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藏號戰列艦(1 / 3)

日本武藏號戰列艦

概況

武藏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海軍建成的大和級戰列艦的2號艦。是以武藏命名,武藏是日本古國名,即日本東海道的武藏國。“武藏”號戰列艦於1938年3月29日開工,1940年11月1日下水,1942年8月5日竣工。武藏號建造過程中對司令部、艦橋設施實施了改進,性能數據與“大和”號相同。

服役經曆

1943年2月11日,武藏號曾接替入塢修理的姊妹艦大和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1943年5月17日,武藏號運載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遺體返回日本。

1944年3月29日,武藏號由帕勞出港時遭到美國潛艇的伏擊,一枚魚雷擊中水線以下艦艏,造成大量進水。4月3日返回吳港修複損傷。在修理時拆除兩舷的副炮炮塔,增強了防空火力。武藏號沒有像大和號那樣追加安裝6座雙聯裝大口徑高射炮,僅加裝了小口徑高射炮。

1944年6月,大和、武藏所在的第二艦隊編入第一機動艦隊參加了馬裏亞納海戰,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

1944年10月武藏號參加“捷1號”作戰計劃。按照該計劃,日本聯合艦隊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近30艘組成的第2艦隊,在由航空母艦組成的機動艦隊引開美軍航母特混編隊注意力時,於10月24日夜晚突破聖貝納迪諾海峽,殲滅位於薩馬島東側的美軍水麵艦隊,然後在25日淩晨殺入萊特灣,消滅灣內的登陸艦船。

日本艦隊自進入錫布延海之後,排成了兩個相距12海裏的輪型防空陣。10月24日早上,美軍在民多羅島以南錫布延海的海麵上發現日本艦隊第一遊擊部隊,美軍航空母艦特混編隊於09:10時起飛了第一波攻擊力量。10時過後,日艦雷達發現了美軍飛機。

10:25時,艦上的瞭望哨也看見了美軍飛機,美軍飛機很快進入攻擊航線。一分鍾後,“大和”號率先開火。由於“大和”號和“武藏”號龐大的艦身,成為美軍主要攻擊的目標。“大和”號成功躲避了所有攻擊。“武藏”號就沒這麼幸運了。

10:29時,一隊美軍俯衝轟炸機分兩組,分別從“武藏”號艦首和艦尾方向同時切入投彈。一號主炮炮塔頂蓋被1枚250公斤炸彈命中,由於裝甲厚,並未貫穿。艦首和兩舷各一枚近矢彈。艦首水線下破損,開始進水。接著,美軍3架魚雷機投彈。

有兩枚魚雷定深過深,從艦底穿過,可還有一枚魚雷直接命中右舷後部130號肋骨處。中雷瞬間右傾55度,防禦隔壁變形,第7、11號鍋爐房進水,速度有所下降。對於排水量近7萬噸的“武藏”號而言,挨了一枚魚雷和1枚炸彈並無大礙,隻是魚雷爆炸引起的震動使主炮方位盤完全卡死,無法轉動,這樣主炮就喪失了齊射能力。

大約12時,第二波飛機飛臨艦隊上空。這一批飛機在距離艦隊大約15萬千米的時候分成兩批,分別攻擊“大和”號和“武藏”號。這時,“武藏”號炮術長請求艦長豬口敏平少將允許發射對空射擊的3式彈,但是以精通炮術指揮聞名聯合艦隊的豬口艦長拒絕了他的請求。

豬口艦長認為,3式彈對炮膛磨損很大,一旦使用,就很難保證突入萊特灣後的射擊精度需要。美軍機隊借助雲層的掩護,達到襲擊的突然性,8架俯衝轟炸機和6架魚雷機圍攻“武藏”號,8枚炸彈中有兩枚直接命中,另有5枚近矢;而6條魚雷中有3條命中。這3條魚雷對“武藏”號造成極大損害,魚雷命中第80、110、145號肋骨附近,造成“武藏”號左傾5度,第二水壓機室進水,艦首下沉2米之多,航速也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