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臘雕塑(1 / 3)

古代希臘雕塑

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歐洲南部的希臘出現了二百多個奴隸製城邦國家,其中實力最強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希臘主要包括希臘半島及其附近島嶼和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區,那裏盛產色澤優美的大理石和黏土,為希臘雕塑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古代希臘創作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藝術。

古希臘雕塑主要是服務於宗教目的,為神廟作建築裝飾,製作安置在廟宇中用於祭拜的雕像。希臘的雕塑通常是與建築結合在一起的,並同建築一起被保存下來。

希臘的紀念雕刻通常被用來慶祝戰爭的勝利、表彰在運動場上競技奪魁的運動員或是紀念重要的政治事件,如兩國之間締結合約等。也有一些矗立在曠野或是家族墓地中的紀念碑,這樣的雕刻通常是裝飾著浮雕的大型石瓶、圓雕手法製作的雕像裝飾有植物紋的石碑或是石板。

瑰麗多姿的古希臘神話世界是希臘雕刻所表現的主要題材;時代風俗和人們日常生活,如運動員競技,勇士的戰鬥、照看兒童的婦女和墓碑前的哀悼者也是希臘雕塑主要反映的內容。希臘藝術通常是用神話中的戰鬥場麵來暗示曆史上的戰爭。著名人物的肖像雕刻,最早出現於公元前5世紀。這類雕像一直到希臘化時代還主要是陳列在公共場所,而不是放在私人宅邸中。

希臘雕刻的材料主要是石灰石、大理石、青銅、陶土、木頭、黃金和象牙,有時也用到鐵。在大量的各種材料的雕刻中,僅有石雕幸存下來,青銅雕塑多遭熔鑄,鐵質雕塑多因鏽蝕而被毀掉了。

希臘雕刻藝術的發展過程長達一千多年,可以劃分為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3個階段。

古風時期

希臘雕塑的古風時代大約是在前660年~前480年之間。希臘的大理石蘊藏十分豐富,希臘人很早就會用大理石進行雕塑。希臘在公元前 7世紀就產生了大型石刻,早期大型石雕中的人物造型明顯借鑒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藝術的成果,而埃及雕塑對希臘最初的雕塑影響更大。埃及雕塑中一些典型人物姿態在希臘雕塑中反複出現。男青年正麵立像,在古希臘被稱為庫羅斯,它們遵循了埃及造型的正麵律,人物的肩膀比較寬闊,左腳微微向前,胳膊緊貼身體兩側,肘部微微彎曲,手或緊握或靠身軀放平,但埃及的石像身後一般都有支撐的石柱,大部分雕像腰間圍有腰布,而希臘男青年像則完全是裸體;同時代的希臘女青年像被稱為科雷。現藏盧浮宮博物館的一件《科雷》(約前650年)雙足並攏直立,頭上垂下厚重的發辮,上身赤裸,下身穿著長裙,腰間還係著寬大的束帶,這個形象也明顯帶有埃及雕塑的影響。

希臘雕塑家雖然最初模仿了埃及藝術,但他們很快便開始追求用自然真實的手法來表現人類的形象,並在這方麵顯示出傑出的才華。到古風時代中期(前580年~前535年),希臘雕塑家經過長時間地不懈努力。終於在表現人體及其動態的技巧上有了明顯的進步。

這一時期雕塑的代表作品是發現於塞拉、特奈亞、沃洛門德拉、米洛和羅得島的幾個青年立像。這些雕像是用方石雕刻而成的,人物形體更富於肉體的質感,細部完全采用圓雕的手法,改變了以往用平麵線刻和圓雕塑造體積的手法並用的做法,青年像的頭部有一片裝飾性的波動的發綹,引人注目。而發現於阿提卡的柏林少女立像形象更加豐滿,形體和衣飾雖然屬於圖案式的風格,但是更富於深度感。一座失去頭部的薩莫斯女立像風格雖是東方式的,但它的形象富於希臘藝術特有的優雅,立像的身體仍是筆直豎立,但它的衣紋的變化微妙。既有力地顯示了形體起伏,又使整個雕塑富於韻律感。

在公元前6世紀下半期,也就是古風時代晚期 (前540年~前480年),希臘藝術家終於能夠較為熟練而自由地塑造合乎人體解剖規律的形象了。這時雕塑人物的姿態逐漸擺脫了呆板的直立模式而變得自然靈活,希臘雕塑家還將對裝飾性效果的追求同對自然真實的追求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端莊優雅的風格。這個時期末,人物的雕像開始具有了運動感,東方雕塑延續千年的正麵式對稱結構被打破,一些雕像雖然仍保留著正麵式。但身體的兩側不再對稱,頭部和身體的上部微微轉動,兩條腿表現為負有重物的姿態。

