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與各類人士交往的成功訣竅 四、拉近關係,把陌生人變成自己的朋友(1 / 3)

四、拉近關係,把陌生人變成自己的朋友

1善於和陌生人交談

任何深厚的友誼都是由陌生向成熟的階段培養而建立的,可以說學會和陌生人交談,既是提高個人社交能力的需要,也是結識新友,建立人脈的重要途徑。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的現象,平時有些活潑可愛的人尤其是女青年一在大庭廣眾麵前發言,就心跳加快,手足無措,對陌生人更是不敢正視,遠而拒之。可以說,大多數人都有不善於同陌生人打交道的習慣,比如,當我們赴一個規模較大的宴會的時候,大家都會有一種不約而同的想法,就是最好避免和陌生的人同席,因為和熟人同席就有講有笑,和陌生人就失去樂趣了。這種想法正是畏於交際的意識在作祟,正如走進網球場而不想練球一樣可笑。

其實,所有的朋友,都是從陌生到認識再到一步步發展成為朋友的。那麼,就拿宴會來說,怎樣來與陌生人接觸,認識並成為朋友呢?說起來就太簡單了,那就是交談。在陌生人的宴會上主動與人談話,通過互致問候、探討共同關心的話題等方式,自然也就說到一起去了。這樣話匣子一打開,必然會你一言我一語,你作為其中的角色,乘機詢問各自的情況,就此便認識了許多人,大家再進一步套近乎,從而很容易地使這些人都成為了自己的朋友。

可能有人會說:“我又不是打算在社交上大出風頭,我隻是腳踏實地,自己幹自己的,有什麼必要去認識太多的朋友呀?”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可以告訴你,馬克·吐溫也不是一個靠社交出風頭的人,他的主要事業隻是埋頭著作,他隻需要天才和更多的幽默感,然而,任何人都承認,馬克·吐溫是一個朋友最多、與朋友相處得最好的人。

他曾說過:“一個人,惟有善於把陌生人變成自己的朋友並相處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有真正的快樂。”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會和陌生人交談是結交新友,打開交往大門的一把無形的鑰匙。

因此,隻要我們掌握了主動與陌生人說話的技巧,交朋友就絕不是什麼難事了。

2巧找話題,勇於交談

交談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潤滑劑。隻有敢於同陌生人交談,並善於巧找話題,才能更好地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有效地擴展人際交往的領域。

交談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求人辦事的基礎,是促進人與人之間感情進一步融洽的潤滑劑,是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

同陌生人交朋友、求辦事,必須勇於交談。生活中有些人,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周身不自在,“不好意思”交談,有人感到無從啟齒,“沒有辦法”交談。他們或是局促一角,尷尬窘迫;或欲言又止,囁嚅迂訥;或說話生硬,使人誤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和陌生人交談的勇氣。

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勇氣同陌生人交談,或者不會與陌生人交談的人,又怎能圓滿地求人辦事呢?

同陌生人交談,還要善於巧找話題。

在辦事過程中,交談時要善於尋找話題。有人說:“交談中要學會沒話找話的本領。”所謂“找話”就是“找話題”。寫文章,有了個好題目,往往會文思泉湧,一揮而就;交談,有了個好話題,就能使談話融洽自如。

與陌生人每次交談時,最好尋找對方也熟悉的人和事,以此牽線搭橋,引出話題。尤其是雙方都與之關係很深的人和事。當談到此類話題時,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會很快縮短。

還可以巧妙地借用彼時、彼地、別人的某些材料為題,借此引發交談。有人善於借助對方的姓名、籍貫、年齡、服飾、居室等,即興引出話題,常常會收到好的效果。

與陌生人交談時,還可以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大略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說得更加自如。如在聚會時見到陌生的鄰座,便可先“投石”詢問:“你和主人是老鄉還是老同學?”無論問話的前半句對,還是後半句對,都可循著對的方麵交談下去;如果問得都不對,對方回答說是“老同事”那也可談下去。

