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張家界的傳說

相傳,張家界原來並不叫張家界,叫青岩山。那時,青岩山上也沒有姓張的人家。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留侯張良便上了青岩山,在這裏隱居下來,並留下了一脈張氏子孫。張良為了讓青岩山水更美,在青岩山南側植了七棵銀杏樹。這七棵銀杏樹長得又高又大,就像七把巨傘,撐在半山腰。許多年後的一天,一個叫張萬衝的朝廷官吏上青岩山遊玩。張萬衝想為美景所醉,恰好看到這七棵銀杏樹,便想以這七棵樹為界,把青岩山據為已有。於是,他命人在七棵樹上刻成七個大字:“指揮使張萬衝界”。當下,他貼出門板大的告示,規定以七棵銀杏樹為界,方圓五十裏一概禁止通行,違者砍頭,並將山寨上所有張氏家族都趕走。

有一天,獵戶張家雄進山趕老虎,恰從七棵銀杏樹下路過,見每棵樹上刻字的地方都流著黃水,如淚人一般。張家雄頓時火冒八丈,猛地拔出獵刀,把那塊告示牌劈倒。張萬衝聞訊暴跳如雷,把寨民趕到銀杏樹下,聲言要用大家的人血染紅那七個大字。

正危急時,隻見樹幹上突地噴出七股桶大的黃水,一霎時狂濤巨浪,鋪天蓋地,把張萬衝三百兵馬一齊卷進金鞭溪去了!原來是已成仙的張良顯聖了。張良又將拂塵往七棵銀杏樹上一指,隻見七棵銀杏樹上立即現出了“人間仙境張家界”七個金燦燦的大字。此後,人們便把青岩山叫做“張家界”。

天門山真的能預言自然災害麼?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大詩人李白的一首《望天門山》,描繪出了天門山雄偉的景色。

天門山古稱雲夢山,名玉屏山。坐落在張家界市區以南10公裏處。公元263年,因山壁崩塌而使山體上部洞開一門,南北相通。三國時吳王孫休以為吉祥,賜名“天門山”。天門洞,位於海拔1260多米的絕壁之上,門洞高131.5米,寬57米,深60餘米,氣勢磅礴,巍峨高絕,是罕見的高海拔穿山溶洞,更是盡顯造化神奇的舉世奇觀。據地質專家考證,門洞中央係東西岩層向斜的交彙處,因擠壓而導致岩石破碎崩塌,最終於263年形成門洞。天門山海拔1517.9米,因與山下市區相對高差達1300多米,故尤顯偉岸挺拔,其天際線之美,堪為山的典型。

天門洞終年氤氳蒸騰,景象變幻莫測,時有團團雲霧自洞中吐納翻湧,時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麗神奇,宛如幻境,似蘊藏天地無窮玄機。地方史誌曾記載:“玄古之時,有土人見霞光自雲夢出,紫氣騰繞,盈於洞開,溢於天合,以為祥瑞,肅而伏地以拜之”。自古以來,天門洞被視為“天界之門”和“天界聖境”,奇幻美麗的“天門吐霧”、“天門靈光”,被認為是天界祥瑞之相,名聞遐邇。“天門洞開雲氣通,江東峨嵋皆下風”,元代大學士張兌如是道出天門洞的超凡和神聖。“大庸有座天門山,離天隻有三尺三……”,當地古老的民謠也傳遞出世人千百年來對天門仙山的崇敬之情。

天門洞千百年承接天地萬物的靈氣,成為人們祈福許願的靈地,山頂的千年古刹天門山寺也一度香火鼎盛。登上天梯,拜天門的登天祈福習俗,已成為表達人們祈求吉祥平安、追求幸福人生的方式。已成為美好和幸福的象征。

“天門翻水”和“天門轉向”

曆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天門山,一直被當地人民奉為神山、聖山,更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和“武陵之魂”。這些美譽的由來,在當地人代代相傳的傳說故事中盡可以找到根源。在當地乃至整個湘西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兩個傳說,是“天門翻水”和“天門轉向”之迷。“天門翻水”,是天門洞右側絕壁之頂,會在旱季晴天忽瀉洪水,而出水之處並無任何水源。更為神秘的說法是,出現翻水的年份總與發生重大曆史事件或自然災害的年份吻合。“天門轉向”在張家界也家喻戶曉,當地居民幾乎都很肯定地認為,天門洞的方向近幾十年來在悄悄轉動,以前在市內幾處能清楚看見夫門洞的位置,現在卻因方向不對,見山不見洞,隻有天門洞從北向西北方向發生轉動才會如此。還有很多關於天門山自然現象的神奇傳說廣泛流傳,許多現象很難有科學的解釋,這一切使得天門山更顯神秘玄奇。

