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諸事應有自己的步調
內向型的交際應活躍,但不要模仿外向型的淺薄和馬虎等短處,而應發揮自己誠實、嚴謹和穩重的長處,堅持自己的步調。內向型的人,決斷和實幹的速度一般都不快,但欲速則不達,不要因為速度遲緩而陷入自卑感之中。兔子和烏龜賽跑的寓言故事,就是一個人生箴言。有烏龜那種不甘落後,奮起直追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3)培養決斷能力
決斷遲緩當然無妨,因為有時迅速作出決斷未必能有好結果。可是,如果猶豫不決,遲遲不能做出決斷並付諸行動,則亦十分不利。因此,一俟分析、研究過有關資料,並在理論上做出結論之後,就應進行決斷。當無論怎樣仔細地研究和分析討論,也無法做出最後的決斷時(成功、不成功各占一半),不要畏縮不前,而應向某一方邁進。小心謹慎固然必要,但不能隻慎重而不行動。
(4)追根問底應適度
這種類型的人,做事有徹底完成或徹底究明的傾向,討厭做事敷衍了事、含含糊糊。這是值得尊重的品格,應該保持。但如果拘泥於一事的完滿,就不會注意周圍的事情,這樣,便容易產生無暇顧及他事之弊。在究明某一事件時,也不要一味追究到底。在生活中,還應允許“有所保留”、“有花也有果”的富有人情味的處理方式存在。在與人的關係方麵,如果過分追根問底,就會被認為是“過於露骨”、庸俗、不文雅或嚴厲無情。在工作上,如果過於追究某人的失敗、錯誤和責任,有時也會招致怨恨或拚命的反擊。俗話說“狗急跳牆”,因此,不要對他人過於嚴格和苛刻。
具有理論性是內向型的長處,但為了理論而理論,過於拘泥於枝葉末節,也會使人脫離現實,缺乏通觀全局的見識。因此,必須改變這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態度。如果連細微之處都究追不舍,就會成為“摳根兒癖”,這樣,不僅會遭到人們的厭煩,而且也會降低魅商。
(5)應發揮內在的獨特性
這種類型的人,常常蘊藏著內在的獨特性。不少內向型的人具有溫和、風趣、優雅、細致、高尚、純真、虔誠,甚至神秘等特點,應注意發揮這些特性。
第一,應認識到自己的這些內在特性是寶貴的財富。像外向型的人那樣活躍並獲取榮譽,在地位和收入方麵獲得世俗的成功,並不等於一生完美、光輝燦爛。應該堅守“隻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才具有真正的人性力量”這種價值觀。
第二,有意識開拓內在性,並反映到實際生活中。內向型的人不應滿足於模模糊糊、朦朦朧朧的無意狀態,而應努力使其內在特性演變為具體有形的東西,如詩歌、繪畫、室內裝飾或服飾;還應進行廣義的創作活動,如認真記日記、養育花草,看電視裏的美術片等,同時記錄感想;也可以與同伴結成小組,舉行鑒賞會和講演會。總之,無論怎樣,不要使這種內在性被埋沒,與實際生活毫不相關,而應使之具體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第三,應努力表現內在性,以求得到周圍人們的了解。有的人對表現自己感到畏懼,靦腆,認為自己不擅長於此,並因此而絕望;還有的人認為即使加以表現,周圍的人們也不理解。這種態度應被摒棄。正確的辦法是,千方百計努力表現,讓人們了解自己。
(6)想像力應麵向創造
如前所述,內向型屬於“冥想型”,其特點是喜歡沉迷於冥想或空想。這種類型的人,應努力使自己麵對現實,發揮其創造力,不要隻是漫無邊際地夢想或做白日夢。人類曾因夢想“能像鳥一樣在空中飛翔該有多好”而發明了飛機,使想像成為了現實。聯合國的建立,也是基於人們對於一個和平、友好的大同世界的企盼與構想。這種使想像力付諸於現實的事例還有很多。由此可見,“想像是創造之母”。
當然,我們這些平凡的人所進行的創造是有限的。但是,即使是小創造也很有意義。我們應盡量避免來自冥想或浮現在想像之中的構想落空,而應使其與生產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日常生活中,人們會產生各種變化無窮的想法;工作時,人們可能產生跳躍性的設想,這些都應麵向創造性的方向。
內向型的人的感受性很豐富。眺望蔚藍的大海、潔白如銀的山峰,麵對夕陽西下和夜色星空,他們不僅感到美,而且會感受到更豐富、更深刻的內容。比如,當看到流星飛逝而過時,就感到宇宙的永恒。這種深刻、敏銳、新穎的感受性若能麵向創造的方向,同時有效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無疑將會更有價值。
外向型和內向型的目標,以上述六項為主。請把它們作為提高魅商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