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RAW140mm火箭筒
概述
美國布倫斯威克公司早在60年代就開始論證RAW火箭筒,1975~1976年間,曾陸續進行了30發實彈表演。1977年5月美國陸軍與布倫斯威克公司簽訂了研製合同,要求一年半時間內研製出發射裝置、無煙發動機和戰鬥部。1978年9月末在導彈研究發展指揮部進行了樣機試驗。之後,經曆了長時間的改進和完善過程,1989年參加了美國多用途單兵彈藥的競爭,沒有中選,但曾少量生產供部隊試用。
結構特點
火箭筒
美國RAW140mm火箭筒RAW火箭筒包括有固定支架、擊發機構、渦輪組件和分離接頭等。固定支架與槍管前端組件剛性聯接,支架下部有發射管,管兩端有簡單軸承,渦輪旋轉軸位於其間,可自由轉動。旋轉軸前麵是渦輪氣室,有兩個起旋轉作用的噴孔與外界相通,噴孔軸線與旋轉軸線垂直並相隔一定距離,可構成噴射反作用旋轉力矩。氣室前麵的分離接頭組件與圓球形火箭彈相聯接,氣壓導管與槍膛前端內壁相通,導管的另一端有擊發機構。擊針軸線與彈上的火帽位置相對應,平時由保險銷鎖定擊針,以確保安全。發射時,先撥出保險銷,解除擊針保險,然後瞄準目標發射普通槍彈或空包彈。槍彈火藥燃氣有一部分通過導管驅動擊針向前運動,剌發火箭彈上的火帽,火帽產生的火焰,經導火管點燃彈上發動機內的點火藥和推進劑,將火箭彈發射出去。
瞄準裝置
該火箭筒采用簡易機械瞄準具。
彈藥
該火箭筒配用殺傷火箭彈,彈體近似圓球形,用輕金屬材料製成,在旋轉軸上由前到後排列著觸發引信和火箭發動機。火箭發動機裝藥結構設計成減麵燃燒,以保證在發動機工作期間火箭彈沿水平直線彈道飛行。該殺傷火箭彈的預製破片為1000個鎢合金小球,采用克萊莫殺傷地雷原理,爆炸時產生扇麵方向性殺傷,殺傷半徑是40毫米榴彈的5~10倍。
性能數據
口徑:140毫米;
火箭筒長:305毫米;
火箭筒總質量:473千克;
配用彈種:高爆碎甲彈,破甲彈,殺傷彈,燃燒彈,發煙彈,毒氣彈;
彈徑:140毫米;
炸藥質量:1千克;
最大速度:173米/秒;
有效射程:300米;
彈丸飛行時間:19小時;
破甲厚度(高爆碎甲彈):19毫米;
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