《克羅索斯像》(約前525年)阿提卡等地出土的男青年立像同早期的雕像相比胸部的體積增大,背部不再平板,有了起伏。發現於雅典衛城的少女像具有代表性,它與柏林女立像一脈相承,姿態沉靜,麵部表情生動,衣飾的變化尤其微妙,雖然富於裝飾性, 但是隨人物的動作變化和身體的起伏變化,令人感到整個雕像十分優雅精致。

這一時期的建築雕刻有了發展,神廟東西兩麵牆上方的三角形山牆通常裝飾一組高浮雕或圓雕。這個時期末,愛吉那的阿菲婭神廟的破風牆雕塑非常有代表性,而留存至今的不是原作而是托爾瓦德森的修複品,兩麵破風牆可能都經過重建,但它們之間的圖形一直保持了微妙的聯係。破風牆的中央屹立著雅典娜,雅典娜的兩旁是希臘人同特洛亞人戰鬥的場麵,戰鬥雙方在雅典娜兩側分別組成對稱的圖形。戰鬥者的姿態動作與傾斜者、躺倒負傷者的動作相互呼應。保存最好是海格裏斯,他位於東麵破風牆靠近角落的地方,正蹲著引弓射箭,形象有力,又加強了構圖的和諧。

建築雕刻的另一種形式是飾帶浮雕,裝飾在希臘神廟柱廊內牆的上邊,也有的裝飾在外牆上。德爾菲的錫夫諾斯寶庫浮雕飾帶,是在外山牆下邊連向兩側的浮雕帶。約作於公元前6世紀晚期。表現的是希臘諸神同巨人之間的戰鬥,這件浮雕中的人物、獅子、戰車的表現都相當真實。而且這件浮雕打破了平麵的局限,通過不同高度和層次的浮雕表現縱深空間,豐富了浮雕的表現力。

埃伊納神廟雕刻是古風時代末期的雕刻,該神廟建於公元前490年前後,是為祭奉雅典娜而建,這座神廟東西山牆上各有一組雕刻,這兩組雕刻大部分已經被毀掉了。現存慕尼黑的赫拉克勒斯和受傷戰士是東麵山牆上雕刻,這些人體雕像達到了較高的寫實水平,能夠準確地對人體的動態和情緒進行表現。但在表現手法上仍然保留著古風雕刻的一些特點,如戰士的臉上還保留著古風式的微笑,人體的細節刻畫上仍可見古拙的特點,顯示了從古風向古典過渡時期的特點。

古典時期

公元前480年希臘取得了曠日持久的希波戰爭的勝利。雅典也隨之確立了在希臘各城邦中的領導地位,希臘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期。古典時代早期(約前480年~前 450年),希臘藝術家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探索,能夠熟練地運用人體結構的全麵知識,在雕塑中表現出了完美和諧的技巧,人物雕像的動作、表情、衣飾以及構圖更加接近自然真實的人。但從他們手中出現的雕塑還有超出自然真實品格之外的堪稱靜穆的品格。

德爾菲出土的青銅侍者(約前470年)和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破風牆上的阿波羅像及宙斯像堪稱這一時期雕塑的代表作。以往雕像依靠對稱而獲得的平衡,如今被自然姿態的風格取代,雕塑家大膽地用一條腿負荷整個身體的體重,處於中位線上的脊柱向一側扭轉,肩、臀、膝不在一個水平麵上,而是富有韻律地向上、下交錯傾斜,眼睛和嘴也不再保持嚴格的水平,雕像的各個細節都按照自然而富於變化的原則來處理。

哈莫迪奧斯和阿裏斯托基頓像是最早的運動型的雕塑,這兩個人是刺殺暴君西帕卡斯的英雄,雅典人為他們建立雕像以誌紀念,原作原來放置在雅典市場上,已丟失,留存下來的是羅馬的複製品。這座雕像左臂高舉過頭,構圖氣勢非凡,在人物軀體的塑造上第一次真實可信地表現出了強勁有力的身體動作。