如果能問明陌生人的興趣,循趣發問,便能順利地進入話題。如對方喜愛象棋,便可以此為話題,談下棋的情趣,車、馬、炮的運用,等等。如果你對下棋略通一二,那肯定談得投機。如果你對下棋不太了解,那也正是個學習機會,可靜心傾聽,適時提問,藉此大開眼界。

引發話題的方法很多,諸如“借事生題”法、“即景出題”法、“由情入題”法等。可巧妙地從某事、某景、某種情感,引出一番議論。引發話題,類似“抽線頭”、“插路標”,重點在引,目的在導出對方的話茬兒。

3抓住交際的最初四分鍾

信納德·佐寧博士在《交際》一書中指出:“陌生人之間能否成為朋友,他們接觸的頭四分鍾是至關重要的。當你在社交場合中遇到陌生人,你應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四分鍾。很多人的生活將因此而改變。”

初次見麵,能否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格外重要,如果能順利地掌握與陌生人最初交際的四分鍾,就意味著這次會麵已獲得成功,並為今後的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

你可能注意到,一般人並不專心致誌地注意自己剛認識的人,他不斷地東張西望,似乎在尋找更加有趣的人。如果誰這樣對待你,你一定不會喜歡他。

因此,當我們被介紹給新朋友時,我們應當盡量顯得友好和自信。一位社交專家說:“人們自然喜歡那些喜愛自己的人。所以,我們不能讓別人認為我們很自負,對別人顯示出興趣或表示同情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別人也有自己的需要、恐懼和希望。”

聽到上述勸告,你或許會說,我不是一個天性友好或自信的人,這樣做,不是不誠實嗎?

天性不善友好和自持的人,表現出友好或自信是否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呢?佐寧博士說:“完全的誠實”對於社交關係來說往往並不合適,特別是在相互接觸的頭幾分鍾,這時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表現,但是適當的表演,在和陌生人的交際中是最好的一種方式。這時不是抱怨自己的健康問題或找別人的缺點的時候,也不是徹底地把自己的觀點和印象和盤托出的時候。

佐寧博士認為,所有人的交往能力都是後天習得的,因此,人際關係在學校應該和閱讀、寫作、數學一樣作為必修課來對待。他說:“生活的成功與否往往主要看我們和周圍的人相處,這至少和我們擁有的知識同等重要。”

為了把握住交際的最初四分鍾,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不容易磨滅的,長相凶惡的人誰也不喜歡,沒有自信的人總是讓人覺得縮頭縮尾。有些人就是很容易博得別人的好感,這也不過是長相給人的印象罷了。隻是,這第一印象往往與事實相去不遠,這正是長相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上班族,每天早上一定要站在鏡子前看看自己的臉。在鏡子裏你看自己的臉是怎樣的一張臉呢?是柔和的、精力充沛的,還是一副宿醉未醒的樣子?如果早上起來就一臉沒精打采的樣子,那最好先振作精神再出門。

盡量找機會審視自己的臉。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更是必須隨時保持清醒狀態。

即使是男士也最好隨身攜帶一麵小鏡子,隨時注意一下自己的領帶是不是鬆了,頭發是不是亂了,自己的臉部表情夠不夠柔和,是不是保持著充沛的活力。

隻有這樣,才能在與人接觸的開頭四分鍾,把握住人緣的機會,為進一步交往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4有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有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才能彼此進一步信賴才能逐漸地將心靈或思維融合到一起。這其中當然有一定的技巧可言,需要用心去領悟。

與陌生迅速而有效地拉近心理距離需要講求技巧,這裏介紹社交專家告訴我們的拉近心理距離的一些方法:

(1)製造自然接近對方身體的機會

一位評論家在一本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到,當他在百貨公司買襯衫或領帶時,女店員總是會說:“我替你量一下尺寸吧!”每當這時,這位評論家都會在心中默道:“嗯!這種方法真不錯,我上當了。”這是因為對方要替你量尺寸時,她的身體勢必會接近過來,有時還接近到隻有情侶之間才可能的極近距離,使得被接近者的心中,興起一種類似談戀愛的興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