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布達拉宮(1 / 2)

中國的布達拉宮

西藏是“世界屋脊”上的神奇地方,有關她的無數神話和最不可思議的傳說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在歐洲文學中最早關於西藏的傳說始見於希羅多德,他曾經描寫過一個在克什米爾東北部從事金礦開采的神秘之所。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過一個叫巴烏塔的地方,當時又稱西藏、吐蕃和普陀聖地。而第一位到達西藏的歐洲人則是捷克人阿多裏克,他於14世紀20年代到了拉薩。馬可·波羅也留下了到過西藏的記載,但很長時間裏西藏對於很多人來說並非世上現實存在之地,而僅僅是某個秘密又不可觸及的神話。

拉薩,自古就被稱為“太陽之城”,坐落於布拉馬普特拉河一條支流的河穀。拉薩城的出現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當時的統治者鬆讚幹布將自己的都城由雅礱河穀遷往現在的拉薩城所在地,並且在瑪布日山(即紅山)建立了自己的王宮,以示西藏王國的統一。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鬆讚幹布與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公主成親。

直至8世紀末葉,該城一直被稱為“惹薩”(即被圍之地),說明此地在鬆讚幹布統治之前就有了軍事據點。“拉薩”一名(藏語意為“佛神住地”)則源於鬆讚幹布的兩位妻子分別從唐朝和尼泊爾帶入西藏的兩尊釋迦牟尼佛像。

城市的西部立著一麵高聳的、橢圓狀的岩壁,其頂部就是布達拉宮——第二代讚普的王宮,其曆史自鬆讚幹布統治時起算已有千年。這座宏偉的宮殿建築群又被稱為“佛主聖山”,最近三個世紀以來它一直都是西藏神權統治者達賴喇嘛的住所。’

布達拉宮建成之後,在拉薩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到它。確實,宮殿在其他城市建築的映襯下有時給人以一種是從別的星球移轉過來的感覺。也難怪,布達拉宮不僅會讓多山的西藏居民,也讓那些經過長途艱苦跋涉方到達這個喇嘛教聖地的朝拜者感受到內心的震撼。

在17世紀中葉,布達拉宮成為西藏統治者的宮殿,此時的達賴喇嘛就是著名的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民間的傳說是,當達賴喇嘛圓寂時,宮殿還未完工。所以主管達賴喇嘛事務的阿旺羅桑嘉措為了不讓人們放棄建築工作,在達賴喇嘛死後的16年時間裏一直都隱瞞這個死訊。

由於西藏建築的特殊性,整個宮殿建築群的輪廓令人想起被截斷了的錐塔,因為樓群的牆微微有些傾斜。布達拉宮真就像翱翔在拉薩城上,因為它就是同名山丘的自然延伸,反過來,山丘的名稱也就是高聳在印度半島最邊上那個點上的岩壁的名稱。佛教徒認為,這個點就是世界的盡頭,是仁慈之神赤尊讚的住所,也是該神和鬆讚幹布的化身。

布達拉宮是一座完整的宮殿建築群,用削平的、有的地方則是粗糙而未經加工的石頭建成。宮殿是十三層的建築,外形像一座難以攻克的堡壘,由兩部分組成。白宮的修建工作於1653年結束,其宮牆環繞中心部分是紅宮,而紅宮則建於1690年。

紅宮的建築式樣是從收藏在鄰寺的圖畫上照搬下來的,環繞寺廟的白宮宮牆令這座高大宏偉的建築給人以直衝蔚藍九霄的印象。

紅宮過去是達賴喇嘛的寓所,其中包括最後一位達賴喇嘛(十四世)住過的房間。這些房間還保持著1959年當達賴喇嘛離開西藏移居印度時的原狀。達賴喇嘛的寢室在上麵幾層,因為他離群索居,不大但舒適的房間似乎到現在還留有房屋主人的體溫。

宮殿其餘部分是朝臣和喇嘛們的住房。宮殿的主樓裏分布著政府辦公用房、喇嘛學校用房和非喇嘛的服務人員用房。這裏還有內省室、圖書館、武器庫、糧倉、貯藏室。靠近布達拉宮底部的建築裏以前是造幣廠、法庭和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