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萍聚(1 / 2)

過了年關,靠山鄉張鄉長惦記著鄰縣新上市的綠橙。“橙”與“成”諧音,過大年就要圖個吉利哩。本來一大早張鄉長同司機小周剛要出門,卻被事擱置脫不開身。其實是三個村委會托人傳話,今日要從村裏來呈貢嗬護了一年的山地雞。實際上,臨近年節,鄉裏哪個幹部不向村民搜刮些土特產過年呢。

司機小周說:“那就讓楊副鄉長去吧,他不會說什麼的。”楊副鄉長叫楊威,是縣上派下來的掛職科技副鄉長,從來腰杆就沒別的副鄉長硬,平日說話也顯得底氣不足。鄉文化站有個乒乓好手,別的副鄉長甚至司機小周找他對打,他總是幹脆痛快地答應,而楊威找他,他卻推托有事;在鄉食堂開夥,時頓到了,其他副鄉長隻要未到席,司機小周總是等著不開宴,但如果楊威遲到了,鍋碗瓢盆早交響起來了。

小周找到楊威傳達張鄉長的意思,楊威開始半信半疑,就給張鄉長打電話,張鄉長在電話裏說,小周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他隻好放下手頭的事,到鄰縣去買橙。

靠山鄉是縣裏距縣城最遠的山鄉,但距離鄰縣卻不遠。剛到鄉裏的人都有個疑問,當年劃管轄區時,為何不把靠山鄉劃到鄰縣去。楊威坐在貨車上一路顛簸,一個小時左右便到了鄰縣。

縣城街道兩旁擺滿了賣綠橙的攤位,楊威看了幾鋪,終於在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攤前停住。老人誇他:“算你有眼力,這攤上的橙子都是大邊河的,誰不知道那裏山霧水多,最甜最好的橙子就是那裏的。”然後,老人切開兩個橙子讓楊威品嚐。楊威也不客氣,就嚐了半個,果然橙肉鮮嫩,水津,不由連聲說:“就定這裏買了。”扭頭卻見司機小周正忙著跟一個打扮入時的姑娘談笑劃價,似乎比這裏便宜多了。他正要起身,小周卻踅回來了,對他說:“來時,張鄉長交代過,今年手頭緊,能節儉的不多花,買橙子就圖個吉祥呢,哪有論品質好壞的。”楊威聽見是張鄉長的意思,回頭對老頭歉意地一笑:“大爺,不好意思了。”老頭當然有些不樂意,見人家竟然買了其他品種的橙子,就嚷:“識貨不識貨,不當家就別給價,壞了橙子的價格。”

回到了鄉裏,正是下晌斜陽時分,可大家卻都在政府大院,因為都知道要分橙過年了。可一卸車,大家的意見就吵吵嚷嚷上來了:“咦,怎麼是這樣的橙?個頭大的大小的小,肯定不是大邊河的,不是說買橙要買大邊河的嗎?”“難道是變種的?還是去買橙的有意糊弄大家?”有人叫來張鄉長去問楊威:“這個……究竟是怎麼回事?”“你不是讓小周省著花錢嗎?又不是我說了算!”說這話時,他似乎很委屈。張鄉長說:“你怎麼這個態度,好像與你無關。節儉是好事啊,你是領隊領導,你不把關,還怪起小周來,小周是誰啊,還不是個臨時聘用的司機,你怎麼跟他一般見識!”

楊威聽後不再說話,心想如果自己極力阻攔,小周或許不會硬撐買下那些橙子。他受了鄉長的批評,其他人對他也不滿,但小周自作主張買橙的事卻沒人說。這樣想著,他情緒就十分低落,本來他是掛職科技副鄉長,也快滿期了,就想過年後能否調走,往年縣裏每年過了元宵,總會調整一批鄉鎮領導,能調到縣上任何一個部門,總會比在鄉裏受氣要好。

周末回縣城,楊威真的拜訪縣委組織部長去。老部長熱情地接待了他,說:“小楊啊,你有個同學在市裏組織部,你深藏著不吭聲啊。市裏新任的組織部長跟我提到你了,我說你正在一個山鄉鍛煉,很快就要挑大梁了。”楊威本來想提調動的事,這麼一來他沒提了,半晌才說:“感謝組織關懷!”

周一,楊威回到鄉裏,張鄉長遇上他就說:“小楊啊,中午食堂加菜,快過年了,大家聚一頓。”待到中午飯桌上,張鄉長把他的同學在市裏當組織部長的事端出了,聚席的人對他的態度陡地變化,頻頻舉杯向他敬酒,本來他就不勝酒力,大午天卻弄得像關公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