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金錢與人生的幸福息息相關,一個人生如果想要生活的美滿如意,那麼她必須擁有盡量多的金錢,或者擁有最起碼的金錢。
3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生幸福人生的基礎
人是社會的人,要想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學會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人際環境。能否得到眾人之助,是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一環。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社會是一個人情網絡型社會,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對人際關係給予更多的重視。
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成功女性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甚至成為某些名人的“看家法寶”。
(1)好的人際關係可以獲得更多的幫助
在一個人開拓自己的事業時,總要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困難,這時,良好的人際關係則會助你一臂之力,為你掃清障礙。
現代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已證實,人際關係具有四大功或者說四大作用:
第一,產生合力。
平時,我們常說的“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在現代社會,分工細化,競爭殘酷,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取得事業上的任何成就的。隻有借助眾人之力,才有可能創造輝煌的人生。而要獲得眾人的幫助,上下一心,攻克目標,那就必須學會搞好人際關係。
第二,形成互補。
俗語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樣樣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業,就必須善於利用別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幹。然而,用人並不僅僅是一種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就必須掌握一定的人際技巧。
第三,聯絡感情。
人是一種感情動物,他必須時刻進行感情上的交流,他需要獲得友誼。
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想堅持到底,僅僅依靠信念的支撐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友誼的滋潤。良好的人際關係會使你獲得一種強大的力量和熱情,在成功時得到分享和提醒,在挫折時得到傾訴和鼓勵,這必將會有助於你心理的有益平衡,從而有勇氣邁向新的征程。
第四,交流信息。
在現代社會,可以說,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是把握住了成功。一條珍貴的信息可以使人功成名就,腰纏萬貫,而信息閉塞也可能會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
廣交朋友,善處關係,無疑就是一條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途徑,這樣,你就能夠在競爭中始終處於一種領先的地位,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前麵我們講過的著名女評書家劉蘭芳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也多虧她有個好人緣兒,頗得老師的賞識。
在進入鞍山曲藝團後,劉蘭芳便跟著盲人弦師閻春田,學習東北大鼓唱腔和鼓板。
劉蘭芳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對待閻老師,始終像對待家中老人那樣。每天,她都要接送閻老師到團部或到書館演出。劉蘭芳有了難處,有什麼心事,都跟閻老師傾訴,漸漸兩人產生了一種很和諧的師生感情。
閻春田睥氣不好,與人不合路,可劉蘭芳總能諒解他,她更多的是看閻老師的優點,看他的精明強幹,看他的心靈手巧。因此說起書來,兩人配合的像一個人。
閻春田把劉蘭芳當作是自己的親閨女,既疼愛,又從嚴要求。他說;“劉書琴(劉蘭芳)來團不幾天,就把我吸引住了。那些個學員,哪個也不如她用功,隻要是睡醒了,就研究業務。給她上弦,我不吃飯都行。”
書曲藝術向來就講究“三分唱,七分彈”,在閻春田的精心指點下,劉蘭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以劉蘭芳常說,她的藝術成就是和弦師分不開的。
劉蘭芳出徒後,她的演出都是由閻春田給她彈弦的。
20年後,劉蘭芳揚名海內外,作了團長,對閻春田仍是恭恭敬敬,一口一個老師。她還將閻春田聘為團裏教師,教授學員,培養新人。
像劉蘭芳這樣善體人意又勤奮好學的學生,哪一個老師不願意傾心扶持呢?
4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金錢絕不是萬能的,但生活中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擁有金錢你不一定有幸福,但是沒有金錢你一定不會幸福,當一個人連最低的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的時候,一切都無從談起。
金錢作為社會財富的象征,每一個國家現在都離不開它,美國不能,其他國家也不能,作為現代社會中的每一個公民,離開了金錢更是舉步維艱,我們不能不正視這個現實。
金錢是貨幣的另一種世俗化的稱謂。金錢和貨幣是一回事,就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它們之所以能和一切商品進行交換,並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並不是由於它本身具有什麼特殊的力量,而是因為它可以充當交換媒介的標準與象征物。
金錢也是一個曆史的產物。它是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伴隨著私有製的出現而出現的。此時的金錢,亦即以多種形式逐步演化變換的貨幣,就作為等價物品、等價商品的替代物與象征物,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人們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尤其生活在現代的社會,如果一個人沒有金錢,那麼他在生活中將寸步難行,因為:
(1)沒有金錢就無法享受生活
現代社會從本質上說是經濟社會。
計量經濟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被轉化成簡單的金錢關係。一句話,如果人生沒有錢,享受生活便無從談起,但隻要擁有財富、擁有金錢,才就可以換取人生所需要的許許多多的東西,人生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去盡情享受生活賜給人生的幸福。這就是財富給你帶來的幸福。
這樣講,並不是如人們常說的那種財富、金錢是萬能的,什麼都能買到,但是真正的愛情、友情之類,是無法用金錢來買賣的。但金錢又的確是多能的,即使愛情、友情之類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人生如果完全沒有金錢所代表的物質基礎來做支撐,則未必真能給人生帶來長久的幸福。而缺了錢,“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之類的鐵的事實卻常常能把人逼得半死,那真正是沒有錢便萬萬不能。
之所以說財富“帶來”幸福而不是“等於”幸福,這裏還有一個根本性的怎樣使用金錢的問題。也就是說,人生要做財富和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做主人便意味著人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氣的人,那麼當人生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統率、支配財富和金錢時,幸福感才會油然布滿人生的全身。
(2)沒有金錢就難認體現個人與社會價值
把個人與社會價值的評價與財富、金錢掛起鉤來,恐怕是學術界的理論家們很不以為然的事情。這是可以理解的,價值評價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複雜係統,金錢在這裏確實遇到了很大的麻煩。自然科學中一個基礎理論的突破,往往很難能看到它即時產生的經濟價值,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的哪怕是重大的理論發現,則更是難以與經濟價值直接聯係起來的。但是,在經濟領域中,金錢卻是價值評價中的一個絕對的硬指標。搞經濟的人不看錢,那就真會鬧出笑話。顯然,上述這幾者之間的價值評價是不需統一也不好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