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88毫米高射炮
概述
要論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得最成功的火炮係統,非德軍裝備的88毫米高炮莫屬。雖然它是一型非常成功的中口徑高炮,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它無與倫比的反坦克能力。
88毫米高炮是由世界著名的火炮製造商克虜伯公司在20年代末開始設計。當時,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還被嚴格限製發展軍備,故該型火炮是在瑞士的克虜伯子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的。
克虜伯公司的設計人員預見到作為高炮的主要作戰對象——轟炸機將會向飛得更高、更快的趨勢發展,因此他們選擇了88毫米這一在當時尚屬罕有的大口徑,並使其賦予彈丸較高的炮口初速,這個特點為它日後成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礎。
他們還設計了一個相當精致的自動供彈裝置,使該型高炮具有很高的射速。當希特勒最終拋開限製軍備條約的桎梏後,88毫米高炮馬上被德國空軍——德軍的防空力量是歸空軍管轄——采用,作為中口徑高炮的標準裝備。
1937至1938年的西班牙內戰中,德軍提供的PzKwⅠ、Ⅱ型坦克隻裝有機槍和20毫米主炮,不是對方使用的蘇聯坦克的對手。此時已有德軍將領使用88毫米高炮作為反坦克武器。但它真正成為坦克克星是在40年的法國戰場。
當時交戰雙方的標準反坦克炮的口徑都很小,德國的是37毫米,英國采用的則是兩磅(口徑約40毫米)炮。並且基於坦克炮與步兵反坦克炮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打坦克——這種看法,雙方主戰坦克的火炮亦采用同樣的小口徑。
但英國與法國均配備有重型坦克,如英國的馬蒂爾斯II型,裝甲厚度近80毫米。若不是仗著裝有無線電通訊設備,聯絡指揮方便,再加上英、法軍戰略戰術指導思想失誤,而德軍則戰法靈活,操作熟練,德軍的PzKwⅢ、Ⅳ型坦克是根本無法與英法重型坦克周旋的。
1940年五月,隆美爾指揮的第七坦克師從比利時境內向敦克爾克高速挺進,中途遭遇一支英軍的反衝擊。麵對英軍的重型坦克,德軍的37毫米反坦克炮束手無策。
關鍵時刻,一個高炮連的88毫米高炮壓低炮口,向英軍開火,眨眼間擊毀英軍九輛坦克,迫使英軍後撤。這一仗,給隆美爾留下了很深印象。從此,88毫米高炮成為他一張得心應手的反坦克王牌。
1941年二月,隆美爾率非洲軍團開赴北非戰場。與對壘的英軍相比,隆美爾手中的坦克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不占優勢。但這個不足卻令88毫米高炮有機會大顯身手。六月的薩拉姆(Salum)戰役中,英軍以近240輛坦克向德軍占據的海爾法亞(Halfaya)隘口發動進攻。
當英軍坦克接近德軍陣地,霎時間,在預先掘好並經過巧妙偽裝的工事裏,88毫米高炮發出怒吼。英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倉惶敗退。是役,英軍丟下123輛坦克殘骸,其中三分之二是88毫米高炮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