“野拂藏寶”和“鬼穀修易”

有關天門山的曆史文化傳說也有很多,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是“野拂藏寶”和“鬼穀修易”的傳說。“野拂藏寶”是傳李白成兵敗後,由其侄李過將所有財寶秘密運至天門山藏匿,李過也因此在天門山寺出家為僧,法號“野拂”。“鬼穀修易”是傳鬼穀子在天門山絕壁上的鬼穀洞內隱居,研習易經,並傳授當地百姓強身健體的鬼穀神功,也就是現在名聞天下的大庸硬氣功。李白成的財寶真的藏匿天門山嗎?野拂和李過是否確為一人?鬼穀子緣何在天門山隱居修行?大庸硬氣功是否為鬼穀子所傳?如果都是無稽之談,為什麼會在當地代代流傳?還有許多有關“靈泉”、“求兒洞”、“獨角瑞獸”等等傳說在當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奇峰三千與四奇之謎

張家界市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人張家界市,又分三支曠、北囊由湖北來鳳龍山人市轄桑植縣曆山,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名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於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衝積平原而消失。

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張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張家界的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瓏秀麗,或崢嶸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勁瘦似劍。張家界,既有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奇觀,又有舉世罕見的砂岩峰林異景。

武陵山脈

盤踞湖南的西北角,屬雲貴高原雲霧山的東延部分,山係呈北東向延伸,弧頂突向北西,新華夏構造帶之隆起,海拔在1000米左右,峰頂保持著一定平坦麵,山體形態呈現出頂平,坡陡,穀深的特點,最高峰壺瓶山海拔2098.7米。武陵山脈山原土地地貌發育自關向南分為3支。北支;分布於’湘、州、鄂邊境的八麵山、八大公山、青龍山、東山峰、壺瓶山;中支:沿澧水幹流北側,有天星山、紅星山、朝天山、張家界、白雲山等;南支,從貴州省境延伸過來,進入湖南省有臘爾山、羊峰山、天門山、大龍山、六台山等,為武陵山脈的主脈,是澧水與沅水的分水嶺。上述三支山脈均消失於洞庭湖平原。武陵山脈縱貫湖南省西部,成為東西交通的屏障,但局部地段有較低的山隘、如洞口等地,構成東西交通的通道。

神秘老者

相傳在清代乾隆年間,皇帝為其母皇太後慶祝60大壽,要求重新修建園林,命雷廷昌負責修建。但皇上要求在園子裏體現“福、祿、壽”三個字,要設計出讓皇上滿意的效果圖可不是那麼簡單,他正在為設計形狀發愁時,一位老者突然造訪。

好客的雷家邀請老者住了一宿,當老者次日離開時,從兜裏拿出一個壽桃,放在了桌子上。這時候,突然有隻蝙蝠恰好落在壽桃旁邊,在桌子周圍上下飛翔,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引起了雷廷昌的思考。雷廷昌一拍腦門,回屋鋪開圖紙,寫下“桃山水泊,仙蝠捧壽”八個字,就把昆明湖設計成了一個壽桃形狀,萬壽山設計成了一隻蝙蝠。

當然,這隻是一個有趣的傳說,但真正的考證要有文字記載和圖紙上的真實記錄。目前,樣式雷家族的底圖和燙樣,90%以上都收藏在國家圖書博物館,至於這些設計到底有沒有檔案和底圖記載,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核實後才能確切地了解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雷章寶先生的父親確實口述過有關頤和園的這段精巧設計。

其實,巧妙的營造山水係、設置亭台樓閣,使之蘊涵某種吉祥寓意,是古代園林建設中常用的手法。例如恭王府花園“萃錦園”中,就建有平麵呈蝙蝠狀的殿堂,稱為“福殿”。園中還有一座蝙蝠形的水池,稱之為“福河”。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中,長春園西洋樓“方外觀”廢墟的前方,尚完整保留著兩座用石塊砌築的平麵呈桃狀的水池。雖然能夠證明頤和園“福山壽海”的直接證據暫時還沒找到,但這正是古人在建築設計中的魅力所在。

景山的建築格局是一個坐像嗎?

