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聽經石與觀音石
九華山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其次為七賢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餘座,峰上雲海翻騰,各展雄姿,氣象萬千。險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有“大鵬聽經石”,傳說一大鵬因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
觀音峰上觀音石,酷似觀音菩薩淩風欲行。十王峰西有“木魚石”,缽盂峰有“石佛”,中蓮花峰有“羅漢曬肚皮”,南蠟燭峰有“猴子拜觀音”等奇景,惟妙惟肖,越看越奇,耐人尋味。
地藏洞
九華有諸多幽深岩洞,如地藏洞、道僧洞、華嚴洞、長生洞、堆雲洞、飛龍洞、老虎洞、獅子洞等,均為古代僧人居室,清靜雅致,極利禪修。地藏洞是金地藏初到九華時的居住、禪修之所。
天台曉日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裏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籲籲,到達天台正頂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群山起伏,遠望九華街,隻有巴掌大小。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約可見。清冽的山風吹起陣陣鬆濤,猶如天女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使人看得眼花繚亂、如醉如癡。周圍的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塊巨石,上刻“非人間”,遊覽至此,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
鳳凰古鬆
鳳凰古鬆是九華山的一大景觀。鬆高7.68米,胸徑1米,造型奇特,恰似鳳凰展翅,故名。主幹扁平翹首,如同鳳冠,兩股枝幹一高一低,狀似風尾,根部周圍綠草如茵,鬆尾下有很大的園石,人稱“鳳凰蛋”。這棵鳳凰古鬆,史載見於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曆史,如今仍然枝挺、葉茂、蒼翠。鳳凰鬆以其雄姿和傳奇故事成為古今眾多詩人、畫家、攝影家的讚美詩和優美畫幅中的主角,被譽為“天下第一鬆”。
閔園竹海
閔園位於去天台途中的一個優美的大峽穀中。此處丘陵起伏,溪澗縱橫,茶園清清;竹林漫漫,聳繡堆翠;臨風起舞,綠波千頃;簌簌作響,如聞驚濤。清新幽靜的閔園,竹林夾道,20餘座尼庵相間;庵堂主要為徽式民居的建築風格,樸實無華,庵宅合一。尼庵一般都有院落。內為花圃或菜畦,院外清溪孱流,鳥語花香。
青城山“聖燈”之謎
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邊緣,古稱丈人山。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麵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古人記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說。
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穀、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岩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
青城之幽素為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1940年前後,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幹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
青城山與張天師
青城山上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曆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143年),“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官、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
張道陵,原名張陵,客居四川,學道於鶴鳴山中,依據(太平經)造作道書,自稱出於太上老君口授,並根據巴蜀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創立了“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被後世尊為天師,改其名為張道陵。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曆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曆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
聖燈之謎
