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他們幹脆從一開始就看上司的眼色行事說話。因此,要做到不上這種小人的當,上司也必須加強自己的修養。
3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小人
在某企業裏,A當總經理時,一位高層職員經常到A家裏坐坐,對A奉承一番,外帶一批上好禮物,而當A下台,B當上總經理時,這位高級職員馬上到B家裏送禮,並數落A的不是,將B捧為最英明的領導。在這種情況下,B領導聽了群眾的反映,果斷地將這位高級職員冷落在一邊。
趨炎附勢的小人的一個通病是:在你得勢時,他錦上添花,當你失勢時,他落井下石。他不懂得什麼是真誠,他隻知道什麼是權勢。因此,這種人不能交往。
宋代的王安石和呂惠卿是一對朋友,但他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純是靠著權勢和利益聯合起來的勢利之交。呂惠卿是個陰險之徒,與王安石的氣質本來就相差很遠,他開始攀附王安石是因為王安石有權勢,呂惠卿從中得到好處後,又開始陷害王安石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最後徹底背叛了王安石。
古往今來,迫害恩人、出賣朋友為自己邀功請賞的人比比皆是。
現在,如果某人為官在任,聚集在他周圍的人很多,可謂門庭若市,有人為認識結交做官之人,而想盡用盡了所有高招。倘若做官之人罷了官,其周圍的人一下子沒有了,真可謂是門前冷落鞍馬稀,為什麼!因為你沒有了權,這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於是轉移方向,去巴結新的權勢者去了。至於與你過去的親熱,他們早已忘得一幹二淨。你曾經給他們的種種好處,他們認為那是他們理所應得,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對你也有相當的付出,因此你下了台、失了勢,他們離開你是理所當然。
這就是趨炎附勢小人的真麵目。
4挑撥離間、裏搗外戳的小人
挑撥離間的人一旦與你在同一個辦公室共處,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這樣的人起禍心時給你帶來的殺傷力非常之大且迅速,隻要一不注意或處理不當,便有可能使你身敗名裂。
在與人相處時,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認清挑撥離間者的真麵目。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話形象地表述了愛挑撥離間者的真正目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愛挑撥離間者之所以要費盡心思地挑撥他人關係,其原因就是想從被離間者的矛盾中獲取某些利益,如果無利可圖,他們是絕對不會花那麼多心思的。
挑撥離間的行為通常是伴隨著利益衝突而實施的,離間者往往是被離間者發生矛盾後的直接或間接受益者。
小張、小黃和小李同是某公司的職員,小張因為公司把項目分配給小黃和小李而十分不滿,所以,他在小黃麵前挑唆小黃和小李的關係,使小黃和小李不能同心合作,小張在做這一切之後,得意地對別人說:“他們不讓我知道這個項目就決定了,不想讓我參加,這簡直是太看不起人了,欺人太甚。他們也太小看我的工作經驗了。”
“不過,經我對小黃這麼一挑,我就不信他們還會彼此信任。最可笑的是,到現在小黃還覺得欠我一份人情呢!一旦他倆吵翻了,我就可以趁機找老板讓我負責這個項目。等著瞧吧!”在小黃和小李吵翻後,小張終於拿到他一心想拿到的項目,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不由得會想,如果身邊有這樣的同事該有多麼可怕,一旦成為這些同事離間的目標那豈不悲慘至極了嗎?其實隻要在平時注意了解這種人的品行,加強防範意識。掌握正確的應對技巧,我們完全可以從容應付這些愛挑撥離間的同事。
5察言觀色、投機取巧的小人
做生意要有竅門,善抓機遇才能成功。但做人不能投機取巧,一旦失卻真誠,就會成為偽君子,真小人。
做生意要投機取巧,做人卻要杜絕投機取巧。
投機取巧的的人善於察言觀色,臉皮很厚,把自己作為商品,謀求在“人才市場”上討個好價錢。這種人即使在工作上也好討價還價,往往對目前雇傭他們的公司也施加壓力,以使該公司的領導給他們以晉升或增加工資的機會。或者他們在工作上不安分,但卻熱衷於往上司那兒跑,為的是和上司套近乎,不是憑工作成績得到上司的重用和提拔,是想通過和上司的私人關係去得到好處。
投機取巧的人一般嘴甜、心細、臉皮厚,他即使是做錯了事,也往往會把責任轉嫁和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去,而一旦有了功勞,他又會極力地吹噓自己的貢獻和成績,生怕上司不知道。還有,上司在場和不在場,他們表現就完全不一樣,上司在的時候,他肯定是最勤勞的一個,連臉上的汗水他也不會去擦,就是想給上司一個好印象;上司一旦離開,他保準就呆在一旁休息了。
領導者光憑自己的眼睛是很難發現的,因為這些人很會偽裝自己,隻有多聽取其他下屬的反映,才能揭開這種人的真實麵目。
對於這種人,無疑是不能重用的,他如果在哪個單位任職,哪個單位就會被他搞得亂糟糟。因此,領導者一旦發現你下屬的某一位是一個投機取巧之人,你要毫不客氣地要把他撤換掉。哪怕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員工,你都要提防,免得受他的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