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戰車的發展(1 / 1)

裝甲戰車的發展

20世紀初,英國首先研製出了裝甲汽車,並在英國—布爾戰爭中使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以鋼鐵防護的輪式裝甲車。裝甲汽車的發明,開創了現代裝甲車輛的曆史。它不但擁有較強的防護力和機動能力,還有一定的戰鬥能力。在1899~1902年英—布戰爭中,英國軍隊的裝甲汽車上就裝備了機槍,擔任戰鬥中的重要任務。

1905年,英國製造出了全履帶拖拉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快速機動的騎兵已經明顯經受不住機槍和火炮的襲擊,而步兵也因機動速度緩慢而難以適應縱深攻擊戰術。

於是,英國人在發明了坦克之後,於1918年專門製造了一種在戰場上輸送步兵的車輛,成為真正的裝甲輸送車。這種裝甲輸送車就像一個大鐵盒子,裝在汽車或拖拉機的底盤上,每次可向前方輸送一個班的兵力。

車上沒有專門的武器,但有的車上留有針孔,步兵可以通過射孔乘車作戰。但由於當時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到坦克上了,裝甲車的作用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德軍的坦克戰專家首先認識到,隻有支援坦克的其他兵種具有與坦克相同的行駛速度和越野能力時,坦克才能充分發揮威力。於是德軍裝甲師的步兵開始裝備半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這種裝甲車車頂敞開,裝甲很薄,但機動性能與當時的坦克差不多,顯著地提高了步兵的機動能力。很快,美、英、日和加拿大的軍隊便裝備了大量的裝甲輸送車輛,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僅美國生產的半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數量就達4萬餘輛。

蘇聯采用坦克搭載步兵的辦法作戰,由於得不到防護,步兵損失巨大。戰後,世界各國軍隊競相裝備裝甲輸送車,使步兵和坦克產生了有效的戰術協同作用,裝甲步兵師成為軍隊中最有戰鬥力的基本戰術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