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早離去多年,在我的印象中最深的是他的家門前曾撐起一爿簡陋的零售小攤。其實,那是他的家不幸被盜賊偷劫後的事。
據我所知,他當我們畢業班語文課任教老師那年,已在小鎮中學當了三十八年的孩子王。我常常苦於文言文中的某些一字多義,就尋到他家裏去。他家的擺設簡樸、典雅。用舊時黑鹽木製作的仿古太師椅四大件,多少遺漾著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氛。然而,福禍旦夕間,誰也沒有想到,他偕同師母趁著五一節的兩天假日,趕赴省城探看就讀師院的女兒去了,隻一夜未歸,家裏就全被盜賊攪亂了。
至今,我仍然記得他攜著師母回到學校知悉家裏被偷盜時的神情:老花眼鏡後,他兩隻灼灼的眼睛閃了閃,嘴巴還喃喃地反問:“是真的?”爾後,進屋去,又踅出來,對著圍看的人說,“沒什麼,沒什麼,書沒被偷就好!”
大致一周以後,他在家門前撐起了一爿零售小攤。後來才聽他說,他在學校圖書室讀到朱士奇寫的一篇名為《神奇的繩子》的微型小說,寫的是一對大學教授夫婦家裏被洗盜了,警察交給他們一條繩子,節日去街上照看自行車,隻一天就換回被偷去的損失。因此,他受到啟發,以兩條木棒交叉釘緊,鋪釘一個麵積兩平方米左右大的豆腐布,用竹竿頂著,就撐起了一爿零售小攤,讓清居寡淡的師母去料理,指望日子能夠有所好轉。
小攤擺賣著各式各樣的點心、糖果、瓜子等。我們畢業班總是鼓勵不論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的同學都蜂擁去買,並常常說,他擺賣的瓜子比其他小攤擺賣的多出一種奇特的香味。師母那皺著多日的眉臉總算舒展了許多。據說,小攤每天賺的錢比他的日均工資還高出三倍多。他總是搖著頭笑。
然而,他的零售小攤擺不到一個月就消失了。緣起那個夜自修……
那個晚上,由於班委會的默許,同學們(包括我)都在漫不經心地嗑瓜子。但按規定,上課時間就不能吃東西的。他的忽然到來,我們都措手不及……
他進來,嗑瓜子的聲音才零星地散淡下去。他緊緊地盯著我,半晌,他扶了扶老花眼鏡,輪看著每個同學的臉,說:“你們從什麼時候起,上課時間也嗑起瓜子?”我心中正打鼓,猜想他已一定聽到別個班級的議論,或者是他已明白我們為他零售小攤的銷路縱然白天嗑不完天天也要買瓜子的秘密。
我們誰也來不及考慮周詳應酬他的問話,不少人低下頭去,我靜靜地望著他背著手來回地踱了幾步,再沒有多說什麼就出去了。
次日,他家的零售小攤便消失了。
第一節課就是語文。他來了,那神色是多日來從未有過的輕鬆。
他挺挺地站在講台上,望著端坐著鴉雀無聲的同學們,像講述別人的事一樣,說:“誰允許上課時間能吃東西了,這在學校影響多不好,難道就因為老師、因為我的家被盜?……要記著,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可以被盜,但學到的知識,是永遠也盜不走的……你們快畢業了,要多學些知識……”
同學們深深地記下了他的話,也記下了他的過早就消失的那一爿零售小攤……
邢可賞析:
近幾年,寫老師生活的作品很多,可見作家們對老師的重視。符浩勇的這篇寫老師生活的小說《永遠的零售小攤》有點與眾不同。作品不是一般地寫老師的清貧和對教學工作的熱愛,而是從一個新角度,更深地揭示了黃老師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一片真情,這真情真到了“癡”的程度。可以說,黃老師為了學生學到更多“永遠也盜不走”的知識,可以放棄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