,書店隻賣圖書已經無法生存。
不過,與“不景氣”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各書店的文學圖書書架上,陳列著大量從日語翻譯過來的文學書——日本小說、日本詩歌、日本散文、日本文學評論隨“店”可見,比比皆是。有關韓國出版專家指出,日本文學圖書大量湧進韓國,這種景象前所未有。
比如,教保文庫(書店)光化門店,專門擺放日本文學書的大型平台,就從過去的一個增加到兩個,而且還是擺放在最顯著的位置。村上春樹等日本當代名家的作品特別引人關注。
據大韓出版文化協會的數據顯示,韓國2009年文學新書出版品種數為8718種,其中翻譯圖書為2425種,占文學新書的27.8%。這個比例已經相當高了,但與以往最高紀錄30%相比,2009年的比例還是稍稍有所下降。
在文學翻譯書中,日本文學翻譯新書獨占鼇頭,為886種,占文學新書的10.2%,占文學翻譯新書的36.5%。2008年日本文學翻譯新書為837種,2009年與之相比,增加49種,增加比率為5.9%。
按不同國家排名,僅次於日本的是美國,被翻譯成韓語的新書為611種,占文學翻譯新書的7.0%。排第三的是英國,被翻譯成韓語的新書為253種,占文學翻譯新書的2.9%。排第四的是法國,被翻譯成韓語的新書為166種,占文學翻譯新書的1.9%。排第五的是德國,被翻譯成韓語的新書為105種,占文學翻譯新書的1.2%。排第六的是中國,被翻譯成韓語的新書為101種,占文學翻譯新書的1.2%。
日本文學在韓國翻譯出版火爆的原因
日本文學圖書被翻譯成韓語的品種猛增,意味著什麼?2009年日本文學翻譯圖書在韓國達到886種,這在韓國圖書市場是空前的現象。從2008年至2009年,僅僅兩年時間,就有超過170位的日本作者及其作品與韓國讀者見麵。
在作為供給一方的韓國出版社與作為接受一方的韓國讀者之間,“日本文學”一再升溫,僅僅用“韓國讀者喜歡日本文學作品,韓國出版商很有商業意識,兩好合為一好”來解釋,恐怕並不全麵。
曆史地看,韓國社會在近幾十年裏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追求多樣化的生活方式,重視個人的權利,希望個性化的東西得到尊重。在這些方麵比韓國先行一步的日本,有許多經驗和教訓值得韓國借鑒,而“日本文學”正是這種“學習”的重要契入點之一。
有著“私小說”(歸類應當屬於自傳體小說)傳統的日本文學,另類、自我,卻又新鮮、深刻,在多樣性的文學表現上建樹頗豐。韓國讀者說,“日本小說以個人的眼光編織故事,營造氣氛,似乎就是為韓國人寫的。”
一年就有超過800種的日本作品呈現在韓國讀者麵前,這為韓國讀者尋找喜歡的作家和喜歡的作品提供了大好機會。互聯網在韓國十分發達,一部作品如果得到好評,通過互聯網很快就會傳遍全韓國。文學作品的讀者以女性讀者為主,許多文學作品就是因為女性讀者的追捧而火爆。日本的文學作品也是如此。據統計資料顯示,日本的文學作品在韓國的互聯網銷售比率很高。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村上春樹、奧田英明、江國香織、東野圭吾等日本作家,都受到韓國讀者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