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九章 嶽陽樓(1 / 2)

李白有詩雲,“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極言順流而下之酣暢。此乃這個年代,人類所能體會到的極速了。

陳恪站在船頭,望著眼前倏然而過的壯美風景,隻見黑黢黢的山壁迎麵而來。江船急速衝向山壁,就像要撞上去一樣,讓他忍不住閉上眼睛。但當再睜開眼時,卻早將那段山壁甩在身後,又向另一麵山壁撲去。

這種刺激體驗,乃是他今生從未有過,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他也跟著一起長嘯起來。引得宋端平也一起發出嘯聲,聲音傳向峭壁,又引起猿猴們的應和,聲聲不絕於耳。

船上被暈船折磨的有氣無力的旅客紛紛側目,不禁驚訝於這兩個青年的旺盛生機。聽到人們的讚歎,船老大笑道:“現在的好漢不叫英雄,待到了瞿塘峽,進了灩澦堆,還能這樣的話,才叫真好漢。”感情現在還沒到真正的三峽……

如船老大所言,真正的驚險處自翟塘峽開始。入峽之前,船老大神色鄭重的囑咐眾人,入峽後不許發出任何聲音,更不得對神靈有何不敬。然後在船頭擺上美酒、豬頭,虔誠焚香禱告,這才起身開船駛入峽穀。

一進瞿塘峽,便見若幹巨大的礁石隱現於江水之中。這些巨石就叫“灩澦堆”,是因為驚濤駭浪向巨大岩石上衝擊,水花飛散起來,猶如美女頭上的雲鬟霧鬢而得名。這些名稱令人遐想的怪石,卻造出若幹可怕的漩渦。船速又被急流裹挾的飛快。波濤洶湧,稍有不慎,就會撞到巨石上,船碎人亡,斷無生還之理。

全船人的生死,都操在船老大一人手裏,他以極高的技巧、極豐富的經驗,使行船有驚無險的快穿過瞿塘峽,很快又進入了巫峽。巫峽長達百裏,兩岸高山連綿不絕,重崖峭壁夾出一條湍急的水道。船行江上,抬頭隻見得蜿蜒的青天。若非正午時分,即使天空湛藍,也從來都見不到太陽。

巫峽之險在於雲霧,常年不散的濃重水汽,似雨如霧,如膠似漆,生性浪漫的楚人,為其創造了一個曖昧的詞語“巫山雲雨”,然而它卻嚴重阻擋了船老大的視線,給行船帶來了極大的危險。

到此時,陳恪尚且麵不改色,但當行至一處名為“人鮮甕”的地方時……這裏有一塊特別巨大的圓石頭,亙在水道中央,占據了八成的寬度。水道因之變窄,水流無比湍急。逼得船隻經過此處時,必須急轉直下,船身被打擊拋擲,就像一片幹枯的樹葉,在漩渦中掙紮,隨時都可能翻入水底,讓滿船人變成江裏的“人鮮”。

陳恪隻覺著目眩耳鳴,緊緊抓著艙壁,一陣陣天旋地轉,都不知道船是怎麼過去的。待到顛簸放緩,艙裏已被人吐得到處都是,他猛地奔出艙去,扶著船舷也哇直吐起來。

出了巫峽,不久到了秭歸,如今隻是小小的村莊,讓人實在無法將其,與嫘祖、屈原、王昭君、孟浩然聯係起來。從秭歸再往下走是蝦蟆培。過了蝦蟆培不遠,眼前豁然開朗,江流也漸漸變緩,那讓人窒息的天威怒氣,終於被拋在了身後。

隻聽漁歌唱晚、但見沙鷗翱翔、遠處村舍炊煙嫋嫋。

望著眼前的旖旎的江上風光,船上人知道,這一遭三峽之行,終是活著走下來了。不管相識與否,所有人都生出共曆劫難後的親熱感。他們以美酒、銀錢犒勞船老大和他的弟子們,也相互敬酒,慶祝重回人間。

陳恪回顧這一天的曆程,真像是做了場噩夢。他終於知道,為何蜀中曆來可以在天下大亂中獨善其身……因為進出一趟,實在是太恐怖了。

定下心神,他嚼了兩片川薑片,又給暈船厲害的五郎幾片,然後走到船尾,遞給那玄玉小和尚幾片。

“阿彌陀佛,多謝陳檀越。”玄玉依然在打坐,但他也暈船,臉色蒼白,一口東西都沒吃,但仍拒絕道:“小僧不餓。”

“這是上好的川薑片。”陳恪笑道:“佛家不禁吃薑吧。”

“阿彌陀佛!薑並非“五葷”之一,且是禪宗養生上品。”玄玉很認真道:“隻是小僧持十二誓行,過午不食。”

虧得陳恪這幾年學問大漲,不然非得一頭霧水不可。他記得苦行僧有十二誓行之說,什麼“但坐不臥”、“但三衣”、“塚間住”之類。隻是這年代,雲遊的頭陀,大都是酒肉和尚,像小和尚這樣認真持戒的,卻是稀罕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