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以熱忱的心態驅散冷漠一、別用冰冷的人麵對火熱的生活(1 / 2)

第七章以熱忱的心態驅散冷漠

一、別用冰冷的人麵對火熱的生活

冷漠的背後是愛的缺乏。每個人都應該在生活中丟掉冷漠。改變冷漠的心態不是要去幹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多一個微笑,多一個幫助。當你摒棄冷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時,幸福與快樂就會時時與你同在。持有樂觀態度的人,總是以極大的熱情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即使別人拒絕也毫不在意。

1一組可怕的冷漠鏡頭

鏡頭一:1987年2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共汽車售票員陸忠同誌因製止歹徒行竊,被持刀歹徒殺害在工作崗位上。陸忠被殺害之際,正是人們上班高峰之時,周圍有不少行人觀看,但是,沒有人出來勸阻,沒有人製止行凶,更沒有人出來緝拿凶手。

(《中國青年報》1987年2月21日)

鏡頭二:山東泰安市中學教師於元貞在農貿市場因抓賊被歹徒刺斷大腿股動脈,躺在血泊之中一個多小時無人救助,數百人不僅袖手旁觀,反而為行凶歹徒讓道。

(《人民日報》1988年1月10日)

鏡頭三:1993年5月24日晚,北京何家墳,一輛大貨車撞倒兩位騎車姑娘,行人冷漠圍觀無一人相助,因時間耽誤過久,其中一位姑娘失血過多,在被過路武警送至醫院途中身亡。

(《北京日報》1993年6月11日)

鏡頭四:1993年7月1日,烏魯木齊市大學生唐文忠路過烏市和平渠,發現母子二人落水求救,他跳入水中,欲救二人,不幸被急流衝走。當唐文忠被救上岸後,死活不明,躺在水渠邊,幾百名圍觀者無動於衷,由於搶救不及時,唐文忠在成群圍觀人中逝去。

(《光明日報》1993年7月8日)

鏡頭五:1997年10月31日晚9時,山西北嶽文藝出版社職工哥燕青從單位騎車回家,被一輛急駛而來的汽車撞傷。肇事司機為了逃避責任,以所謂的送醫院治療為幌子,將其拉到晉祠僻靜處,拋於汙水溝中而駕車逃逸。受害人疼痛難忍,拚力掙紮,過路人走到跟前,一再打聽對方“怎麼回事”,雖然看著他在極度痛苦中掙紮、呻吟,但仍若無其事地離開。就這樣,正當壯年的哥燕青,在肇事司機的殘忍中,在過路人的極端冷漠中,含恨離開了人間。

(《檢察日報》1997年12月1日)2冷漠是如何在心中滋生的

心理學研究發現,在青春期和更年期,由於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的短暫失調,容易給人帶來較大的情感波動,並常使人處於情感低潮。這使得一些性格內向、情感細膩的人容易產生冷漠和抑鬱。這段時期過去後,神經、內分泌趨於協調,一切症狀都會有所緩解。

冷漠還有其深刻的心理成因。一般說來,當人們失去親友、事業不順或健康不佳時,會失去生活的動力和信心,這時,冷漠就可能產生。因為這些人都是我們生命中的至愛,一旦失去會給我們帶來不可估量的創傷,甚至使人覺得生命已無意義,這時還會有什麼興趣呢?尤其是年輕人,對生命、事業、朋友、愛情都有很高的希冀。殊不知,希望越高,一旦不能實現,失望也越大。所以,冷漠源於一種觀念的狹隘和過高的成就動機。

成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動力。然而過高的成就動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荷,往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