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電視台加大在世界各國的落地力度,《人民日報》進一步擴大海外報道的版麵,新華通訊社開設電視台,《求是》雜誌在創辦子刊的同時推出英文版……但是,中國的理想遠遠不止這些。中國計劃未來幾年投入大量資金發展傳媒和娛樂公司,希望這些公司能與新聞集團、時代華納、皮爾森和蘭登書屋等全球傳媒業巨頭並駕齊驅。在此過程中,中國將放鬆部分對傳媒行業的嚴格控製。
中國國務院以指導方針的形式公布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其構想是創建一批以市場為導向的娛樂、新聞、出版和文化公司。分析人士說,簡而言之,中國希望整合其傳媒業,打造出類似彭博新聞社、時代華納和維亞康姆這樣的公司。
曾任美國廣播公司記者的吉姆·勞裏目前在香港大學任教,他說:“看來政府最高層有這樣的意識,他們需要與中國逐漸崛起的地位和影響力相稱的傳媒。”
中國政府希望此舉能改善中國在海外的形象,這也延續了中國政府一直以來用“軟實力”在海外贏得朋友的努力。
在此過程中,中國政府將允許私企和外企在音樂、影視等各個領域進行投資。
令新聞集團、維亞康姆及其他西方傳媒巨頭失望的是,它們無法獲準製作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電影和電視節目。數家美國公司說它們正在研究中國的新規定,暫時不準備對此發表進一步評論。
中國國務院公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稱國有傳媒集團將會重組,為外部融資打開大門,這樣傳媒公司可以獨立生存。這些公司將獲得更大的融資自由,可以製作內容更廣泛的娛樂和文化節目,以供國內發行甚至出口。
盡管中國尚未提供詳細的方案,但有一個領域很可能被排除在外,那就是新聞節目。中國也一直在改革其國有新聞媒體,其關注點之一是推出可覆蓋海外讀者和觀眾的外文出版物、電訊服務和電視節目。
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新聞傳媒集團之一,它將率先從新政策中受益。2009年8月,政府批準了這家公司重組業務並公開上市。
SMG2008年的營業收入接近10億美元,利潤達1億美元。它與新聞集團、維亞康姆和CNBC電視台等也有夥伴關係。
SMG年方40歲的總裁黎瑞剛說:“國內傳媒市場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我們將會是一家控股公司,會有十多家子公司。”
為幫助該公司發展,國家開發銀行最近同意未來5年向該公司提供約15億美元的融資。雙方還將合作設立私募股權基金——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在傳媒業和娛樂業進行投資。
該基金的投資總監董先生說,政府正在鼓勵傳媒業和娛樂業的整合,該基金將幫助發展更大的媒體集團。
董先生說:“中國的市場極為分散。中國應該有四五個巨型傳媒集團,但目前中國沒有類似新聞集團或時代華納這樣的傳媒集團。不過,我們也會在海外尋找投資機遇。”
分析人士說,希望進一步打入中國巨大市場的外國傳媒公司可能會感到失望。
香港從事媒體研究的亞洲傳媒夥伴公司負責人維韋克·科托說:“新政策不是在邀請國際傳媒公司入股。不過,這可能是在邀請私人股本和外國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預計外國傳媒公司的投資將通過與中國公司建立合資企業來實現,這種合作已在政府的審查之下進行。
北京林登谘詢公司負責人說:“這是西方公司尋找合作夥伴的好時機。”
但其他專家提醒說,這種方式在監管方麵存在著障礙。
不過,維韋克·科托和其他分析人士說,隨著中國富有的消費者開始尋求更多的休閑活動,電影及其他娛樂行業的收入也將得到迅速增長,而現在中國的一些大型傳媒公司正在蓬勃發展的過程當中。
中國最知名的電影集團之一的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最近獲準公開上市,預計可在創業板上籌資9000萬美元。
(雪蓮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