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果真有一個年輕人趕到他前邊去了,那就是華萊士。華萊士曾到南美洲的熱帶地域和亞洲東南的馬來群島去旅行。華萊士發現,從巴厘島到龍目島之間存在一條分界線,東西兩側島嶼上的動物和植物迥然不同,這條分界線至今仍被稱為“華萊士”線。
華萊士的性格與達爾文完全不同,他一旦產生某種新思想,馬上就伏案寫作。華萊士決定把自己的論文寄給自己所尊敬和信賴的一位學者,這個學者就是達爾文。
1858年夏天,達爾文收到了華萊士從馬來群島寄來的論文《論變種無限離開原始型的傾向》,華萊士還附言解釋,說這是一篇探討物種起源的論文。華萊士在信中寫道:“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話,請您轉給賴爾看一看。”
達爾文如果推薦了它,華萊士就將成為這一重大發現的創始人了,而這也意味著自己將失去為之傾注了全部心血、耗費了20年時間的重要理論的開創權。達爾文心裏非常懊喪和遺憾,但他是一個非常正直的科學家,他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對榮譽的壟斷權,達爾文立即提筆給賴爾寫了一封信,熱情地推薦了這篇論文,並且決定放棄自己的大規模寫作。
賴爾很快寫來了回信,他和虎克都認為這樣做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閱讀過達爾文在1842年寫的一篇完整的進化論的論文。當華萊士後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深深為達爾文的自我犧牲和謙虛精神所感動,並心悅誠服地把進化論創始人的位置讓還給達爾文。
在賴爾和虎克的鼓勵下,達爾文又重新拿起筆來寫作。1859年底,這部凝結著達爾文20多年心血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終於出版了。
1877年,達爾文的母校劍橋大學決定授予達爾文榮譽學位,以表彰他對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達爾文的進化論得到了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評價。馬克思讚揚道:“達爾文的著作非常有意義,這本書可以作為我研究曆史上階級鬥爭的自然科學根據。”並把他著的《資本論》第一卷題贈給達爾文,書頁上寫道:“贈給查理·達爾文先生。您真誠的欽慕者卡爾·馬克思。”恩格斯將達爾文的進化論譽為19世紀三大自然科學發現之一(細胞學說、能量轉換定律、進化論)。他在馬克思墓前哀悼馬克思時曾說:“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
100多年來,達爾文的進化論經受住了種種考驗,而且它還不斷地從現代科學的發展中汲取營養,逐步豐富、發展和完善自己,與生物在進化一樣,進化論也在不斷地進化中。
愛迪生的成才故事
愛迪生生於1847年,他一生有2000多種發明,是當之無愧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出生在美國密執安州的米蘭。他的父親是農民,也給別人做木工;母親曾做過教師。由於家境貧寒,愛迪生在小學裏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迫輟學了。從此,他跟隨母親,頑強地進行自學。12歲時,他父親把家遷到休倫埠,他在火車上當了報童。
從此,他成了《底特律自由報》的最認真的讀者、底特律青年協會圖書館的閱讀常客。為了在空閑時間搞點化學實驗,愛迪生還把實驗用的瓶瓶罐罐搬到了火車的行李車裏。誰知有一次火車震動得很厲害,把一個裝著黃磷的玻璃瓶從桌子上震落下來,摔得粉碎。由於黃磷易燃,行李車裏頓時冒起了滾滾濃煙,躥起了很高的火苗。愛迪生連忙脫下外衣一麵撲打,一麵呼救。等大家趕來把火撲滅時,行李車裏的東西已經燒得差不多了。乘警趕來,得知事故是由愛迪生引起的,不容分說,便給了愛迪生幾記耳光。愛迪生隻覺得耳朵裏“嗡”的一聲,接著就是一陣揪心裂肺的疼痛,從此耳朵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了。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愛迪生救了一個車站站長的兒子,恰好這位車站站長還是位出色的電報報務員。為了報答救子之恩,他向愛迪生表示,願意盡平生所學,義務地將電報術傳授給他。幾個月的工夫,愛迪生就完全掌握了電報術。1864年,愛迪生通過友人的推薦,到當地的瓦克爾電報局擔任了報務員。
1868年初,21歲的愛迪生接受好友亞當斯的邀請,來到了波士頓。亞當斯介紹他到西部聯合電報公司去工作。但經理密立根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要對他當眾進行考試,考試合格,才能錄用。結果,他不僅被當場錄用,還被定為二級報務員。密立根聽說愛迪生正在研製二重發報機,就給予了他很大的鼓勵和支持。
1869年年初,愛迪生終於試製成功了二重發報機。當地的報紙立即用重要的版麵位置刊登了消息;專業性的《電報雜誌》也以《愛迪生先生與二重發報機的發明》為題,發表了評論。大家一致認為,這項發明非常重要,是電報發展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愛迪生在發明二重發報機之後,又輾轉於波士頓、紐約、紐瓦克三個城市。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先後發明了自動發報機,二重、四重、六重發報機,還協助別人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為他自己買下門羅公園實驗基地打下了基礎。
有了棲身之地,24歲的愛迪生開始考慮建立自己的家庭了。1871年聖誕節,他和一位名叫瑪麗的姑娘結了婚。美滿的新婚生活,為愛迪生增添了無窮的力量,門羅公園實驗室的工作節奏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