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45型127mm艦炮係統經改進,其性能穩定、工作可靠。
20世紀80年代末,FMC公司對MK45型127mm艦炮進行了第二次較大的技術改進。改進的重點是提高可靠性、便於維修。它更多地采用了可靠性好的標準部件,如用固態邏輯電路和放大器取代了延時邏輯電路,用封裝式固態紅外光電管取代了機械開關和白熾光電管;內裝的自檢儀器可以隨時檢測出故障及故障部位。如今的MK45-2型127mm艦炮的日常維修操作已相當簡單,通常隻需2人。
MK45型127mm艦炮耐用,即使在海水掠過火炮裝置、陣風速度達85-113節之間,結冰速度達1524毫米/小時的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MK45型127mm艦炮工作也極其可靠,艦上試驗發射2500發炮彈,隻停射三次,即平均無故障發射彈藥為862發。
GMOTS係統簡化了MK45型127mm艦炮操作人員的培訓程序MK45型127mm艦炮獨特的GMOTS係統是其它艦炮係統所不具備的。它操作簡單靈活,受訓人員在操作台上能很快熟悉掌握MK45型127mm艦炮的操作,避免了過去在人員培訓中,必須實際操作艦炮所帶來的不必要的浪費損耗。
MK45Mode4型艦炮
在美海軍海上戰略調整中,MK45型127mm艦炮在海上火力支援中將承擔重要作用。根據海軍艦艇炮火支援作戰要求,即當發射平台遠離海岸25nm時,艦炮的最遠射程要達到63nm,如有可能,還可提高到75nm。
在這種需求下,美海軍對MK45型艦炮進行了各種技術改進;同時研製了新型彈藥。經過重大改進的Mk45Mode4型艦炮現在已經率先裝備在新服役的“阿利伯克”級導彈1驅逐艦上。
由127mm高能火炮、增程製導炮彈和火控設備構成的Mk45Mode4型艦炮武器係統與以前相比,在反應能力、適應能力、毀傷能力等方麵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提高自動化方麵,Mk45Mode4型艦炮進行了以下改進:
對炮座裝填彈鼓中的所有類型彈藥(包括常規彈藥、發射藥、引信)的裝卸、上炮及發射全部實現自動化。
為獲得所需的射程、彈道和毀傷效果,能自行確定、選擇、裝定彈種、發射藥及引信。
能通過內部數字接口及電話與艦上其他對岸火力支援作戰部門和其他係統進行通訊、接收和顯示從傳感器和火控係統傳來的目標數據。
Mk45Mode4型艦炮在結構上的改進包括:炮管長度從原來的54倍加長到62倍,其基座環和炮耳支架由更堅固的材料製造,重新設計滑動組件中的多個部件等。
由於新的性能要求和發射ERGM增加了火炮自身的負載,因此,還改進了製退/複進係統、炮箱、彈殼托盤和拋殼機構,結果導致炮重比Mk45-2型增加約10%。為減小雷達反射截麵積,炮塔進行了隱身設計,整個炮塔外形棱角分明,隱身性能有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