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星期一
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係辭上》
窮盡天下微妙的道理在於卦象;鼓動天下事物變動振奮的在於卦爻之辭;教化萬物並且互為裁定的在於變化;推崇萬物並采取行動的在於會通;將《周易》的道理神妙並且彰顯於人的在於聖人;默默潛修有所成就,不用說話而取信於人,在於美好的德行。
本段文字強調了“卦”、“辭”、“變”、“通”、“人”、“德行”的重要性,並描述了各自的價值和意義。其中“德行”是延伸出來的,意思是“德行”具備與其他諸如“卦”、“辭”相同的功能,而它的功能在於“默而成之,不言而信”。“默”與“不言”是同一個意思,都是不發出聲音,默默地做成事情,不需要言語就可以獲得信任。什麼人可以做到這一點?自然是有德行的人。
這是《係辭》的作者借題發揮,再次強調了德行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管理者,德行是排第一位的,沒有德行,表達能力再出色也不會得到下屬的信任。而沒有下屬的信任,又如何才能獲得他們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呢?
星期二
天下之動,貞夫一者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係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係辭下》
八卦排列成序,萬物的象征就在其中了。八卦重新組合,爻就在其中了。剛與柔相互推移,變化就在其中了。卦爻之辭給予說明,變動就在其中了。吉、凶、悔、吝,是因為變動而產生的。剛與柔,是一切站立的根本。變化與會通,是配合時勢而行動。吉凶之道,要定位在取勝。天地運行的規則,要定位在可供觀察。日月的法則,要定位在光明。天下一切的運動,要定位在守正專一上。
“天下之動,貞夫一者”,這是一句充滿哲思味道的話,但是傳達的道理又是客觀的、準確的。世界的一切都在遵循著同樣的道理,用老子的話說,這一道理便是“自然之道”。那麼,企業管理應該如何遵循“自然之道”呢?這就必須先了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我們知道企業之本在於市場需求,隻有創造了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企業才得以生存。
在商業道德的指導下,最大化地滿足市場的需求,是企業得以永續發展的根本。
星期三
仁以守位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係辭下》
乾卦,以剛健向人展示容易;坤卦,以柔順向人展示簡單。爻,就是效仿這一切的變動。象,就是模擬這一切的情態。爻與象在內部活動,吉與凶顯現在外部,功績表現在變化方麵,聖人的情意表現在卦爻之辭中。天地的大功德為創生,聖人的大寶物是盛位。如何才能夠守住位置?用仁德。如何聚集人才?用財物。打理財物,端正言論,禁止百姓為非作歹稱做義。
前半部分還是在講爻、象,後麵部分則講述了“天地之德”和“聖人之道”。“天地之道”為“生”,“聖人之寶”乃是“位”,這是與《周易》的爻分不開的。我們在評價某一爻時,首先是看其“當不當位”,不當位則可能會有危害或是悔吝,所以說“位置”很重要。那麼,什麼才能夠保持位置呢?是仁德。
管理者當不當位非常重要,在不適合的位置上,往往很難服眾;在適當的位置上,如果沒有仁德,同樣無法服眾。
這裏麵還有一句話很值得注意:“何以聚人?曰財。”有財才可以聚人,但是如果有了財,卻死死抓著不願與眾人分享,同樣還是沒有辦法聚人,這便是人們常說的“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星期四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右之,吉無不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