青城山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聖燈尤力奇特。上清官是觀賞聖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後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後,在上清官附近的聖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穀一時燦若星漢。傳說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稱為聖燈。實際上,這隻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
青城名景
建福宮。建福宮坐落於丈人峰下。始建於建於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後經曆代多次修複,現僅存兩殿三院。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讚為“青城一絕”。宋代詩人範大曾在此為宋帝祈禱,皇帝特授名為“瑞慶建福宮”。宮內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慶符王妃的梳妝台遺址,以及壁畫、楹聯等文物。
天師洞。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三麵環山,一麵臨澗,古樹參天,古分幽靜。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相傳東漢末年張道陵曾在此講經傳道。觀內正殿為“三清殿”,殿後有黃帝祠和天師洞等古跡。天師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內有軒轅、伏羲、神農石像。洞門前有一株古銀杏樹,高約50餘米,胸圍7.06米、直徑2.24米。據說乃張天師手植,樹齡已達兩千餘年。
祖師殿。祖師殿又名真武官,位於天師洞右後側山腰間乙祖師殿創建於唐代。唐代詩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張愈均在此隱居。唐玄宗的姐姐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該殿環境幽靜,殿內在真武祖師、呂洞賓、鐵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圖壁畫、詩文刻石等。
朝陽洞。朝陽洞位於主峰老霄頂岩腳,洞口正對東方,深廣數丈,可容百人,傳為寧封丈人棲息處。清人黃雲鴿曾在此結茅而居,並撰聯曰:“天遙紅戶近,地厭繹宮寬。”
上清官。上清官位於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頂約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官始建於晉代,現存廟宇為清朝同治年間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宮門“上清官”三字由蔣介石題寅。宮內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經》五千言木刻,還有麻姑池、鴛鴦井等傳說遺跡。
七座天柱山。座座皆謎
安徽潛山縣天柱山
自古即為中華曆史文化各山,道家將其列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禪宗的發祥地之一,傳說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師曾在此弘揚佛法。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麵來。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說,稱萬歲山是因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台祭嶽,敕封院山為“南嶽”,在祭嶽時,人群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為萬歲山。隋唐以後,南嶽改為衡山,天柱山被列為國內五大鎮山之“中鎮”。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蒼鬆、翠竹、懌石、奇洞、飛瀑、深潭。《天柱山誌》稱其“峰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吼”。可見其自然景色之奇崛。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
天柱山著名遊覽點是三祖寺。相傳,寺始建於南朝,現僅存藏經樓、偏房數間和屹立於寺前的覺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穀,穀側陡岩直立,穀中流水潺潺,鬆竹遮天蔽日,稱之為“山穀流泉”。山穀門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狀如臥牛,稱“石牛古洞”。相傳,北宋人黃庭堅曾坐此石上讀書,並自號“山穀道人”。在這裏的一塊巨石上刻有黃庭堅的詩和同時代大畫家李公麟所繪的黃庭堅坐於石牛上的畫像。這件珍貴的古代詩畫刻石,現仍清晰可見,可惜抗戰時期這座臥牛狀的青石穀口前潛水碧波蕩漾,後依天柱群峰。這裏林木蔥蘢,環境清幽,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騷客都曾在此題詩。現仍保留有“詩崖”勝跡,王安石所題詩文為人盜取,至今“詩崖”上仍有不少處露出四方型鑿坑,讓人惋惜。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偉壯麗,氣勢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麵崖壁上,鐫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個大字,橫書其上。“頂天立地”四個大字直書其下,氣魄宏偉,令人驚歎。天柱峰左、右側有飛來、三台兩峰相峙,更顯得氣勢磅礴。
