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師黨委電令偵察隊,重新組織一支輕便分隊,仍由田武繼續帶隊,完成日土宗至新疆皮山方向的道路勘察任務,偵察隊通過日土宗政府,找到一位曾到過康西瓦的藏族向導當巴加措。在向導的引導下,偵察隊經過賽和巴爾,越過海拔6000多米的熊才大地雪山和奇台達阪,9月底到達紅柳灘,與康西瓦邊防巡邏小分隊會合。至此,偵察隊勘察出了一條由新疆皮山、經康西瓦、賽圖拉,越奇台達阪,至阿裏日土宗的運輸路線。
皮山至阿裏日土宗的運輸路線,全長815公裏,運輸隊往返需用40餘天(當時隻能畜運,去23天,返回18天——筆者注),較於闐至日土宗的時間縮短10天,而且路途比較平坦,水源氣候條件都較於闐要好。於是,由新疆進藏,有了一條新的路線。
1952年,藏北運輸指揮所成立,為探路立下汗馬功勞的田武任所長,擔負為阿裏運輸物資的任務。
不過,直到1955年,這條路上還隻能走胳駝和小毛驢。
隨著國家經濟的恢複和發展,要鞏固阿裏邊防,要發展藏北經濟,單靠畜力運輸已遠遠不能滿足要求,急修一條新藏公路迫在眉婕。
新疆、南疆兩級軍區和新疆省(新疆1955年成立自治區,在此之前稱省——筆者注)經過醞釀籌備,於1954年1月成立了新疆公路勘察總隊,由田武任總隊
進疆後一直在昆侖山上與路打交道的田武迅速帶領人馬,再一次走進了昆侖腹地。經過10個月的緊張勘探,他把17條預修路線的方案放到了兩級軍區和新疆交通廳的辦公桌上。
經過認真篩選。最後批準了皮山至日土宗的公路修築方案。
1955年夏天,築路部隊和民工開進了昆侖山。
聲勢浩大的新藏公路建設在人民軍隊炸山的炮聲中拉開了序幕……
在喀喇昆侖山腹池,新藏公路艱難地向前推進著。
一個姓張的戰士和一個甘肅民工在快進人冬天的時候,被大山奪走了生命。那天雪很大,路邊砌起的兩座新墳霎時就被白雪遮掩了……
與此同時,西藏軍區一個由20多輛大小汽車組成的公路勘察隊,經過一個多月的行程,曆盡艱辛到達了阿裏,車隊走過的地方,便產生了一條起自拉薩到達阿裏的簡易公路。
阿裏第一次見到了汽車。
西藏軍用汽車探察道路的創舉,啟發了阿裏支隊的參謀長賀景富,鑒於正在施工中的皮山至上土宗的公路仍需2—3年方町完工通車,遂請示新疆軍區及西藏軍區,希望能帶著西藏軍區公路汽車勘探隊,由阿裏出發,繼續向新疆開進探路。賀景富的要求得到了兩個軍區的批準。
賀景富此舉,預示著在當代軍人腳下,將要走出另一條昆侖路。
那是一次難忘的曆程。幾十年後,賀景富用生動的筆墨記下當年的情景,茲照錄如下:
……探索之所以有迷人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成功的榮譽與獎賞,而更主要的是為別人的最後成功開辟道路。我們立即組織了五六十個人,5部大車和一部吉普車,支隊黨委決定由我帶隊。西藏來的牛經理也自告奮勇要求去,這是我們求之不得的。車隊的人他熟悉,又有經驗,
我同意了。
4月的阿裏,春寒料峭,然而我的心是火熱的。從195年7月進藏剿匪,到現在巳經6個年頭了,6年來,在遠離首長和同誌們的阿裏執行任務,真想他們哪!如果這次能坐汽車返回我闊別了6年的新疆,那該是一次多麼有意義的久別重逢啊!
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我們從噶爾昆沙出發,第一個目標是日土宗。我帶警衛員乘吉普車在前邊帶路,涉噶爾曲河穀摸索著向西北開,黃昏時到達紮錫崗。我們想從這兒涉噶爾曲河,然後經獅泉河北上日土宗。誰知過河時第一輛車就陷了下去,用車拖又陷了兩輛。沒辦法,隻得發報調絞盤拖車。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紋盤拖車就趕到了。那家夥真管用,三下五除二就把卡車全拖了出來。我們又重選路線過了河,才讓拖車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