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物質知識的發展(1 / 3)

從17世紀到19世紀初期,正當列強和諸侯之間的紛爭仍在繼續,《威斯特伐利亞條約》(1648年)的拚湊物向《維也納條約》的拚湊物轉變;同時,正當遠洋航行把歐洲的影響傳播到了全世界的時候,人類的知識的穩步增長,以及人們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思想的全麵整理,正在歐洲和歐化的世界中進行著。

這種發展,與政治生活沒有什麼聯係,在整個17和18世紀,對政治生活上也沒有產生什麼顯著的直接的效果。在這一時期,也沒有對民眾的思想上產生重大影響。這些反應要晚一些才體現,到19世紀的後半期,才充分顯露出來的。這個進程主要是在生活富裕、有著獨立精神的人的小範圍世界中進行。如果沒有這些英國人所謂的“紳士”,科學方法就不會在希臘產生產生,也不會在歐洲得到複興。大學在這一時期哲學和科學思想的發展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不是最主要的角色。依靠資助的研究,傾向於膽小和保守,缺少主動性,抵製革新,除非受到獨立精神的鼓舞。

我們在前麵曾經提及1662年成立的皇家學會,以及它在實現培根“新大西洋”夢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整個18世紀,有關物質和運動的一般概念已經很清楚了;數學大有進步;顯微鏡和望遠鏡等透視鏡片的用途也得到了係統的發展;分類自然史恢複了活力,解剖學也有了巨大的複興。由亞裏士多德設想過,達·芬奇(1452~1519)預示過的地質學也已開始它對“岩石的記錄”進行解釋的偉大工程。

自然科學的進步,對冶金學也產生了作用。冶金學的進步使得鐵和其它原料的更大規模的、更大膽的製造成為可能,也對實用性的發明產生影響。機械製造出現了新的領域和新的豐富程度,對工業產生了革新性的影響。

1804年,特裏維希克把瓦特的蒸汽機應用在運輸工具上,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機車。1825年,在斯托克頓和達林頓之間,第一條鐵路建成通車,不久斯蒂芬森的“火箭號”火車,已經能夠載著13噸的車廂,每小時運行40公裏了。1830年以後,鐵路迅速發展。到19世紀中期,鐵路網已經遍布歐洲了。(西北大學版192左)

陸上運輸的最快速度,在人類生活中很上時間是固定的,這時突然發生了變化。拿破侖在俄羅斯慘敗之後,花了312個小時,才從維爾紐斯附近回到巴黎。其旅程約長1400英裏。他用盡當時的一切便利條件,他的速度為平均每小時5公裏。一個普通的旅行者即使是用兩倍的時間也無法走完這麼長的距離。這與公元1世紀羅馬和高盧之間旅行的最高速度差不多。現在,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鐵路使任何普通旅客要走這段旅程,都用不了48小時。換句話說,它將主要的歐洲距離,都縮短到了過去的十分之一。這就使得行政區域有可能統治的麵積比以前一個政府所能統治的最大區域大十倍。不過,這種可能性的豐富的意義還有待於人們去實現。在歐洲,以前騎馬和公路時代劃定疆界依然可見;而在美洲,這種影響是直接的。對於正在向西擴張的美國來說,這意味著到達華盛頓的一個持續穩定的通道的可能性,即使是穿越大陸的遙遠的邊境。這意味著在過去不可能的廣闊區域裏維持統一。

輪船要比蒸汽機車出現的更早一些。1802年,“夏洛特·丹尼斯”號蒸汽船已經在克萊德運河口進行了試航;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用英國製的發動機,製造出“克拉蒙”號蒸汽船,並在紐約附近的哈得孫河上往返航行。最早下海的船,也是美國的,是一艘名叫“菲尼克斯”的蒸汽船,它從紐約出發,航行到了費城。最初橫渡大西洋的蒸汽船(也使用風帆)名叫“薩凡納”,也是一艘美國船。但這些都是明輪輪船,而明輪輪船不適於在海上航行。輪槳太容易破裂,這樣船就無法繼續前行。過了好久,人們才研究出了螺旋槳輪船。在螺旋槳船付諸實用前遇到過很多的困難。一直到19世紀中期,蒸汽船的載重量才超過帆船。從此,海上運輸發展迅速。人們第一次開始能夠在海洋航行時能夠大致確定他們到達的時間。原來橫渡大西洋是一個要花費幾個星期的不確定的冒險——有時甚至幾個月的時間——現在加速了,到1910年,在使用最快的蒸汽船的情況下,隻需5天,而且幾乎按照預先通報的時間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