天柱山飛來峰下的神秘穀被遊人稱為“天柱一絕”。神秘穀長約五、六華裏,穀底由54個形態各異的洞穴且成,洞連洞,洞套洞,洞內有牖,有庭,有門,有石梯,有石欄。在暗洞中穿行,難辨東西,不知陰晴,壓抑沉悶;但一出洞口,即見光明,又使人不覺激動欣喜。
山東平度市天柱山
古稱高寶山,位於山東平度市大澤山鎮的北隋村之北1.5公裏處,海拔280米。天柱山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摩崖石刻。其摩崖石刻中矗立在天柱山南邊的鄭文公碑,刻在一塊天然巨石上,高3.2米,寬1.5米,陰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計881個字,碑文1400餘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該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光州刺史鄭道昭所書鐫,碑文記述了其父持節將軍兗州刺史南陽公鄭羲的生平事跡和著述。因鄭羲的諡號為鄭文公,故此碑的全稱為:“魏故中書令秘書監鄭文公之碑”。鄭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書法家,其書寫的魏碑體,突出體現了我國書法由隸書到楷書的轉變,故此碑受到古今書法家所推重。
山東棗莊市天柱山
亦名葛嶧山,位於山東棗莊市嶧城區南偏東十五裏。白山諸峰屏其前,仙壇諸山拱其後,承水自北來,繞其左麓而南流。山雖小而秀,四周峭絕,嶙峋蒼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筍,屹然獨處,不與群峰為伍,因而被世人譽為“嶧縣之望山也”。
嶧縣因葛嶧山而得名史書有載。《詩經·魯頌·悶宮》雲:“保有鳧繹”。天柱山還建有貞修庵,據傳是山下孔善人之女所建。孔女天生聰慧,心性好佛,聽讀各類經典,就能理解大意。孔女年齡該許嫁時,善人為她選擇配偶,置辦嫁妝,而孔女崇佛意誌堅定,誓不嫁人,決意為尼,取法號為“性訓”。隨後在天柱山構築茅庵作為居室,內自焚燭修行佛教經文,外自督農耕課稅,用所積餘金置了木、石、磚、瓦和工具。經過多年。建造大殿三楹。又經多年,先後建成了配殿、千佛閣、門樓、鼓樓,鍾樓等。
院內古鬆參天,碑亭林立。其中二碑為順治、崇禎二帝的親筆。鍾樓內懸一鍾,重噸餘,撞其鍾,音傳數裏。大殿極為壯觀,雕梁畫棟,飛簷走獸,光彩奪目。殿內十棵大石柱,尤以四棵龍盤柱最為精美。其柱高4米,直徑0.6米,柱上方為兩隻鳳凰,展翅欲飛,奔向初生的太陽。下麵為二龍戲珠,似雲生風從,吞雲吐霧,一派生氣。其圖案構思之巧妙,雕刻工藝之精湛,堪與孔廟大成殿之龍盤柱媲美。
湖北長陽縣天柱山
位於湖北省長陽縣城西34公裏的清江北岸的國家級清江森林公園旁。自唐開山設觀以來,係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它與武當山南北輝映,為道教名山,亦名中武當。天柱山海拔1445米,它石筍高標,孤峰峙立,拔地聳立,有健筆淩雲之勢。峰頂平坦,有清泉一眼,四季長流不涸。天柱峰獨立,三座高130米的岩峰並峙,相距僅4米,兩橋飛架三峰間,蔚為壯觀,猶如擎天石柱。山上古建築群宏偉壯觀,唐始建道觀,清同治年間,大興土木,仿武當山修成地母宮、三帝宮、靈宮殿、玉皇亭、玉虛宮、南岩宮等,開鑿上山石階一千餘級。
福建南安市天柱山
位於福建省南安西北部蓬華鎮境內,天柱山又叫萬壽山。“一柱參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萬壽”便是天柱山生動的寫照。
天柱山有迷人的八景:即萬壽山石巔、雙湖茗香、山門引翠、花徑流觴、弈對八仙、望人雙陽、春煙錦柱、石井盈梁。相傳當時八仙來此遊玩,弈棋廝殺,山水陶醉,三天不忍離去,鐵拐李說:“欲去需留跡,後會自有期。”於是便在華美橋下的石板上留下了一個腳印,今時猶在,讓人浮想聯翩。
天柱山海拔千米以上,天柱煙霞,四時皆勝。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風煙雨雪,變幻莫測。山峻峭而日月近,峰挺拔而星辰低,雨水足而千峰潤,氣候溫而萬物榮。陽春有霧海奇觀,竦身山上,看花開花落,望雲卷雲舒,隨他起雲落月,還我立地頂天。盛夏無酷暑烈炎,他鄉赤日炎炎,我自清風涼涼。金秋可登高望遠,四周山川,斑斕若畫,鬆竹碧而楓葉丹,稻禾黃而花果香。嚴冬可煮酒賞雪,冬遊天柱,時常能遇見下雪,銀裝素裹,冰雕玉砌。
從宋代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許許多多佳作名篇,風月無價,山水有情,許許多多的文物古跡伴隨著優美的傳說,會使人心往神馳,流連忘返。
陝西安康市天柱山
又名天竺山,主峰海拔702米,屬巴山支脈,位於城西偏南約15公裏瀛湖鎮,是瀛湖風景區的一部分。漢江從山腳下流過,山頂有唐代創建白雲寺,天柱偉峰係古代安康“八景”之一。
《興安州誌,山川誌》載:“西南四十裏曰天柱山,其高數千仞,昔人結寨以避寇,號寨子山,下有碧真洞,巨石封之,多腹蛇猛獸,人不能至”。民國荊仞千(安康鄉土誌)載:“天高為天竺,故名天竺山”。“天柱偉峰,儼然一擎天柱也”。山勢巍峨,群峰環拱,蒼鬆翠竹,交相暉映,鮮花芳草,鬥豔爭妍。遊人登臨山巔,舉目遠眺,城區全貌盡收眼底,但見漢江碧波宛似晶瑩玉帶,炊煙嫋娜籠罩縱橫阡陌,勝地佳境,招來曆代詩人騷客紛至遝來,吟賦作畫,各顯其能。