驚奇的發現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區航空遙感成果展覽會上,曝出一個驚人的消息:遙感拍攝的北京景山公園平麵園林圖,酷似一尊盤腿打坐的人像,被稱為“景山坐像”。這是怎麼回事呢?國家測繪研究所研究員夔中羽在衝洗遙感衛星拍攝回來的照片時偶然發現,俯瞰北京中軸線上紫禁城北端景山公園的整體建築群落,酷似一尊閉目盤坐著的人像。人像麵帶微笑,公園的壽皇殿建築群為“坐像”的頭部,大殿和宮門組成眼、鼻、口,眉毛由樹組成,兩邊非常對稱的三角形樹林組成了胡須,但它被壽皇殿外牆隔開了。

經過仔細辨認,這個圖像的邊框是由景山公園四周的內外圍牆構成,近似於最美的黃金分割比例,它的麵積是0.23平方公裏,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話,那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築組成的人像。

尋找線索

景山坐像是不是古人有意為之不能過早下定論,必須尋找有力的證據。這證據就是要尋找有關能夠反映古代景山整體建築格局的宮城圖紙。景山當時保持著明代建築的整體格局,因為在康熙年間並沒有對景山壽皇殿建築群和其它建築群進行改造。那就是說在清乾隆以前,使用著的一直是明代的壽皇殿。從構圖的角度上,如果說在古代的時候,就把壽皇殿建築群設計成古代人像的一個臉型,那麼從康熙十八年這張圖上並沒有顯現出來。

曆史記載乾隆十四年,壽皇殿建築群曾經進行過改造,壽皇殿從五開間改建為九開間,這與太廟規格是一樣的。那麼這次改造將壽皇殿搬到中軸線上,會不會有這樣一種記載,說壽皇殿建築群改造與人的造像有什麼關係,如果有它會記在哪裏呢?

碑亭秘密

在壽皇殿兩側各有一座碑亭,曆史上真正進過這個碑亭的人極少,到底這個碑文寫的什麼內容,還沒有人提到。這樣一來壽皇殿兩側碑亭裏的文字記載就成了,了解建造壽皇殿建築群是否與座像有關的關鍵了。

中國人的曆史感責任感是很強的,做一件事情要向後人有交代。比如古人搞一個建築,什麼時候建的,由誰建的,花多少錢,哪一年重修,在工程完成以後,都會有記載,或者把它刻在碑上。

那麼乾隆皇帝究竟知不知道,曾經在他的腳下有一尊體態雍容麵帶微笑的坐像呢?如果這是刻意建造的,依照古代建築的習慣,一定會有相關的碑文記載流傳下來。可是從乾隆皇帝建成這個碑亭以來,很少有人真正目睹過碑文的全貌。2003年下半年正好對壽皇殿兩側碑亭進行維修,相關專家對仔細地閱讀了碑文,並做了記錄,經過分析,它記述的隻是建壽皇殿的目的和它的意義,並沒有涉及到任何關於建壽皇殿和整體壽皇殿做成一個人形的圖像的內容。

實際上古建築中也有按照人的意願實現建築格局的,比如頤和園的前身是清逸園,清逸園在萬壽山的東部的山頂上,也就是現在景福閣的那個位置上,原來宗教建築叫曇花閣,乾隆那個時候就是建曇花閣供佛,這個曇花閣的平麵是一朵六瓣的花的形狀,那時候明確講是仿造的。

夔中羽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曾經寫信給溥傑先生和他的親屬,詢問景山建築是否與人像有關的事情,回信的結果是他們這些親屬當時在清宮當中,沒有議論過這樣的事情。這就說明整個清朝對景山是否有這張像是不清楚的。那是不是造這張像的人有意的把這張圖紙故意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呢?隻可惜的是,這樣的依據一直沒有找到。

未解之謎

有的學者認為,景山是不是個坐像,在我們人類思考的問題過程中已經變得不是特別重要了,重要是我們有沒有二個科學的態度,有沒有一個科學探索的一種思維。正如麵對一座山,搞地質的人,他首先想到這個岩石是什麼年代形成的;畫山水的畫的人,他就想到用中國畫的哪種皴法去表現它更合適;如果山裏一個牧民到那裏,他會想到這個地方是放牛好還是放羊好;假如來一個搞軍事的人,他一看這個山,一定會考慮這山是易攻還是易守。實際上這都是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問題。至於景山坐像是有意為之,還是偶然的巧合,目前還沒有結論,重要的是一種科學的解析方法。

宇宙浩瀚,天地無垠,今天人類的認知水平隻揭開了世界的“冰山一角”,還有層出不窮、扣人心弦的未解之謎等待著去探索。

中國的“比薩斜塔”

