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物的揭曉2(1 / 3)

一`動物的揭曉2

恐龍之最

1誰最先發現了恐龍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裏曾經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尋找和采集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出露的溝溝坎坎。久而久之,曼特爾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氣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爾先生還是照常出門去給病人看病。夫人在家裏等著丈夫回來,心裏總是惦記著他會不會著涼。後來,曼特爾夫人實在坐不住了,就帶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門向著他出診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條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層層的岩石。她習慣性地邊走邊觀察兩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忽然,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一麵自言自語,一麵走上前去仔細觀看。哇!原來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這些化石牙齒太大了,曼特爾夫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大的牙齒。發現的興奮使得曼特爾夫人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中。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夫人將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麼大、這麼奇特的牙齒相似。

禽龍在隨後不久,曼特爾先生又在發現化石的地點附近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曼特爾先生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請這位當時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學者給予鑒定。

說實在的,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類化石,而他讀過的所有的由前輩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和論文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化石。不過,居維葉還是根據他掌握的相當豐富的動物學知識做了一個判斷,他認為牙齒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的鑒定非常懷疑,他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考證。從此,隻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資料。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於是,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與博物學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齒相對比,結果發現兩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爾先生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並把它命名為“鬣蜥的牙齒”。

後來,隨著發現的化石材料越來越多,人類對這些遠古動物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我們知道所謂的“鬣蜥的牙齒”這種動物實際上是種類繁多的恐龍家族的一員;它確實與鬣蜥一樣屬於爬行動物,但是它與真正的鬣蜥的親緣關係比起與其它種的恐龍的關係還要遠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則,這種最早被科學地記錄下來的恐龍的種名的拉丁文字並沒有變,依然是“鬣蜥的牙齒”的意思。不過,它的中文名稱則被譯成為禽龍,這是科學史上最早記載的恐龍。

2最大的恐龍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發現的身材最大的恐龍是震龍,它的身長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達到18米!!體重達到130噸!!!也就是說,2到3條震龍頭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從足球場的這個大門排到另一個大門。而如此沉重的龐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話,它那碩大的巨腳每一次踩到地麵都會使大地發生顫抖,就像地震一樣。這就是“震龍”一名的含義。

震龍生活的時代是大約1億6千2百萬年到1億3千6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在動物分類學上,它屬於蜥臀目、蜥腳亞目、梁龍科。除了震龍之外,當時生活在地球上的身體巨大的蜥腳亞目(一般稱為蜥腳類)恐龍還包括梁龍科的梁龍(身長26米)、雷龍(身長21米,體重25噸)、超龍(身長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馬門溪龍(身長22米)以及腕龍科的腕龍(身長25米,體重30~50噸)等等。

這些巨大的恐龍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軀和長長的脖子使得它們可以吃到高樹上的葉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別大的食量,但是這些恐龍卻全都長了一個相對來說很小的腦袋和不大的嘴,怎麼來滿足那麼大的食量呢?大概它們隻能不停地吃了。科學家推測,馬門溪龍一天要用23個小時的時間來進食!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頭馬門溪龍23個小時要吃下多少樹葉呀,還有成千上萬其它的馬門溪龍呢,還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腳類恐龍呢。看來,那時候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環境非常地優越,才使得這麼多的龐然大物能夠悠閑地生活在地球上。

現在,我們在陸地上再也見不到如此龐大的動物,能夠與它們相比的大概隻有生活在海洋裏的藍鯨了。雌性藍鯨可以長到30多米,體重可以達到200噸重。

3最後滅絕的恐龍

作為一個大的動物家族,恐龍統治了世界長達1億多年。但是,就恐龍家族內部而言,各種不同的種類並不全都是同生同息,有些種類隻出現在三疊紀,有些種類隻生存在侏羅紀,而有些種類則僅僅出現在白堊紀。對於某些“長命”的類群來說,也隻能是跨過時代的界限,沒有一種恐龍能夠從1億4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一直生活到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之末。

也就是說,在恐龍家族的曆史上,它們本身也經曆了不斷演化發展的過程。有些恐龍先出現,有些恐龍後出現;同樣,有些恐龍先滅絕,也有些恐龍後滅絕。

那麼,最後滅絕的恐龍是哪些呢?顯然,那些一直生活到了6千500萬年前大絕滅前的“最後一刻”的恐龍就是最後滅絕的恐龍。它們包括了許多種。其中,素食的恐龍有三角龍、腫頭龍、愛德蒙托龍等等;而肉食恐龍則有霸王龍和鋸齒龍等。

4最有名的霸王龍事件

1992年5月14日,美國西部希爾城的黑山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正像往日一樣地幹著各自的工作。忽然,一陣由遠而近的警笛聲打破了這裏的寧靜。接著,30多位聯邦調查局的警官和20多名國家警衛人員闖了近來。他們遵照聯邦大法官斯格弗爾的命令,以涉嫌非法發掘自然遺產的名義,查封了保存在這裏的一具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標本。望著將近10噸重的化石骨架和圍岩以及有關的野外記錄和照片被這50幾個人統統打包裝箱,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一個個目瞪口呆。這些警官和警衛人員足足用了兩天多才完成這一繁重的工作,然後將這些“罪證”運到南達科他州礦業技術學校,保存在那裏的保險庫裏。古生物化石作為犯罪證據被查封,這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次;而且,被查封的還是被譽為“霸王龍之王”的極其珍貴的完整化石骨架,因此這一事件引起了當時新聞界和廣大公眾的極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