福建漳州長泰天柱山
位於長泰縣城東南25公裏處,與朝天嶺、雙髻山相連接,成為長泰、龍海兩縣的天然分界。主峰紫玉峰海拔933米,峰巔有一巨石,高約30米,闊約17米,圓如柱,白如玉,並有黑色苔痕雙紋自頂而下,人稱“天柱”,山因此得名。
山多奇石,相疊相支,千姿百態,有石室、石庫、石洞、石梯、忘歸石、盤陀石、象鼻岩、觀音岩、海濤岩、慈雲岩、勢至岩、屏風石、一線泉、應潮泉、香爐峰、觀海樓、劍脊橋、仙人亭、超凡閣等20奇景和宋代摩崖石刻。
忘歸石,“廣可三丈,若砥,下俯幽絕,每夕陽夜月泛酒其上,可忘歸也”。一線泉,泉水從岩上流出,一線逶迤,終歲不絕,大旱亦不涸。應潮泉,泉如潮汛,盈溢有期。最東邊的暗水泉,可聞水聲如弦,尋之不見水跡。每當旭日東升,染霞啟曙,山嵐成雲,如輕紗飄拂,有“天燈雲旗”之稱。早在南宋時就有人把天柱山稱為“臨漳第一勝處”,並有《天柱山記》傳世。
長白山與“仙女吞朱果”的神話
關東第一山
長白山,廣義上是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山地的總稱。北起三江平原南側,南延至遼東半島與千山相接,包括完達山、老爺嶺、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等平行的斷塊山地。狹義的長白山指吉林省東部與朝鮮交界的山地,為東北山地最高部分,為鬆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
長白山與五嶽齊名、風光秀麗、景色迷人,被稱為“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鬆,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曆史有過數次噴發。因此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長白山森林茂密,是中國重要林區。林間有梅花鹿、貂、東北虎等珍貴動物,以及人參等藥材。人參、貂皮、鹿茸為“東北三寶”,長期享譽中外。
長白山是關東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東三省地區的生態屏障、滿族的發祥地,清朝時期定它為聖地。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長白山又名不鹹山,不鹹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如肅慎、沃沮、扶餘、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托在這裏,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鹹山,即神仙山。
神女吞朱果的神話
關於長白山,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登封造極,不僅誕生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祭禮其祖先的發祥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讚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
在長白山天池東麵布庫裏山,有湖稱之布爾瑚裏。池深而圓,形如荷蓋,山裏人叫它圓池。滿族族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相傳,在中古時代某年暮春的一天,布爾瑚裏上空飄來了三朵彩雲。雲頭降落湖邊,原來是三位仙女翩翩下凡。三位仙女是親姐妹,大姐恩古倫,二姐正古倫,小妹佛古倫。她們被清澈碧藍的湖水迷住了,於是跳人湖中,與魚兒伴遊,和水花同笑,盡情地戲水玩耍。
三位仙女玩得盡興,不覺時辰已到。三仙女急忙出水,這時,忽然飛來一隻神鵲,將銜在口中的一顆朱果吐在三妹佛古倫的衣裙上,便扶搖飛去。佛古倫吃下朱果而致受孕。二位姐姐隻得灑淚而別。
佛古倫生下一男嬰,取名愛新覺羅。布庫裏雍順。他在佛古倫的教誨下誦詩文、瀆兵法,長成了一位血氣方剛的英俊少年。佛古倫告訴兒子,他是奉天旨降臨到人間的,任務去平定戰亂,撫育百姓。
愛新覺羅·布庫裏雍順牢記下自己的使命,帶上了弓箭和刀槍,來到了三姓聚居的地方——河步。正在河邊汲水的姑娘百裏一見布庫裏雍順體貌英俊,氣度不凡,便急忙跑回村裏,對正在為爭奪三姓酋長而刀兵相見的鄉民們喊道:“你們先別打了。我看見了一個能給咱當酋長的人。”說畢,便領眾人到河邊觀看。眾人一見,果然非常人也,便問其來曆。布庫裏雍順答道:“我乃天女所生!姓愛新覺羅,名布庫裏雍順。是來平定你們的爭戰的!”眾人聽罷,齊聲呼喚:“天生聖人啊!”隨後便停止爭鬥,對以前的仇殺深感悔悟,便祭整豬以明誓,願三姓人家永世修好。
愛新覺羅·布庫裏雍順得到了三姓人的信任和依賴,不久便被推舉為三姓之地的部長,呼為貝勒。布庫裏雍順貝勒便娶百裏姑娘為妻,帶領眾人建堡築寨,創建了鄂多哩城,立國號滿洲,形成了愛新覺羅部。從此,布庫裏雍順和百裏姑娘成了滿族人的始祖,在這裏繁衍肅慎人妁後代。
長白奇景 溫泉神水
在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麵有幾十處地熱溫泉,大如碗口、小有指粗,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麵上的溫泉群。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不到二裏,奔騰咆哮的白河檫邊而過。它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岩石、沙礫染的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遊人的眼目。特別是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裏確實熱氣騰騰,煙霧嫋嫋,實在是別有一番景致。
