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冒爺接到兒子的來信後,高高興興地把田地都退還給村委會,房屋也托人照管,按兒子的吩咐進城去撈世界。在城裏打工的兒子在信中說:“城裏遍地是黃金,錢真好掙,別小看老人和小孩,比身強力壯的大人都掙得多。”兒子沒說去幹什麼,但說七歲的小英子每天就能多則掙三十五十,少則十塊八塊。老冒爺便動心了:連小孫女都能掙大人的錢,自己還守著田地幹啥?一年到頭滿身汙泥濁水不說,弄點收入還不夠抵農業攤派的。於是老冒爺打點行裝,擇日出發了。
這天,老冒爺下了火車,抬頭一瞅,滿眼盡是花花綠綠的新世界。嗬!那一座座像石頭崖聳起的樓群,那一群群像小河裏的紅腮綠尾魚似的遊來遊去的小汽車,那一堆堆如同趕廟會似的人叢……第一次進城的老冒爺可算長見識了!臉上不由得露出喜色。
老冒爺隨著行人走進地下通道,仔細一看,昏暗的光線下麵的情景嚇了他一跳。原來,在潮濕的兩邊地上,坐著兩排蓬頭垢麵的老頭兒和老太太,穿的衣服倒不是很次,臉龐也不是很瘦,卻一個個伸出烏雞爪子似的手,朝行人要錢。老冒爺心一驚,心說城裏還有這麼多窮人?不是說城裏好掙錢嗎?他們怎麼不去掙?難道他們是殘疾人?仔細一瞧,不像。老冒爺更納悶了。在鄉下,二十年前倒有不少要飯的,那是大集體年代,有的人家人多勞力少,掙的工分不夠吃,就趁農閑去要點吃的;如今可沒有,田地承包到各家各戶,大家都想方設法去發財了,誰還尋思著要飯?就是真有要飯的,大家也都罵他好吃懶做,臉麵也不好看。可不管怎麼說,眼前這情景太叫人難過了,不說別的,你看他們這把歲數!老冒爺雖說有副慈善心腸,但也管不了那麼多,就匆匆走過去。走到盡頭處,卻發現一個老太太正朝行人跪著磕頭哩,麵前放著一隻裝錢的破盒子。老冒爺心一驚,心說她比我的歲數還大呀!怎麼能隨便給年紀小和輩分低的人磕頭呢?折人陽壽哩。爹娘生下這顆腦袋,為的是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呀。老冒爺心中實在過意不去,就停住腳步準備掏錢。這一掏,把老冒爺嚇出一身冷汗:兜裏僅有的二十元錢不知了去向。
兒子在信中告訴他:“下了火車,打個麵的,十塊錢就能把他拉到目的地。”如今倒好,又饑又渴,連口水也喝不上了。
老冒爺著急地看著大街上的行人,突然心生一計:對了,城裏人不是都有錢嗎?咱就找一個老實點的工人老大哥借十元錢,反正找到兒子後,立刻按地址寄還給人家。要知道老冒爺說到做到,從不賴賬,在鄉下口碑極好。
於是他就在行人中選擇那些中年的、幹部模樣的人,誰知剛朝人家招手,對方不是不理不睬,就是繞路而行,就像躲禽流感一樣。老冒爺臉皮薄,臉不由得燒得紅燙起來。
眼看日過中天自己還在原地打轉,老冒爺急火上身,便埋怨起城裏人怎麼這樣冷漠無情來,接著又懷疑起在城裏好掙錢的神話了。不過,俺借錢是迫不得已,俺發誓還人家還不中嗎?又不是要錢發財,於是老冒爺下定決心,一定要達到目的。
他瞄準了一位瘦老頭兒。瘦老頭兒騎著自行車迎麵而來,他便站在車道中間,拚命招手道:“老同誌,停一停。俺找你商量個事。”瘦老頭兒本想繞道走,但實在繞不過了,隻得停了下來:“你想幹什麼?”瘦老頭兒沉著臉問。
“是這麼回事,”老冒爺賠著笑臉說,“俺剛下火車,找俺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