護珠塔傾斜千年不倒

護珠塔位於今上海市鬆江區佘山鎮天馬山境內,塔位於天馬山的中峰之右,磚木結構,七層八角形。殘高19米。

塔始建年代,據清嘉慶《鬆江府誌》七十五卷寺觀,圓智教寺一條記:“寺後護珠寶塔,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橫雲裏人許文全建”。又據《幹山誌》卷十古跡記載:中陽塔即幹山圓智寺磚塔,在“圓智寺二門內,左磚塔四級高可三尋,宋元豐時,橫雲山人許令字文全建”。又記“寶光塔在幹山之半,高七級,登覽者極江海之觀,幹山雜誌宋紹興丁醜招撫使周文達奉高宗所賜五色佛舍利藏於中,時現寶光故名”。

塔因長年無人管理,損壞嚴重。據清人諸嗣郢的《明齋小識》記: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裏演戲祭神,燃放爆竹,火星飛至塔頂,因而起火,燒去塔心木及扶梯、樓板等,塔梯、腰簷、平座也都毀壞,僅剩磚砌塔身。後有人在磚縫中發現元豐錢幣,遂拆磚覓寶,使底層磚身西北角逐漸拆毀,形成一個約兩米直徑的大窟窿,因此塔傾斜日趨嚴重。

1982年勘查結果,塔身向東南傾斜6°52′52″。因塔嚴重傾斜,故俗稱斜塔。又據專家考證,塔斜原因和塔基土質軟硬不均勻有關。1982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組織成立了“天馬山宋護珠塔研究修繕組”。1983年開始施工修理,於1987年竣工。

小雁塔乍離乍合

小雁塔,全稱西安薦福寺小雁塔,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東段南側的薦福寺內,是一座典型的密簷式佛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誌之一,“雁塔晨鍾”也是清代關中八景之一。小雁塔雖不及大雁塔規模宏大,但這裏環境清幽,風景優美,在古城中別有一番韻味。

薦福寺創建於唐代,初名獻福寺,為唐文明元年(684年)睿宗李旦為其父高宗死後獻福而建,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改名為薦福寺,寺內有佛殿、佛塔、金像、壁畫。寺內還保存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的巨大鐵鍾,每天早晨寺內會定時敲鍾,鍾聲清亮,數十裏內都可聽到。

薦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經翻譯場所之一,唐高僧義淨從長安出發,經廣州取海路到印度,曆時25年,遊曆30餘國,帶回佛經400餘部,於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回到洛陽,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入薦福寺譯經。唐中宗複位的景龍年問(707~709年)於薦福寺所在的開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圖院中修造了15層的佛塔,即為小雁塔。小雁塔在唐宋時期一直叫薦福寺塔,至於“小雁塔”之名,則和“大雁塔”的名稱有關。由於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其高43.3米,底邊長11.38米,高與底邊的比例是100比26,皆比大雁塔小,故稱小雁塔。

小雁塔的特點是塔形玲瓏秀麗,屬於密簷式磚結構建築,塔壁不設柱額,每層磚砌出簷,簷部迭澀磚,問以菱角牙子。塔身寬度自下而上逐漸遞減,愈上愈促,全部輪廓呈現出嬌媚舒暢的錐形形狀,造型優美,比例均勻。原為15級,約45米高,現存13級,約43.3米高。該塔塔平麵為正方形,各層南北兩麵均開有半圓形拱門,塔內設有木梯,遊人由此登上塔頂可以飽覽西安市內風光。

在漫長的歲月中,小雁塔還有一段“神合”的曆史。公元1487年,陝西發生了6級犬地震,把小雁塔中間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然而時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太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鶴的小京官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了目睹過這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這一段奇事後,驚異萬分,把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門楣上。建國後修複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雖曆經70餘次地震,仍巍然屹立,這不能不令人歎服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建築技藝的高超。

土樓建成圓形之謎

中國的福建省在唐代以前,一直都是中原人眼裏的邊陲之地。它的西南部山區,更是林深路隘、山海相逼,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末,那裏忽然成了媒體的關注對象,各種報道聲稱,在這片曾經蠻荒的土地上,發現了一些神秘土堡。尤其是圓形土樓,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人們紛紛猜測,這些龐然大物為什麼在福建南部的深山裏成群出現?這些城堡似的住居為什麼呈奇特的圓形?斑駁的土牆後是否蘊藏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曆史真相和現實證據在質疑中交織,層層推理中,答案才一步步顯現出來。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曆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問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係,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土樓特點

土樓共有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歎服,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