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人雞蛋,頃刻即熟。長白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祛病,特別對醫治關節炎,皮膚病等療效十分顯著。
天池傳奇
長白山天池,是鬆花、圖們、鴨綠三江之源,是中朝兩國的界湖。它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群峰之中。天池略呈橢圓形,形如蓮葉初露水麵,湖麵高度為2194米,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不愧“天池”之稱。天池的湖水麵積為9.8平方公裏,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處達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
長白山天池由於高度較高,氣候多變,風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點。它有長達10個月的冬季,湖水凍結的時間達6個月之久。當風力達5級時,池中浪高可達1米以上。如同任性的少女發怒,平靜的湖麵霎時狂風呼嘯,砂石飛騰,甚至暴雨傾盆,冰雪驟落。綽約多姿的奇峰危崖統統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麵紗。這霧靄風雨,瞬息萬變,虛無縹緲的白山風雲,既繪出了絕妙美景,又為長白山天池增添了無限的神秘感。雖然氣候寒冷,但生長在有限範圍內的茵茵芳草和鮮花以蓬勃的生命力使天池躍然生輝。雍容華貴的長白杜鵑,第一個把春天帶到皚皚白雪上,它們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紮根,鋪翠疊錦。婀娜多姿的高山罌粟,花朵潔白,它與杜鵑一起被譽為長白山兩大聖花。
據說,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麵寶鏡。西王母娘娘有兩個花容月貌的女兒,誰也難辨姐妹倆究竟誰更美麗。在一次蟠桃盛會上,太白金星掏出寶鏡說,隻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誰更美。姐姐和妹妹對著鏡子左顧右盼,都覺得自己漂亮。這時,寶鏡說話了:“我看,還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氣之下,當即將寶鏡拋下瑤池,落到人間變成了天池。
還有一個傳說,說長白山有一個噴火吐煙的火魔,使全山草木枯焦,整日烈焰蔽日,百姓苦不堪言。有個名叫杜鵑花的姑娘,為了降服作孽多端的火魔,懷抱冰塊鑽人其肚,用以熄滅熊熊大火,火滅後山頂變成了湖泊。
長白瀑布
到過長白山的人,都為那宏偉壯觀、奔騰不息的長白瀑布所迷戀!那銀流似從天而降,落地如雷聲貫耳。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乘槎河盡頭。乘槎河流到1250米後,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因係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瀑布。
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像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塊巨石,名為“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衝向深深的穀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氣彌漫如霧,幾十裏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遊人經過這裏,無不駐足仰望,感慨萬千。
長白山大峽穀
長白山大峽穀是火山爆發時期形成的地裂帶,是錦江的上源,峽穀大約有60公裏長,最寬的地方有300多米,而最窄的地方隻有幾米,垂直深度約有150米左右。峽穀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大森林,樹木筆直粗壯,由於穀上低溫潮濕,使得這老林子裏掛滿了蒼老的白絲,苔蘚、蘑菇,靜悄悄的鋪展著色彩。
這是一條極為壯觀的大峽穀,由於其地貌形成主要是嶂穀和隘穀,所以峽穀兩側,特別是底河兩岸的穀坡就顯得異常陡峭。加之多年的寒凍風化,峽穀中的冰緣岩柱已在歲月的風雨剝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雄渾壯麗的自然景觀。那些溶岩林的造型,真可謂千姿百態,讓人耳目一新。人們展開自己無限的聯想,於是對這些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山峰岩石,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命名,如:五指峰、女媧峰、長城峰、城堡峰、駱駝雙峰、雙熊登山、雙象吸水等等,還有觀音遙拜圖、象豹嬉戲圖、百獸聚會圖、仙人相約圖等等。這些不僅是人們麵對目不暇接的自然景觀產生的豐富聯想,更是人們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由衷讚美。
明代鄭和是中國最早吃燕窩的人麼?
