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師徒相鬥 三清初現(1 / 2)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已是過了六年光景,小李白已經變成了一個淘氣活潑、人見人愛的“小頑童”,並因其身上不時散發出難以置信的仙氣兒,鄉裏鄉親在暗地裏都將這個小淘氣視若神明,見到小李白之後,喜愛之情自是難於言表。

可是在小李白心中卻不是如此想法,至少他覺得教他詩書的孟老夫子對他存有偏見,不時會給他出些難題,要他當著眾多同學的麵下不來台,所以在心底他恨死了孟老夫子。

孟老夫子,乃是一博學鴻儒,不求聞達於仕途,乃隱居匡山書院凡四十年。李白之父李員外聞其賢名,遂來拜訪,與其暢論辭賦、評表詩書,乃知見麵勝過聞名,這才放下心來將愛子托付孟夫子。孟夫子初見小李白,便覺其相貌俊逸、談吐不俗,內心對這個學生萬分寵愛,可是為了不使小李白恃寵而驕、貽誤學業,便在平日裏板起臉來,對小李白的要求也往往比其他學生嚴肅幾分。

可是小李白天生的散漫疏狂脾氣,他可受不了孟老夫子的管束。雖在課堂之上李白不能對孟老夫子絲毫不敬,可是課堂之外李白層出不窮的惡作劇也讓孟老夫子窮於應付。孟老夫子屢次吃了暗虧,內心雖是氣憤,但也喜於小李白狡黠多智,真是幾多欣喜幾多憂愁。於是這師徒二人在其他小學生的眼中變成了“爾虞我詐”的對頭,私下裏對小李白和孟老夫子“鬥智鬥勇”的事跡津津樂道,並且一致認為小李白在“老謀深算”的孟老夫子麵前不落下手。

課堂上。

孟老夫子緩緩睜開雙眼,朗聲道:

“昨日我教授的課業可曾完成?”

“回夫子,完成了!”小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完成了?好,我來檢查一下!”說完孟老夫子站起身來,拿著戒尺向學生們走去,緩步走到李白前麵,道:

“李白,我昨日讓你們背完半部《三字經》,你可曾背熟?”

“回夫子,學生幸不辱命,整部《三字經》業已熟記。”李白嬉皮笑臉地回複,心想這次你可別想再以完不成課業使我難堪,《三字經》我確然已經背熟。

“別在這裏和老夫嬉皮笑臉,伸出手來!”孟老夫子不知因何而怒,小李白鎮定自若,道:

“敢問夫子,學生錯在哪裏?”

“你並沒有背過《三字經》,膽敢欺瞞老夫,你自己說該不該打!”言罷就要舉起戒尺。李白麵不改色,道:

“夫子怎知學生不曾熟背《三字經》?若是學生言過其實,受罰本也理所應當,可我的確已經完成夫子交予之課業,恕學生不能甘心受罰?”李白說得義正詞嚴,夫子一時為之語塞,可是轉念一想這小兔崽子雖則伶俐過人,但這次也萬萬沒有完成學業,於是道:

“還敢狡辯!昨日放學之後,你便與接生婆柳媽之子下河摸魚,至夜深方才還家,吃過晚飯回到臥室不及一刻時鍾便已睡去,怎會有時間熟背我交代的課業呢?”李白聞此心中好生納悶,為何孟老夫子對自己昨日的所作所為竟然了若指掌,於是道:

“夫子明鑒!學生的確已經完成課業!”

“好好好!看來我要是不給你一個機會你還死不認賬,那你就背一遍,記住,是整部《三字經》!”學生們看到這倆對頭劍拔弩張的架勢,都替小李白捏了一把汗。

李白開始朗誦起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果然不長時間便將整部《三字經》背得一字不差。學生們驚訝地看著李白,孟老夫子捋著自己灰白的胡子,疑惑地問:

“昨夜我正在貴府拜訪令尊,怎沒聽到你背誦經文呢?你是什麼時候背過的?”聞此李白心中了然,否則還真以為老夫子能知過去未來呢!於是道:

“回夫子,就是在我睡覺前的在一刻鍾時間內。”

“啊!”老夫子驚訝得“啊”了一聲,欣喜自己的學生有過目成誦之能,同時內心便變得惴惴不安起來,因為按照慣例,小李白在受了一次“挫折”後肯定會“以牙還牙”的……

也難怪孟老夫子做如是想,就在其轉身返回書桌時,李白看著他的背影,一個“複仇”的計劃便開始在頭腦中醞釀了,嘴角掛著幾絲得意的微笑,好似在想象中他已經看到了孟老夫子被他整的狼狽不堪的樣子。

第二天清晨,小李白早早地吃過飯,拿起一支昨夜連夜趕製的彈弓來到學堂外的小徑上,這條小徑是孟老夫子的必經之路,路的旁邊有兩排高大的樹木,此時枝繁葉茂,隱匿其中下邊的人甚難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