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擠獨木橋的前夜(1 / 2)

西元1996年6月6日,武陵鎮武陵高中,校園內大道兩旁整齊的插著鮮紅的紅旗,正對校門的6層教學樓上,橫拉著紅色底黃色的鬥大的大字橫幅:“擠過獨木橋,就是陽關道!”,硬是給本來就酷熱的空氣,硬生生灌滿了火藥味。

距年度高考,7月7日,隻剩一個月時間了。

可是,我還沒準備好了。這個時候,說自己沒準備好,是不是很抓狂。真的沒準備好。心裏那個滋味哦,一言難盡。

坐在教室的課桌上,盯著本已經看了不知有多少回的曆屆考點精解,思緒萬千。

5歲半的時候,因為和姐姐有伴,所以被一起送到學校開始讀書。那個年代,農村沒有幼兒園,直接上了小學一年級。第一天上學的細節,已經不記得了。隻記得,走了好久的山路,學校在一個池塘的邊角上,有很大很高的樹,一年級的教室就是單獨的一間房子,泥土磚碼的牆,茅草蓋的屋頂,不是很大,前麵牆上斜靠著兩根木柱子,木柱上安放著一塊木頭的黑板,可能是工匠的手藝不夠精良,組成黑板的木板拚接的縫隙清晰可見。

啟蒙老師是個男的,姓梁,戴付黑膠框的眼鏡,皮膚白白的,頭發有點自然卷,無論是黑板上的字還是教案上的字都寫得很漂亮。可惜,到今天為止,我還是寫不出梁老師那樣的一筆好字。

梁老師喜歡到我家來作家訪,一則,我家有兩個小孩同時在班上,當然,主要原因是梁老師喜歡喝一杯,而我老爸也喜歡杯中物,再則,我媽做得一手好飯菜。每次來,我都會翻看老師的教案,那時候,沒課外書看,對可以看的文章都非常好奇。每次,毫無例外的,我都會給老師敬酒!老師呢,總會醉眼朦朧地跟老爸說:易生~這小子聰明,跟其他孩子不一樣,長大了必定有出息!雖是醉話,但是,大家都愛聽,都高興!所以,一家人,都歡迎梁老師常來,喝酒,聽好聽的話,其樂融融!後來,上到三年級,換了老師了,到了發期末考試成績時,語文:38,數學:48,我才發現,原來,我並像梁老師說的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嗬嗬,那時我也不知道傷心,那就是真正的我哦,有啥好傷心的。

我家有個對學生來說比較幸運的優勢,那就是父母不會過問你的成績好不好,隨便你考幾分,在他們心目中,自己的小孩是聰明的,因為老師都是這樣說的。所以,無論我考試考得好或者不好,都不會被批評,當然,也不會被表揚。平時的作業,自己做,爸媽也不會看上一眼,因為他們也看不懂。放學回家後,隻要我坐在那裏,拿著書,他們就會認為我是在寫作業。也不會安排事情給我做,再說了,還有我姐呢。雖說隻比我大一點,且和我是同班同學,但是她做的家務活比我要多得多。

春天,上學的路上,在兩旁田地裏,金黃金黃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偶爾,會有小蜜蜂在花叢間忙忙碌碌地飛舞,空氣彌漫著各種花的香氣,不由得讓人不由自主的深深吸上一口,啊,真香!

武陵春天的雨,是絲一樣的,開始的時候,似雨似霧,看也看不見,在外麵跑一圈回來,頭發上長出蒙蒙的白色小露珠,真是潤物細無聲。晚春時節,雨會下得大一些,小港,小溝,稻田的水溝溝裏都開始歡快的流淌時,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拿上家裏的撮箕,竹簍,走,捉魚去。挽起褲管,下到水溝溝裏,對著田埂的兌水處,一撮箕撮下去,端起來,幾條手巴掌以內大小的青腦殼鯽魚,一些食指粗的小野魚,滿撮箕地翻滾,跳過來跳過去,偶爾,還會有泥鰍在撮箕裏麵。快速地把各種魚兒倒進竹簍,準備再下一撮箕後,再換個地方。帶回家後,母親把魚擇拾幹淨,下鍋,油煎的小魚兒渾身金黃,加上蔥薑蒜還有辣椒,加點水小燜一下,吃飯時可香了。每次,吃小魚時,我都要多吃一碗飯。母親,也會在一旁開玩笑說:“吃肉少吃一碗飯,吃魚多吃一碗飯。”

夏天,酷熱難當,知了,吱-----呀-----吱----呀地叫過不停。外麵,驕陽似火,躲到屋裏吧,沒用,椅子,凳子,竹床,反正哪裏都燙手。說這裏的夏天應該被詛咒,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在夏季最熱的7月的中旬,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洞庭湖畔的子民們,要忙“雙槍”,一搶為:把已經成熟的稻穀從田裏收割回來;另外一搶為,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新的秧苗重新插回剛收割完的稻田。家家戶戶,如臨大敵。

清晨,天還沒亮,因為要趁天氣涼爽多做點活,父親母親已經早早地到水田裏忙活了,什麼時候去的,我不知道,多半我還在夢鄉,睡覺多有味哦,說不定還有美夢呢。我也有我的工作,要準備一家人的早飯。我家的水田,就在房子的周邊,大人們在水田裏說話家裏的床上都能聽得到,還有洗秧苗發出的嘩嘩的水聲。正在美美的夢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