燕窩島
大洲島,又名“燕窩島”,位於海南萬寧市東南部的海麵上,有二島三峰,麵積4.36平方公裏,主峰高289.3米,是海南沿海最大的島嶼。唐宋以來,一直成為航海的標誌。這裏是我國唯一的金絲燕產地,大洲燕窩就產於此。大洲島上花崗岩石崖壁立,花崗岩節理受海水衝刷,形成許多狹縫、崖洞、成為金絲燕棲息的好地方。據史料記載,大洲生產燕窩曆史悠久,已有400多年。這裏生產的金絲燕窩,窩層肥厚,細嫩柔軟,色澤透明,營養豐富,是燕窩之魁首。自古有“大洲燕窩好,名揚海內外”的說法,至今尚在流傳。
官燕、毛燕和血燕
燕窩,是雨燕科金絲燕屬的幾種燕類的唾液,或絨羽混唾液,或纖細海藻、柔軟植物纖維混唾液膠結於崖洞縫壁等處所構成的巢窩。形似人耳,大者重2錢多,小的亦有,錢重。窩質透明,呈淡黃色,似入水的粉絲狀,營養價值很高,是高級滋補食品。中醫用它為補肺養陰藥,性平味甘。對治療虛勞咳嗽、咳血、腎炎及小兒健脾等皆有很好的效果;對止血尤有奇效,如刀傷擦破,血流不止,取適量燕窩,用嘴嚼爛,敷於傷口處,血流即止。
我國燕鳥種類繁多,有家燕、雨燕、金腰燕和金絲燕等多種。除金絲燕外,產燕窩的燕類尚有針尾雨燕和白腰雨燕等。我國的燕類遍布全國各地,夏時多營巢高層簷下、樹洞中,冬遷南方。唯獨金絲燕喜歡生活在大海島嶼的崖壁間,築巢於峭壁縫隙之中。它比常見的家燕略小,多分布於印度、南海群島。大洲島上的燕子純屬金絲燕,上體羽毛黑或褐色,也有藍色光澤者;下體灰白,翼尖而長,喜歡群棲。
每年春天,家燕含泥簷下築窩,大洲島上的金絲燕也開始了第一次吐唾,築窩後期,連血也吐了出來,真有“春蠶到死絲方盡”之自我犧牲精神。采燕窩常看到“巢前滴血成紅”的情形。母燕因操勞過度,有些竟至於巢未築就而身亡。金絲燕第一次築的巢完全是靠它們喉部分泌出來的大量粘液逐漸凝結而成的,質地純潔,一毛不附,這種燕窩的質量最佳,是燕窩中的上品。在封建皇朝時代,常常被選出來做為進獻的貢品,因此取名“官燕”。
采燕窩的人抓住時機把燕窩采走後,金絲燕不得不第二次做巢,因臨產卵期較近,金絲燕體態豐滿,喉部膠狀物較多,所築之巢比較肥大,但因時間緊迫它們銜來羽毛、小草等與喉部膠狀物混同一起再次築巢,築得比較粗糙,含有雜質較多,營養成分也差了。此時采收的燕窩稱為“毛燕”。
另有一種燕窩被所附紅色岩石壁滲出的紅色液體滲潤,通體均成暗紅色,也叫“血燕”或“紅燕”,含有若幹礦物質,營養好,產量很少,被視為燕窩中的珍品。
采燕
攀岩壁采燕窩是十分艱苦而又危險的勞作。采集者背負一囊,攀登於懸崖陡壁之間,猶如猴子一般地踏著空穴,扒著縫隙,四處搜尋著采集物。他們身輕如燕,膽大如鷹,有時手足呈“大”字形,附著於岩壁之上;有時則借助繩索如蕩秋千於峽穀之中。一舉一動,扣人心弦,萬一失著,墜入深壑,就要粉身碎骨了。所以燕窩之名貴,除去因其自身確實有滋補功效之外,也有采集時人命攸關的因素在內的吧。
燕窩洞在島的東南側,崖高約300餘米,洞口窄小,從陸路不能人內,采燕窩的漁民須駕船駛至洞口,然後潛入水洞,繼而攀登洞壁采窩。燕窩洞原來一塊巨岩,沿花崗岩節理裂成兩半,如同鬼斧神工將其劈牙一樣,這條縫隙約40厘米寬,從水麵直裂向崖峰。人洞2米多,洞穴漸寬,光線也漸暗。洞中怪石嶙峋,迂回而曲折,海水從洞口及其他石縫湧進來,撞擊石壁,轟然作響,聲震如雷,飛沫四濺。有的石壁經年風化,已剝蝕塌落,堵塞洞中,無法探入。洞內也偶有一線窄長的光束從洞頂射入,照在兩旁縫壁上,借此微光也可窺見燕窩的所在。
