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觀景殿(1 / 1)

布拉格觀景殿

哈布斯堡王朝的費迪南一世非常欣賞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藝術風格。在狹小的王宮中長期生活使他感到壓抑、拘謹,因此國王要求新建一座皇家園林,並使布拉格城向北擴展到鹿溝。

規模宏大擁有眾多藝術裝飾的公園是於1534年在老葡萄園原址上興建的。意大利園丁弗朗西斯科按照意大利園林的建築風格將其分成眾多小塊,並首次在捷克栽植了許多果樹和異域的奇珍異草。除了裝飾用樹和灌木叢外,其間還從鹿溝陽麵山坡移栽過來許多異域樹種,如柑橘、無花果。這裏坐落著溫室和無花果花園。

費迪南一世開始興建的皇家園林由他的兒子費迪南·蒂羅爾斯基,以及他的繼承人馬克西米利安和魯道夫二世繼續修建。1541年,捷克貴族在意大利遇到曾到過西班牙的馬克西米利安二世,他們曾親眼目睹了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是如何改變了意大利城市的麵貌。此後,捷克貴族們開始從意大利聘請泥瓦匠、石匠和雕塑家,並按意大利風格來修建自己的夏宮。

在布拉格也有自己的按文藝複興時期風格修建的宮殿,如觀景殿,這是根據費迪南一世的要求為其妻子安娜修建的。起初,夏宮是由熱那亞建築師和石匠帕奧羅·戴拉·斯泰拉以及泥瓦匠德·帕姆皮奧和斯巴吉奧負責修建。

夏宮裏不高的建築被輕巧的帶有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的石柱形拱廊所環繞著,其上則是按照帕多瓦老式市政廳的樣式修建的陽台。斯泰拉死後,宮殿頂部的修建則是由宮廷建築師沃爾穆特和蒂羅爾來進行的。在宮殿主牆之上他們又加修了漂亮的木製穹頂和屋頂,有點像翻過來的輪船,底部並蓋有小板材。正是這個屋頂使夏宮與眾不同,眾多的塑像更加強化了這種效果,這其中最有趣的是依據神話故事而創作的裝飾場景。

觀景殿的底部是紅色的走廊,構成十字形拱門,用以支撐石柱。夏宮的內部陳設直到現在仍顯奢華,盡管其中最有價值的陳設品於1648年被瑞典人掠奪走了。當時瑞典人火燒皇家園林,破壞了園中所有的植物和幼枝嫩苗。

18世紀上半葉,皇家園林出現了新的繁榮,盡管隻是斷斷續續的繁榮。在宮廷園藝師齊納羅夫和建築師丁岑高弗共同的努力下園林呈現出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但是由於法國軍隊1743年的進攻,巴洛克式園林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當時園林供觀賞的部分被指揮官以送給他作為禮物的30個菠蘿購得並用來安置其士兵。

由於1757年普魯士軍隊炮擊布拉格城,園林完全被破壞,保存到現今的巴洛克式建築很少:隻有一些由布朗所創作的漂亮的雕塑,其中有本德拉的作品《夜》、《赫耳庫勒斯噴泉》。

19世紀初的皇家園林則按照英式風格重建,並保持至今。現今它已是布拉格城風景勝地的組成部分。

作為文化紀念地當中最有意義的是“打球大廳”。它由沃爾穆特和奧斯塔裏斯建於1560年底,這是寬敞宏大的敞廊(68×13米)並建有朝北的拱廊。大廳北麵飾有獨具匠心的裝飾和形體刮花法——科學、美德、詩學的象征。1723年這個展廳被改成馬廄,之後又用作軍用倉庫。

當然,這些給“打球大廳”造成了許多的損害,特別是空氣的影響幾乎完全破壞了這些無價的刮花法藝術珍品。1925年,“打球大廳”被部分地修複了,但仍然被用來當作倉庫。二戰結束時,1945年5月9日,展廳失火。而後,曾對其進行細致地修複,恢複了建築原有的美麗和文藝複興時期的風格,並著重對無價之寶的刮花法壁畫進行了修複。

皇家園林的西北麵是獅子園——第一個私人動物園。在布拉格馴養獅子從查理四世時就已經開始了,也許更早,因為這種百獸之王出現在國徽中。直到1740年,除了獅子外,動物園中還有狼、虎、熊和其他動物。

皇家園林最具代表意義的裝飾是“歌泉”,塑像群由意大利裝飾師捷爾齊奧設計並建造,它的整體建築裝飾和形態裝飾是按韋恩杜勒和布拉茨的設計模本而建造。“歌泉”的得名是由於落在金屬樽上發出悅耳的聲音。當然最好是在金屬樽的下麵來傾聽。

噴泉是由亞羅什澆鑄師用鑄鍾的銅鑄製成,它由兩個樽組成,上麵的金屬樽鑄造得要精致一些。亞羅什技師技術精湛,正是由於他們高超的技藝在皇家園林中出現了園林鍾。

正如前麵所提到的,觀景殿四周由拱形走廊環繞,並裝飾有大量優美別致的浮雕像。在皇家夏宮園林的裝飾浮雕中有描述費迪南一世給皇後獻花的場景。這個場景使宮殿有了一個浪漫的名字——“安娜皇後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