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的最為威名赫赫的秘密情報部門——錦衣衛,自成立那日起,就用一場埋葬數百萬人的“大清洗”盛宴向世人宣告了“惡魔之降臨”(EU某知名媒體語),雖然在職方司和機情局等同行也曾有大肆嘲笑,認為錦衣衛隻是一群粗魯的屠夫,但是短短幾年後,完成大清洗工作,與審判庭分道揚鑣的錦衣衛就讓那些同行們認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秘密機構。
說實話,從曆史和傳統上而言,即使是從錦衣衛的前身,東宮四府六率那個時候算起,錦衣衛的曆史也不過是短短的十餘年,不說和當今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情報機構,曆史可以上溯到前漢孝武皇帝時期繡衣直指的職方司相比,就是底蘊最淺薄的EU“赫爾墨斯”組織從歐洲大革命至今也有著近三百年的曆史;至於布列塔尼亞最精銳的機密情報局,其前身就是布列塔尼亞家族世代的私人情報機構,追隨布列塔尼亞家族的曆史足可以上溯到中世紀,曆史淵源更勝於“赫爾墨斯”一籌。
而錦衣衛,卻隻是隻有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曆史,正式組建更是隻有十三年的時間,但是在種種因素之下,錦衣衛迅速超越諸位前輩,以一種不可阻擋的氣勢成了各國私下裏公認的暗世界第一勢力。
而錦衣衛之所以發展的如此迅猛,首先就得說起錦衣衛的體製,而說起錦衣衛的體製就不得不提的就是中華聯邦的軍事體製,秉承著中華聯邦數千年來的中央集權體製,聯邦的軍事製度也是一個高度集權的金字塔式指揮體係,以天子作為金字塔的塔尖,是為聯邦所有軍人的精神領袖和效忠對象,天子之下則是大將軍和太尉並列的二元製,以大將軍領銜的總章參事府掌握軍隊軍令大權;以太尉為首的樞密院則是牢牢地把控著軍政大權,軍政與軍令分開,管理與指揮並列,兩者在唯一的領袖天子的指揮共同掌握著聯邦數百萬軍隊的船舵。
隻不過按聯邦傳統和軍製,太尉不得由現役軍官擔任,以此來確保聯邦政府對軍隊的牽製,避免出現軍隊一家獨大,對聯邦產生威脅。與之相應,負責聯邦技能具體指揮事宜的總章參事府的總參軍長大將軍就必須是現役軍官才能擔任,而且大將軍不僅是總參的總參軍長,還是聯邦軍銜的頂點,數百萬聯邦軍人的第一人,不同於上將軍等將軍諸如冠軍將軍、車騎將軍等將軍封號,現役大將軍隻有大將軍的封號,因為在中華聯邦大將軍是獨一無二,全軍隻此一人,無需以封號加以區分!隻有大將軍退役之後,才會根據其任上表現或其他情況追加封號。
而在大將軍之下就是上將軍,全軍不過十二之數,通常情況下從未滿編,以待後人,前後左右四上將出任三軍總帥,四騎、四軍諸上將軍任職府(總章參事府)院(樞密院),各掌要職;
上將軍之下就是衛將軍,通常又被稱為中將軍,以征、鎮、安、平、宣、定、靖、威、懷、寧等美稱封之,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四定四威、四靖四宣諸位中將主要出鎮一方,或為大都護府、都護府、都督府的大都護、都護、都督等職督署一地,或為行營總管征戰一方,其中海軍三大艦隊內海、天竺、大洋艦隊提督也為衛將軍。
以上這些就是聯邦屈指可數的上將軍和中將軍,這些將軍在聯邦軍中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不過正是出於這一點考慮,所以在聯邦軍製之中,上將軍和中將軍皆是沒有常設軍號,不實際領兵,是沒有實際兵權的,除非是受命出鎮一方,此時才會獲得天子親授虎符節製所轄之軍。
接下來的少將軍銜就是聯邦的實權將領,少將在中華聯邦通常也被人稱為封號將軍,或為一軍之指揮使、指揮同知,或為一軍參軍之長,正是這些封號將軍統帥著聯邦十數軍鎮,數百萬的虎賁之士,構成了聯邦軍隊的中堅力量。
最後就是聯邦將軍銜的最末一級,被人戲稱準將軍的郎將,既然被戲稱為準將軍,顧名思義就是將軍的候補,自然就沒有了獨領一軍的資格,一般都是作為一旅都統或是一師都統製。
故而,中華聯邦的軍事指揮體係就一目了然了,師和旅作為最低一級的戰役作戰單位,既可以單獨應對低烈度的戰役戰鬥,又可以組成足以獨當一麵的戰役單位-軍鎮,即為EU所稱呼的集團軍,聯邦軍製,一個滿編的集團軍下轄十個師,分為左右兩軍,例如作為天子六軍之一的羽林軍就下轄十個重裝師,分為羽林左軍、羽林右軍,與同為天子六軍之一的金吾軍共同拱衛司隸京畿地區。而軍鎮就是聯邦軍事編製的最大單位,一般情況下就足以應付一場低烈度戰爭,畢竟即使在魯魯修這戰亂不斷的世界,數十萬的大戰也是不怎麼常見的。所以隻有需要的時候,才由天子下召,府院副署,組建相關都護府或行營總管,登台拜將,封印授符,統轄數軍協同作戰,例如之前的天竺大都護府、呂宋都護府、東海道行營、大洋行營等。
不過聯邦之中,軍鎮或者按照EU的叫法:集團軍,之間也是有區別的。第一等的就是所謂的天子六軍,羽林、金吾、神武、神策、龍武、龍驤,每軍分屬左右兩軍,下轄十師,裝備最為精良,將士最為精銳,更是以天子之名冠之,堪稱聯邦一等一精銳之師,通常情況下都是拱衛京畿,或者鎮守要地;第二等就是常備軍,諸如鷹揚、控鶴、虎賁、豹韜、定北、鎮海等,常備常備,顧名思義,齊裝滿員、執勤戰備,如果說天子六師師聯邦陸軍的鐵拳,那麼這些常備之師就是聯邦強大的肌肉;第三等就是後備軍,建製齊全,編製不滿,重武器也不如常備軍一般齊全,主要就是以求在控製軍隊數量的基礎上保持軍隊戰鬥力,典型的諸如各地州郡的地方部隊郡國兵,依郡國的地域和丁口多至一旅,少不過一團。
以上三類是為聯邦陸軍和陸戰隊的三種集團軍編製,基本上包含了聯邦百分之九十九的陸戰力量。之所以隻有百分之九十九而非百分之百,就是因為聯邦軍中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組成部分——宿衛軍!宿衛軍並不是哪一隻集團軍,隻是一個統稱,概指宿衛雒陽朱禁城的特殊部隊,正式名稱應該是天子親衛。天子親衛,之前因為涉及宦官謀反,所以在劉軒登基的時候被全員裁撤軍官被審判廳請去喝茶,十八ing澤發配邊疆鎮守,然後以原東宮四府六率為基礎,在全軍中選拔將士重組天子親衛,一共下轄五隻部隊,皆名以“衛”,級別與各軍鎮等同,其主官皆為軍指揮使,封號將軍銜。不過與其餘軍鎮不同的是,五衛不接受府院的管轄,亦不聽令於太尉和大將軍,隻接受天子的直接領導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