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優良的艦型設計性能
整艦選擇了對線麵較豐滿的線型,艦首為高幹舷,有利於抗浪;艦體從首至尾對線以上顯著外飄,有利於增加甲板麵積,提高適航性和穩性,可降低艦艇的縱搖和升沉,艦型上還采取了小長寬比的設計方法,艦體較寬,艦長與艦寬之比約等於865:1,小於同時期美、英等國設計建造的大型艦艇。
除此之外,該級艦還通過設置舭龍骨和減搖鰭等措施,進一步改善了艦艇的搖擺性和耐波性,其穩性和適航性可保證在所有海域、海情下安全航行。
光榮級艦以先進的全燃聯合動力裝置作為推進係統,包括6台蘇聯研製的第三代燃氣輪機,其中4台為加速機,功率為6468兆瓦;兩台為巡航機,功率147兆瓦。
巡航速度航行時,可使用兩台巡航機工作;快速航行時,可使用4台加速機工作;在高速(全功率狀態)航行時,同時使用6台燃氣輪機工作,各台機器之間轉換靈活方便,可根據需要隨意調整,既滿足高速航行需要,又滿足低速航行時節省燃油的要求,具有經濟、可靠、續航力高等優點。
應指出的是,俄海軍使用的燃氣輪機與西方使用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西方艦用燃氣輪機的可調距槳實現倒車和低速機動,而該級艦采用的定距螺旋槳,靠燃氣輪機動力渦輪的特殊機構直接倒車,後者的優點是機動性好,倒車方式方便簡捷,可簡化傳動及推進係統的結構,並易於維修。
備受重視的航速
航速在設計之初就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俄海軍認為艦艇隻有具備了高航速,才能快速搶占有利陣位,對敵進行先發製人的打擊,才可實現快速機動和規避。因此,俄海軍艦艇通常較其它國家的艦艇快好幾節。
光榮級常規航速為32節,最高航速可達35節,比性能相似的美提康得羅加級快兩節以上。其高航速主要得益於優良艦型以及它所使用的大功率推進裝置。此外;俄巡洋艦在航行中燃油消耗後的空燃油艙裏不加注載水,始終保持在正常排水量時航行,也是其獲得高航速的一個原因。
攜載多種武器和電子設備
與美國同類艦相比,光榮級的武器和電子設備數量要多得多,雖然該級艦己將武器和設備分開布置,但看上去整個艦麵仍然顯擁擠不堪。據統計,光榮級艦上僅防空、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的數量就達18座之多,另外還有反潛武器4座34管,艦炮7座38管。
而同樣龐大的是艦上設置的各種電子和通信設備,包括各種探測雷達、導航雷達、武器控製和製導雷達、敵我識別雷達、電子對抗設備、光電設備、衛星通信設備等等,林林總總,數不勝數。
由於俄艦電子設備普遍體積較大,結構簡單,用途單一,一種電子設備隻有相應一種功能,因而配備數量必然很大,將這些武器和設備統統裝到空間有限的艦上,自然會使艦麵顯得異常淩亂和擁擠。
該級艦上的垂直發射裝置與美艦上的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彈庫不同,美式垂直發射彈庫由若幹個大小相等形狀相同的基本單元組成,導彈平行排列,發射口呈方形;而光榮級艦上的垂直發射彈庫雖然每個單元裝有8枚導彈,但導彈呈環形排列,隻有一個發射口,呈圓形。
其次是發射方式不同,美導彈采取的是熱發射方式,即導彈發射時,由導彈本身點火脫離發射井,而俄導彈采取的是冷發射方式,即導彈發射時,由發射井內的特設裝置將導彈彈射出發射口,在離艦麵25~30米時,發動機才點火推動導彈飛行。
和西方采用的垂直熱發射技術相比,俄艦上導彈采取的垂直冷發射技術安全性高,導彈設計簡單,並省去了複雜的燃氣排導係統。但該技術也有其不利的一麵,即通用性和兼容性差。
光榮級巡洋艦強調單艦的綜合作戰能力,因而攜載有齊全而先進的武器裝備。艦上導彈、火炮、魚雷樣樣不缺;反艦、防空、反潛攻防兼備,其對空武器主要有SA-N-6、SA-N-4對空導彈,AK630艦炮以及火箭幹擾發射裝置,“邊球”和“酒桶”電子戰對抗裝置等,具有遠、中、近和高、中、低多個層次的防禦能力。
其武器主要有SS-N-12反艦導彈、AK130艦炮等武器,SS-N-12導彈由於具有射程遠、戰鬥部威力大,射速高和突防能力強等優點,因而對敵航空母艦和大型艦構成嚴重威脅,其反潛武器包括卡-27反潛直升機、艦載反潛導彈、533毫米魚雷和RBU6000型反潛深彈等,具有遠、中、近三層打擊能力,AK130艦炮還具有對陸攻擊能力。正是上述武器的使用,使得光榮級導彈巡洋艦成為一型作戰能力極強的戰艦。
武器裝備
蘇聯戰後總共發展了三代導彈巡洋艦,第一代為肯達級,建於60年代,共建4艘,艦上主要裝備有遠程對艦導彈,在作戰使用上主要以反艦為主,第二代為克列斯塔級和卡拉級,陸續建於60年代至70年代,共建造了21艘,艦上裝備得最多的是艦空導彈和反潛武器,在作戰使用上強調以防空和反潛為主。
第三代為基洛夫級和光榮級,共建有7艘,主要用於為航母護航和自行組建巡洋艦特混編隊,其中光榮級作戰主要在防空、反艦、反潛和對陸攻擊四個方麵。
防空
艦上的防空作戰係統主要有:8座“雷聲”SA-N-6導彈發射裝置,兩座雙聯SA-N-4“壁虎”導彈發射裝置,6座AK630型6管30毫米炮以及電子對抗係統等。
因此,在防空縱深上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最外層防空由8座SA-N-6導彈承擔,該型導彈射程100千米,射高25~25000米,最大飛行速度可達5~6馬赫,采用抗幹擾措施較多的無線電指令+未段TVM製導方式,戰鬥部為近炸引信與破片殺傷式,裝藥144千克,艦上共備彈64枚。
作戰時,SA-N-6導彈的垂直發射係統,可同時發射12枚導彈攔截6個空中目標,既能夠打擊高空高速目標,也能有效攔截似類“捕鯨叉”低空來襲目標,抗飽和攻擊力較強。
第二層防空可由2座雙聯SA-N-4導彈承擔:該型導彈射程15~15千米,射高25~5000米,最大飛行速度兩馬赫,戰鬥部重18千克,可同時攔截兩個目標,反導能力稍弱。有可能會被更先進的SA-N-9導彈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