據曆史記載,這個時期最著名的雕塑家有卡拉美斯,畢達哥拉斯和米隆。米隆是古典前期傑出的雕塑家,他的主要活動時期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米隆的突出貢獻在於他使希臘雕塑最終擺脫古拙的樣式而確立古典風範。其作品主要包括各種神像和人像,此外,他還擅長於製作動物雕刻。但他的原作都沒有保留下來,我們現在隻能見到他幾件作品的羅馬摹製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擲鐵餅人》,此外還有他為雅典衛城所作的《雅典娜和瑪息阿》。米隆的另一些作品可見於文字記載。

米隆的名作《擲鐵餅人》,根據魯西安的詳細描寫,我們可以從羅馬的仿製品中辨認出幾件摹製品。這件作品表現的是投擲鐵餅的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米隆選擇了一個轉折性的瞬間,運動員為投擲而大幅擺動雙臂、快速旋轉身軀,他的身體運動已達到極限,在下一個瞬間他就要擲出鐵餅。米隆抓住的這個瞬間概括了擲鐵餅這一動作的整個過程,顯示了運動員最典型的姿態,最強烈地層示了運動員肌肉的健美和力量。擲鐵餅人的雙臂張開,仿佛一張拉滿的弓,加強了觀眾對於鐵餅就要被飛速擲出的聯想;鐵餅和運動員頭部的兩個圓形左右呼應,支撐身體的右腿如同軸心,使大幅弓起的身體保持平衡,這樣的構思設計顯示了米隆的藝術匠心。這是一個非常難處理的動作,米隆能在構思和塑造上達到如此完美的程度,顯示了他對於人體結構知識的極度熟悉和高超的雕塑技巧。

奧林匹亞神廟雕刻是古典時期前期建築裝飾雕刻,這座神廟建於公元前460年,東西山牆上各有一組裝飾雕像。

伯利克裏統治時期是希臘最繁榮的時期,在伯利克裏的支持下,雅典開始了一係列偉大的建築活動,在戰爭的廢墟上,新的廟宇建立起來。雅典衛城得到整修,宏偉的巴底農神廟(前447年~前432年)和山門(前437)的建設也都在這一時期展開。出現了俯瞰古代市場的海菲斯坦(前450年~前440年)和愛琉西斯的米斯特裏大廳。在這種空前的創造活動中,藝術家的熱情被極大地激發起來。優秀的雕塑家應時運而生,一時如群星燦爛,而菲狄亞斯是其中最偉大的雕塑家。

菲狄亞斯被伯利克裏任命為巴底農神廟的總設計師和監督人。他生於公元前490年~485年之間。傳說他曾與米隆同拜阿格拉達斯為師。他雕塑的人物姿態寧靜而高貴,表情肅穆儒雅。雕塑技法細膩精湛,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菲狄亞斯是理想化造型的巨擘。據古代文獻記載菲狄亞斯曾親手製作過幾座雅典娜神像,矗立在雅典衛城上巨大的雅典娜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列姆諾斯的雅典娜神像和巴底農神廟的雅典娜神像是他的晚期作品。列姆諾斯的雅典娜神像,等身大,青銅鑄造。原作已失,從現存摹製品上約略可見其風貌。巴底農神廟的雅典娜神像是一座巨大的木頭雕像,高36英尺,雕像的皮膚部分包裹著象牙,眼睛用彩色寶石製成,鎧甲和衣服是黃金製成,盾牌和甲胄上還塗繪有大量耀眼的色彩。雅典娜的金盔上是一隻半獅半鷲的怪獸,她的盾牌裏盤踞著一條巨蛇,蛇的眼睛也用光芒四射的寶石製成。這座巨大雕像被安放在神殿的底部,當人們走入神殿時,雅典娜女神的莊嚴美麗將所有的人征服了。

菲狄亞斯的代表作宙斯神像,高10米。這座雕像的內部是木結構,身體用象牙片構成,衣服飾以金葉子,這種特殊技巧稱為“克裏舍列凡丁”。這件作品充分體現了菲狄亞斯宏偉的構思及完美的表現手法,但原作已不複存在,而羅馬的仿製品沒有傳達出原作的精神。菲狄亞斯的作品古代學者曾稱其為最美,但那些無與倫比的雕像早已被毀滅了。他製作的青銅雅典娜隻有基座幸存下來;巴底農神廟的雅典娜流傳至今的幾個尺寸不等的大理石摹製品;至於宙斯神像,直到為作黃金衣飾而製的陶土模子發現之前,我們隻能在羅馬硬幣和獎章上看到它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