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範,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隻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汙染十分潔淨。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符的木板,用以“製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士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永定土樓或以方位命名,如“東升樓”為坐東朝西,喻意旭日從東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樓”,乃蘇振福獨資興建;或為紀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後代所建“慶福樓”、“福裕樓”、“振成樓”、“慶成樓”總不離“福”、“成”兩字;或以自然環境定名。如“望峰樓”因麵朝筆架山峰而取名,“環興樓”則因三麵環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環形大圓樓而得名;或為祝願祈祥定名,如“鬆竹樓”和“五十樓”,分別取“竹蒼鬆茂”和“五風十雨皆呈瑞”之意;或為勸勉後人定名,如“經訓樓”、“承啟樓”;或以創業者定名,如“福僑樓”,為江氏華僑所建,意為華僑福宅,“群興樓”因眾人集資興建,並寓群居興旺發達之意;或以褒貶雙關定名,“如升樓”,坐東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後代又戲稱其小如米升。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

除高超的建築技藝外,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

四麵山千古“奇聯”之謎

天下奇聯和天書

人類數千年沒能戰勝那片原始森林,顯然與四麵山的地形地貌有關。四麵山群山起伏,連綿百裏。山勢峻峭,群峰奇異,有的懸崖峭壁高達百餘米,橫寬約數百米,表麵被黑色鐵錳膠質和白色鈣質侵蝕點染,猶如妙趣橫生的天然圖畫。森林是她的服飾,花香是她的語言,山是她的骨骼,而水則是她的血液和氣質。

進入四麵山腹地,溪澗轟鳴扣動人的耳鼓,油然而生對水的膜拜。或許,森林的存在緣於水的存在,是人類對水的膜拜,延伸到對自然和森林的膜拜。四麵山形成過程中山形停頓3次,致使山頂有了很開闊的平地,山腰有了梯級平台,形成眾多落差地帶,是瀑布多產地帶。據統計,四麵山落差高出80米的瀑布有10個,其中20個比黃果樹瀑布高,四麵山常年不斷水的瀑布有30個,雨後初晴,大小瀑布達10lO個。是真正的_千瀑之鄉”。其中望鄉台被稱為世界第一高瀑,落差達152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高出幾乎一倍。它氣勢磅礴決天河而下,水聲如雷,震山撼穀,朝暉晚照,幻發出道道彩虹紫虛淩煙,仿若海市蜃樓。

北宋年問修建在四麵山的朝陽觀,仿佛證明了人類對四麵山水的膜拜。朝陽觀原貌至今清晰,古稱“武當行宮”,融儒、道、佛三教為一觀,據說是三教講經說法、進行交流的場所。朝源觀坐落在四麵山洪洞村8社,占地麵積100多畝,整個古觀采用七星布局,有保存完好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石窟造像。最令人驚奇的是古觀內殘留於觀門上的“奇聯”與“三清殿”壁上的“天書”至今無人能解。

在朝源觀左、右兩道觀門的石門兩側,分別殘留著兩副“奇聯”。左觀門的兩側分別刻著“雲朋觀觀觀觀觀觀3(特殊符號,頗像3狀)觀”(上聯)、“霞友朝朝朝朝朝朝3朝”(下聯);右門觀門的兩側則分別刻著“善茅長長長長長長3長”(上聯)、“習三乘乘乘乘乘乘3乘”(下聯)。

專家稱朝源左觀門上的對聯頗似山海關的“天下第一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但比天下第一聯又長了許多,堪稱“奇聯”。朝源觀“三清殿”門右側石壁上,殘留著一些由2至4個“天”字上下重疊、三個“男”字與一個“女”字組合而成的奇特文字,考古專家多次考察,至今不解字為何意。

湖泊是四麵山水的有一種表現形式,有龍潭湖、大洪湖、小洪湖。人來到這裏,有了對水的膜拜,不由夢想自己羽化成仙,抑或化成一片綠葉,一滴水珠;有了對水的膜拜,不由夢想幻化成一聲山潤轟鳴,一縷炊煙,或者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故事。

四麵山古墓文化

四麵山南與貴州習水接壤,西與四川合江毗鄰,東西寬約20公裏,南北長約26公裏,總麵積235.11平方平方公裏。這裏自古就是重慶通往貴州、雲南等地的商賈要道,山裏有眾多的豪華古墓。或許是商人、官員穿行四麵山天險,驚歎於山上人的堅毅生活方式或淡泊名利,幾方黃土葬下祖輩遺骨,祈盼他們的靈魂化成神靈保佑後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