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說新疆情況特殊,為使各族人民免受戰爭之苦,我們首先爭取和平解放你到新疆去就是演‘紅娘’,在那裏唱主角,去給各族人民做好事。
“西征”與“西進”,一字之改,少了硝煙味。
說者隨意,聽者有心。半年過去,想不到毛澤東當時糾正他的那個字,彭德懷此時又用了一遍。而此時,和平解放新疆已成定局。
彭德懷是今天上午才從蘭州飛抵酒泉的。
他此行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即將西進新疆的十萬官兵送行,二是迎候明天由迪化(烏魯木齊)來酒泉的啕峙嶽將軍。
陶峙嶽是新疆和平解放的關鍵人物,且年長彭德懷6歲,彭德懷不能不親自迎接。
彭德懷在機場見到前來迎接他的王震時,第一句話就是王胡子,毛主席讓你到新疆去當紅娘,下邊就捧你唱主角了。”
王震摸摸胡茬子說有中央和彭總在身後撐腰,胡子爭取把這個紅娘當好。
“王胡子你學會客套了。”彭德懷指著王震說,然後笑了笑,他的情緒看來不錯,“一兵團從西寧西進河西走廊以來,短短10天時間,攻民樂,克張掖,占臨澤,打掉了敵人七個團,光旅長團長就捉了十幾個,好不威風。”
“蘭州決戰勝利,馬步芳父子一跑,河西‘國軍’就巳現出了死兆。”王震用“國軍”二字開了個小玩笑。
“下來,就是王胡子摧枯拉朽了。你用19分鍾打下張掖,殲敵兩團,而不傷一兵一卒,可圈可點。”
“彭總過獎了。”
說著話,二人攜手走出機場。
彭德懷是個急性子,下午就召集了第一兵團有團以上幹部參加的黨委擴大會議。會上,王震作了關於進軍新疆各項政策的報告,一野政治部主任甘灑淇就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講了話。最後,彭德懷就進軍新II執行各項政策和注意事項作了重要指示。他著重強調了四點:
一、對新疆各族人民要表示熱愛,搞好與新疆民族軍的團結,堅決執行民族政策,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團結與幫助各族人民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使各族人民團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友愛團結的大家庭中。
二、對起義部隊采取誠懇、熱情的歡迎態度,幫助他們改造成為人民的軍隊。
三、提高革命警惕,防止帝國主義和反革命分子的破壞。加強中蘇友誼,學習蘇聯,建設新疆。
四、發揚我軍愛護人民、紀律嚴明的光榮傳統。
晚飯後,忙裏偷閑,王震邀彭德懷來看泉。
他們往回走時,東邊已升起一牙新月。
和平解放新疆,早已在毛澤東的運籌之中。
早在1949年5月初,毛澤東、周恩來在北平會見了已與蔣介石決裂,決定留在北平的張治中先生,委托他經綏遠向新疆轉發電報,勸導陶峙嶽、鮑爾漢和陶晉初、劉孟純等,維持新疆政局,根據形勢發展共商對策,準備走和平起義道路。
毛、周為什麼要找張治中做解決新疆問題的中間人?陶峙嶽、鮑爾漢又是何許人?
陶峙嶽和鮑爾漢是新疆的兩個關鍵人物。陶峙嶽時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新疆警備總司令兼河西瞀備總司令,統攬自河西走廊至新疆全境兵權;鮑爾漢是新疆省政府主席。一個主軍,一個主政,新疆能否和平解放,此二人關係重大。
張治中與他們關係密切。
1946年3月——1947年5月,張治中以國民黨西北長官公署艮官的身分兼任新疆省政府主席。1946年4月,他到新疆赴任時,帶來了他的保定軍校校友(同校,不同期筆者注)陶峙嶽,並委陶以新疆警備總司令一職。7月,陶峙嶽又調任西北長官公署副長官,代張治中處理日常公務1948年8月,張治中把反共、反三區革命的宋希濂調離新疆,任命陶峙嶽再次兼任新疆警備總司令。因此,張治中對陶峙嶽有知遇之恩。
陶峙嶽到新疆就任前,在蘭州張治中私邸,兩人曾有過一次徹夜長談。張治中向陶出示了曆次力主國內和平給蔣介石的函件和談話記錄,在表示了對蔣氏的失望之餘,反複告誡陶峙嶽:新疆政局複雜,各派勢力盤根錯節,新疆不能響槍,響槍必致大亂。陶峙嶽應允。一夜長談,兩人肝胞相照,對今後新疆的出路問題,達成了默契。
鮑爾漢是維吾爾族人,卻出生在俄國喀山省特鐵什縣的一個小村,村名也叫阿克蘇,與南疆重鎮阿克蘇同名。1912年9月,18歲的鮑爾漢被俄國商人帶到新疆,這才回歸祖國,1914年恢複中國國籍,以精通漢、維、俄文翻譯進人政界。1930年夏,考人柏缽大學,學習德文和馬克思主義。1933年回國,與共產黨員俞秀鬆等建立了聯係。1938年4月被盛世才拘捕人獄,坐牢六年。在獄中,他寫了《崇髙的敬意獻給毛澤東》的維文詩,編寫了《維漢俄詞典》:把孫中山先生的名著《三民主義》譯成了維吾爾文。三區革命後,1946年7月,他任新疆省聯合政府副主席。1949年1月,任新疆省政府主席。與張治中共事幾年,脾味相投,交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