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乒乓球運動的訓練
怎樣提高乒乓球技術
乒乓球是一種意識、智力、體力相結合的競技項目,要學好它,必須有一個入迷式的熱愛,再加上刻苦練習,不恥下問,並理論結合實際,相信會有較大的收獲。
乒乓球有各種各樣不同打法,還有多種戰術。不管是甚麼打法,戰術如何變化多端,乒乓球技術離不開四個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
力量作用於球,是通過球的前進速度和旋轉強度表現出來的。
如果你在進攻當中猛力扣殺,使對方接不好,那麼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如果你是在加強旋轉的強度,無論是製造上旋或下旋,那麼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為了盡量減少對方的準備時間,你必須抓緊時間,爭取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把球回擊到對方的台麵上,使對方措手不及,這就速度。
為了增加對方還擊的難度,還可以製造各種旋轉球,迫使對方回球失誤後”出機會”球,這就是旋轉。
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過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須要調動對方前後、左右的移動或奔跑。因此,需要講究落點。
所以說,力量、速度、旋轉、落點是乒乓球技術的基本因素。
技能練習優先
乒乓球技術中存在種種的問題,想來可以歸根結底地說以下幾句話:第一句話是:練的不夠。第二句話是:少練而無法體會;第三句話是:無法體會不能對解釋心領神會;問題的症結在於沒有足夠的時間、方便的場地和適合的練習對手。即技能學習不能保證。
解決問題的策略:打球(不管比賽還是練習)時,留意每一板球,要記球,要試圖分析並嚐試解決。不要怕在改正技術動作中出的錯,進步往往就從這開始。業餘乒乓球愛好者要學會在有限條件下使自己技術提高效果最大化。
糾錯過正
乒乓球比賽或練習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知道錯,但往往又改不了或改的不徹底。怎麼辦?
告訴你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如果接發球經常從一側出界,你就想法子讓球從另一側出界,如果經常下網,你就想法子讓球出界,如此等等。試一試,多體會肌肉感覺,簡單用頭腦,讓動作告訴你另一個極端事實,或許會使你對技術動作的使用有豁然開朗的感受。這就是所謂的糾錯過正論。
死線活練
從形式上看,在乒乓球技術練習一些內容上,國家隊員和一般業餘練習者基本一樣,如正手斜線對攻技術練習,雙方站在右半台對打斜線。國家隊員一次打個三、四十板,業餘練習者也差不多。但事實上國家隊員和一般業餘練習者在這個內容的練習上存在很大差別,他們是形同神異。
神異之處是:在定點、定線的上旋擊球中,前者擊球有若幹主動的變化:力量方麵的輕、中、重變化,以及相應的擊球動作大小的變化;擊球時間方麵的上升前期、高點期和下降前期變化,以及相應的步法在近台、中台和中遠台之間移動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為了適應比賽的需要,是積極主動去提高用不同動作處理不同來球的能力。練習形式看似是一條“死線”,但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可以賦予它“活練”的內容。而這樣做的目的就使練習內容更接近比賽的實際。達到練約等於戰,而不是練於戰幾乎無關。
技術能力提高方法之一:就是在任何一條單線練習做到“死線活練”。
張弛有度
“擊球動作緊張僵硬”、“發力擊球時卻無力”、“拉弧圈球拉的不轉”等等,都技術動作學習中常見問題。
一般的說法是初學打球動作不熟,如果練了一段時間還是如此呢?是力量不夠,如果增加了力量練習還如此呢?是摩擦不夠,如果注意了摩擦動作還是如此呢?
細想一下,問題症結是出在對技術動作在張弛關係的處理上。引拍緊張不能夠給揮拍發力提供動力支持,發力和摩擦效果自然就差;引拍緊張導致重複性動作僵硬和失調。
解決的策略:引拍時肌肉要適當放鬆(可能不習慣,使擊球的失誤有些增加,可值得你去做),揮拍擊球時加速發力。這一引一擊,一鬆一緊,使得動作有節奏和舒展,擊球的良好效果就會顯現。
更重要的是:僵硬的擊球動作和緊張過度的心理關聯,擊球動作的張弛有度則和心理的張弛相呼應,張弛有度對技術在比賽中有效運用非常重要。
提高速度
乒乓球比賽中“快”是製勝的重要法寶之一,怎樣才能使球速快起來呢?
1了解提高速度的原理。
(1)還擊球前所需要的時間:從球從台麵彈起,至運行到運動員球拍回擊出球瞬間止。
(2)還擊球後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這段時間是指從球離開球拍的一瞬間起,到球落到對方球台瞬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