最早吃燕窩的人
傳說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是明朝航海家鄭和。鄭和的遠洋船隊在海上遇到了大風暴,停泊在馬來群島一個荒島處,食物緊缺。無意中發現荒在斷石峭壁上的燕窩,於是命令部屬采摘,洗淨後用清水燉煮,用以充饑。數日後,船員各個臉色紅潤,中氣頗足。於是船隊回國時帶一些獻給明成祖。其實在此之前,元代賈銘的《飲食須知》一書中,就有“燕窩,味甘平,黃黑黴爛者有毒,勿食”的記載。清康熙年的《調鼎集》記載的數十種“上席菜單”中,名列首位的就是燕窩。
蛇島就是《鹿鼎記》中的神龍島麼?
從大連港出發,繞過遼東半島的南端老鐵山,向西航行20海裏,有一個西北一東南向的小島,橫臥在海麵之上,這個麵積僅1平方公裏左右的小島,就是蛇島。
蛇島的最高處海拔215米,西麵和北麵都是光禿禿的懸崖和峭壁,島的東南部分布著四條山溝,草木茂盛,群蛇盤踞,是一個蛇的世界。關於蛇島的發現,可追溯到本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因需在島上修建燈塔,派人前往它島勘察選址,哪知島上盡是毒蛇,使得前去的人員驚嚇萬分,逃回大陸,從此蛇島之奇觀,遂公布於世。
蛇島究竟有多少蛇?
這個小小的蛇島上,究竟有多少蛇,至今尚無確切數據。過去有人猜測蛇島上共有50萬條蛇,之後又有30萬條、15萬條、5萬條、3萬條等種種估計數字。這些數據相差甚大,令人存疑。直到1984年底,科研人員在蛇島采用“重捕標記法”,初步計算得到有關數據,確認蛇島目前有蝮蛇約1.2萬條,每年產幼仔1000條左右。
蛇島上蝮蛇數量的逐年減少,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人為的捕殺而造成的。據記載,早在1937年,日寇侵占大連,曾偷捕蝮蛇7000餘條,運至台灣。20世紀50年代,曾由於一次軍用飛機訓練時誤投炸彈於蛇島,使6000餘條蝮蛇死於烈焰之中。在1963年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前,當地民眾去蛇島濫捕亂捉蝮蛇的現象與十分嚴重,有的人一次捕捉蝮蛇竟達1000多條。自然保護區建立後,原來的生態平衡才得以漸漸恢複與維持。
蛇鼠一窩
蛇島獨特的自然環境為蛇類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為這裏特有的生態平衡提供了基礎。蛇島地處海洋之中,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島上多山溝、石縫和岩洞,可供蝮蛇冬眠之用,故十分有利於蛇類的生存、繁衍。
蛇島之上除了蛇,還有一種鼠類,名叫褐家鼠,據說是隨漁船而到蛇島上來的。褐家鼠雖然數量不多,但分布甚廣,四條溝中均有發現。每當冬季來臨,蝮蛇進入冬眠狀態,此時,蝮蛇不吃不喝,蜷縮在洞穴之中,昏昏而睡。褐家鼠就趁機猖狂活動,危害蝮蛇。而當冬眠期一過,蝮蛇蘇醒過來,有了防身和攻擊能力,褐家鼠就不敢輕舉妄動了,相反要時時提防蝮蛇的攻擊。故在蛇島之上,有“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