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主流:關於世界流行文化的調查》分析軟實力“世界大戰”(1 / 2)

2010年上半年,法國作家弗雷德裏克·馬特爾推出新書《主流:關於世界流行文化的調查》(以下簡稱《主流》),對美國流行文化長時間風靡全球的現象進行了案例分析。馬特爾調查了印度、中國、巴西等國和阿拉伯地區流行文化的崛起現象後認為,一場關於流行文化的“世界大戰”正在拉開帷幕。

馬特爾想用這本書證明:“主流”文化產品並不關乎藝術,而是一種創意和傳播的戰略手段,是一個國家增強“軟實力”的必然選擇。《主流》一書出版後引起了法國媒體和學術界的關注。

馬特爾曾任法國駐美國使館的文化專員,現任法國國家視聽研究所研究員,並在法國政治研究學院、法國高等商學院任教,他還在2007年創辦了nonfiction.fr網站並擔任總編輯,專門收集各種觀點和評論。

下麵是筆者圍繞馬特爾的新書以及世界流行文化等話題,對馬特爾進行的采訪。

賺錢的同時傳遞自己的價值觀

筆者:《主流》這本書主要是講美國流行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您認為美國文化的流行有哪些獨到之處?

馬特爾:這本書實際上是研究美國娛樂文化影響全球的運作方式。寫作過程中我發現,這種文化的傳播很有意思,而且研究的人並不多,能給出準確數字的更少。我認為不僅要研究這些美國娛樂公司的運作方式,還有他們的宣傳傳播方式,以及對各個領域的滲透。這種傳播方式已經形成一套模式,而且卓有成效,這就是美國文化何以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秘密所在。

流行文化的傳播已經與藝術創作無關,而是關乎國家形象,關乎國家戰略。而這方麵,歐洲由於與美國的文化同源,價值觀一樣,可能並不太在意美國的這種文化傳播。但長此以往,歐洲文化在這個時代就有被邊緣化的可能,而且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

而新興國家,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從這方麵講,我希望這本書能引起人們的爭論,也作為對歐洲無視這種趨勢的一種批評。

現在看來這本書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現多家媒體對其予以報道,且該書在法國非情節類圖書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已經有出版社聯係我,計劃出版意大利文版、西班牙文版、德文版、英文版等。

筆者:美國文化產品為什麼受歡迎?

馬特爾:因為他們很會研究受眾的心理,他們的產品是要賺錢的,而在賺錢的同時傳遞自己的價值觀是最高明的做法。我認為美國的主流文化也堅守一些“底線”的原則,比如保護家庭和孩子,比如不要太多的色情和暴力,但他們遵守底線的同時還有一個原則:賺錢。因為要賺錢,他們就不得不考慮人們喜歡什麼,並把這些價值加入到他們的電影和文化產品中,所以他們在傳播中獲得了成功。美國電影公司現在越來越多的是在當地生產專門麵向當地受眾的影片。這些文化產品有著地域性,而在全球傳播中又運用了美國式的運作和傳播方式,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世界娛樂市場的美國化。包括歐洲、德國、法國,更不用說英國,他們的文化產品在世界流行時也在運用美國的傳播方式。

既有衝突又有對話

筆者:這本書的第二章是關於“文化戰爭”的,您認為這場“戰爭”是真正的戰爭,還是虛擬的戰爭?

馬特爾:這場戰爭既不是以往所知的戰爭,也不是虛擬的,但在經濟方麵,這是真正的“世界大戰”,也是價值觀的戰爭。這就是為什麼在這本書的引子中我介紹了我和亨廷頓的那次見麵,他已寫了文明的衝突,但我認為這既是文明之間的衝突,也是文明之間的對話。

筆者:將來會不會有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文化是世界各國文化的融合?

馬特爾:文化之間的對話確實存在,有時也有融合,但在主流文化方麵我有些懷疑這種融合是否已足夠深入。因為目前各國在參與流行文化競爭時都十分強調各自的民族和地區風格,比如印度、阿拉伯、南美,實際上他們是在抵製這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