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穀王宮(1 / 3)

泰國曼穀王宮

泰王國首都曼穀像是一個帶有異國風情的夢境。廟宇和宮殿把金光射向藍天,獅子和惡魔露出石頭獠牙,雕像佇立,露出冷漠的微笑。半明半暗的寺廟裏檀香木製成的佛香在燃燒著,彌漫著一種芬芳,灰色的缽像巨大的鍾默默地抵抗時間的流逝。

1767年,緬甸軍隊殘酷地摧毀了泰王國首都大城(阿瑜陀耶)。年輕的首領披耶·達信和50名士兵得以逃脫,很快他集合殘部,打了幾次勝仗,把侵略者從故鄉趕了出去。勝利後,達信稱王,但他卻沒有地方去慶祝勝利——整個大城一片廢墟。四百座寺廟化為灰燼,大火吞噬了寺廟帶有雕刻裝飾的屋頂。淤泥堵塞的水渠,曾幾何時,裝飾有童話動物圖案的皇家小船在這裏泛舟。

達信含淚離開了大城,在湄南河畔建立了吞武裏城。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開始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恢複專製主義,他身邊是外國雇傭兵衛隊,他甚至堅持讓人向他發誓,而由於宗教原因,在以前的國王當政時是無須發誓的。最終達信宣布自己是佛,要求得到相應的尊敬。農民、大封建主和僧人們決定等待一個方便的時機來消滅達信。

1782年,大部分泰國軍隊去鎮壓柬埔寨起義,發生了反對達信的暴動。看到抵抗無益,達信退位,並宣布出家。當然,人們說達信瘋了。忠誠的下屬把他塞進天鵝絨(泰國人認為天鵝絨是高尚的象征)袋子,用檀香木杖狠狠地打他,為的是不讓一滴血玷汙君主的身體。根據泰國人的佛教觀,統治者隻能這樣被處死。

凱旋歸來的昭披耶·卻克裏將軍建立了新的卻克裏王朝,稱拉瑪一世,一直統治到今天。他把城市移到河的對岸,此前這裏是個名叫曼穀的小漁村。這樣,就誕生了新的首都,當地居民稱之為克龍格傑普,意為“天使之城”。在為了紀念毀壞的阿瑜陀耶城而修建的人工運河裏,反射出按古代風格建造的色彩斑斕的宮殿和廟宇。

於1782~1809年建成的馬哈普拉薩德王宮以其富麗堂皇震驚世人,使來曼穀的遊客長時間地欣賞這個由默默無聞的泰國工匠創造的藝術瑰寶。王宮被幾個世紀前建造的高高的白石牆圍起來。從那時起,每個新君主都想建造新的建築以使自己名垂青史,還想讓自己建造的建築超過此前所有的建築。大廳精致的透花裝飾、鍍金的牆壁和人工彩繪耗資巨大。王宮內外都裝飾得很豪華:鍍金裝飾、鏡子般光滑的馬賽克、鮮豔的瓷塊,還有漆壁畫。

現在國王和王後隻有在盛大的儀式時才來到宮殿。國王過生日時,在第一覲見廳發表節日講話。船形的聖堂通向內室,那裏在九層傘下是鍍金的王位。而第二覲見廳裏是珍珠貝王位,這是向死去的王室成員舉行告別儀式的地方。大克裏姆林宮

克裏姆林宮早期的宮殿建築很有可能在12世紀上半葉就已經存在了。這些建築位於克裏姆林宮最高的地方——多棱宮對麵。這些宮殿建築是一些不高的木頭房子,是大公們夏日的臨時居所,而冬天莫斯科大公們就住在生火取暖的木屋裏。

13世紀,大公們經常到莫斯科來,原有的宮殿就顯得擁擠了,大公的宮殿不得不向東移。14世紀,伊凡·達尼洛維奇·卡利塔大公對自己的宮殿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拆除了木製的救世主大教堂,建造了一座石頭神廟。考慮到大公近乎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認為,他的宮殿麵積不大,裝飾簡單。

在德米特裏·頓斯科伊和他的兒子瓦西裏·德米特裏耶維奇時代,大公的宮殿已經寬敞得很多,而且已經有些富麗堂皇。河岸閣樓的屋頂鍍了金,外麵還擺設了鍾。就像1404年年鑒記載的那樣:“每隔一個小時,錘子就撞擊一下鍾,晝夜不停地測量和計算時間;沒有敲鍾的人,但好像有人看管似的,鍾表自走自鳴,體現了人的心靈手巧。”

宮殿本身的裝飾就像當時許多大公宮殿和貴族房屋一樣,由許多石頭別墅組成,別墅之間有通道。宮殿的第二層是會客廳,而大公及其家人住在上麵的閣樓裏;底下一層住的是大公的宮廷官員和奴仆。

盡管15世紀的克裏姆林宮很漂亮,相對也較奢華,但它和整個內城一樣都是木頭的。除了城牆和一些教堂外,所有的建築都是木製的,根本不是宏偉而華麗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