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橋坦克
1973年10月,中東戰場上發生了一次坦克大戰:敘利亞和埃及兩麵夾攻以色列,以閃電的速度,用突襲的計謀,初戰告捷,以色列傷亡慘重。
可是,這場戰爭打到結束誰輸誰贏呢?誰都想知道個水落石出。讓我們先講這個故事:
10月6日,埃及人曾渡過蘇伊士運河,偷襲以色列。現在是10月14日,以色列人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重演渡河那一幕。
那天,以色列的炮群向蘇伊士運河西岸猛轟,西岸埃及部隊第二軍和第三軍的交界處,煙塵翻滾,彈雲蔽日。兩個兄弟軍誰都沒有注意這個結合部,誰都不重視這薄弱的一環。兩個軍的最高指揮官的看法是相同的:這是以色列人的正常騷擾。
騷擾還分正常與不正常的,真是戰爭生育的怪論!
天色很快暗下來,趁此機會,以色列的大批軍隊向運河98公裏處集中。隨即,一種怪模怪樣的坦克來到河邊。士兵們大叫:“長臂將軍來了,長臂將軍!”
“長臂將軍”是坦克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正式的名字是架橋坦克。
架橋坦克的頂上沒有炮塔,卻馱著一個扁扁平平的可以伸縮的鋼橋,隻見它們來到河邊,迅速把折疊橋梁的一頭抬起,然後一折一折放開,橋梁的那一頭一下子搭到水中,足足有22米長。前後隻不過花了三分鍾時間。
又一輛架橋坦克駛來,也把22米長的橋梁放入水中,並接起前一段浮橋。再一輛架橋坦克駛來……,不一會兒,河上的橋架好了(它的載重量是30至60噸)。
以色列軍隊的士兵和坦克從浮橋上魚貫而過,到達對岸。
埃及軍隊聽見人聲、機聲、腳步聲,胡亂地打了幾槍。漆黑的夜晚,敵我難分。
清晨,東方拂曉。以色列的700名士兵和20輛坦克已經到達西岸。埃及軍隊在河邊掩體裏向東岸觀察,把大批正待渡河的以色列士兵,誤認為是渡過河去的自己人。
以色列人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首先全殲埃及的薩姆導彈陣地。然後,部隊在坦克的掩護之下,向埃及國土的縱深挺進。
後麵的增援部隊不斷通過浮橋跟了上來,三天之內,就有15萬名士兵和200輛坦克渡過河,他們占領了運河西岸25公裏寬的河岸地帶。
埃及的大部隊正在東岸作戰,以色列人卻偷偷摸摸從後麵直搗埃及人的老家!
埃及最高統帥部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命令東岸的埃及炮兵調過炮口,向以色列偷襲者開火。
千炮齊鳴,黑煙衝天。埃及炮兵不得已,把炮彈打在自己的國土上,解決後患要緊!
以色列部隊不顧炮火,一舉突破埃及第二軍和第三軍的交界處。數輛架橋坦克在部隊中穿梭來往,見水架橋,使坦克駛過大苦湖,躲進棕櫚樹林隱蔽起來。
10月17日,以色列人以500輛坦克和25萬名士兵的強大兵力,向埃及的蘇伊士城發起總攻。事態相當嚴重!埃及軍隊拚死抵抗,又一場坦克戰在運河西岸打響。
經過數天激戰,以色列部隊沒能攻下蘇伊士城,但已經占領大苦湖西岸,並切斷了蘇伊士城與伊斯梅利亞城之間的聯係。
10月22日,國際組織出麵調停。以色列政府和埃及政府都同意停戰。以色列當麵說和,台下踢腳。22日,以色列統帥部命令部隊繼續向南攻擊,並出動飛機,配合坦克部隊進攻蘇伊士城。
埃及第三軍給予以色列軍隊迎頭痛擊,一天就擊毀以軍坦克50輛。
10月23日,以色列重新發起總攻,終於包圍了蘇伊士城。兵臨城下!晚上,埃以雙方達成協議——停火。
以色列軍隊能在這次中東戰爭中反敗為和,說句公道話:架橋坦克起了重要的作用。沒有架橋坦克,他們就不能突襲敵後,把前方的危機緩和下來。
架橋坦克能架橋,也不是一“架”而不可收。戰爭結束,所架橋梁又可由坦克的乘員把它疊起收好,隻不過所花時間與放下相比稍慢一些而已。
架橋坦克是一種在坦克底盤上裝有特種橋梁和特種架橋裝置的坦克。
它的橋梁是可以伸縮折疊的鋼橋,平時成折疊狀態,背在坦克底盤上,戰時遇到障礙,靠本身動力和裝置,迅速將橋梁架好。
架橋坦克服務“周到”,等到坦克通過橋後,架橋坦克可迅速將橋梁折疊起來,仍然背在底盤上,然後隨部隊前進。
架橋坦克架的橋,一般長20至30米,橋梁載重為30至60噸,它架好一座橋需要兩至十分鍾,收起橋來則要5至15分鍾,真是收放自如。
橋梁的架設和撤收,由乘員在車內操縱。英國的“奇伏坦”架橋坦克,全重5385噸,橋長244米,三分鍾就可把橋梁從背上卸下架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