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視培養胎兒的藝術細胞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藝術細胞,即使將來不從事藝術工作,也有助於自己事業的發展,這種願望是良好的。但是,不少父母卻忽視了孩子的原始的藝術教育——胎教。
貝多芬說過,音樂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它鋪滿在人生的道路上,散發出不絕的芬芳,把生活裝飾得更美。
正因為如此,西方人把音樂胎教看做是聰明胎教的最主要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胎教就是他們所指的胎教。專家們認為,胎兒需要音樂,因為音樂不僅可以使胎兒聰明,還可以培養胎兒的藝術細胞。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音樂胎教是有科學道理的。
胎兒中期以後稱為“聰明期”。胎兒在母腹中能聽到外部的聲音,如果經常播放優美動聽的音樂,母親和胎兒都會受到音樂刺激。據國外報道,對胎兒進行優美的音樂刺激,孩子在兒童時期大多擅長唱歌跳舞。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胎兒聰明期給孕婦放一種輕音樂,兩分鍾以後,孕婦心跳加快。這時在孕婦子宮放一個共鳴器,5分鍾以後,胎兒的心跳也加快,胎動增加,而且對音高、音低有反應。
據報道,一位孕婦很喜歡聽一首樂曲,孩子出生不曾放過,但在7年以後,母親重放這段樂曲,孩子仍具有十分明顯的親切感。
澳大利亞一家醫院曾對35名每天聽輕音樂的孕婦進行追蹤研究,結果這些婦女的子女有7人成為音樂家,2人成了舞蹈家,沒有成“家”的也對音樂有好感。
胎教可以培養胎兒的藝術細胞,但是,因為這種藝術細胞的增長不是很明顯的,不像種了一粒豆子,幾天後就發了一棵芽,所以,有些父母就不重視胎教,甚至不信胎教,這樣不利於你生一個有藝術細胞的寶寶。
當然聽音樂也要有選擇,不要聽諸如搖滾樂之類的狂樂,應該聽一些賞心悅耳並使人產生美好遐想的音樂,例如輕音樂,古典音樂等,也可以讓胎兒聽一些輕鬆活潑的音樂。
在胎教中,可以是孕婦自己聽音樂,由母親去影響胎兒;也可以把聽筒耳機放在孕婦腹部,直接傳給胎兒。如果能按時有規律地播放就更好了。
另外,母親愛好唱歌,也可以每天自己哼唱幾首抒情歌,也有助於培養胎兒的藝術細胞。
專家們為孕婦準備了一些具有不同作用的歌曲,例如催眠,則播放《二泉映月》、《漁舟唱晚》、《仲夏之夢》、(德國的德爾鬆的作品)等;鎮靜,則播放《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等;舒心,是播放《喜洋洋》、《春來了》、《春之聲圓舞曲》(奧地利約翰·斯特勞斯的作品)等;消除疲勞,則播放《假日的海灘》、《錦上添花》、《矯健的步伐》、《水上音樂》(奧地利海頓的樂曲)等;振奮精神,則播放《娛樂升平》、《步步高》、《狂歡》等;促進食欲,則播放《花好月圓》、《歡樂舞曲》等。
胎兒在母腹中就是一個完整的人,這個人有血有肉還有知覺。不僅如此,還通過一根臍帶接受母親的一切,特別是聰明期,聽覺最為靈敏,通過音樂給母親和胎兒以刺激,便可以提高胎兒的藝術細胞,你想要有個藝術細胞的寶寶,請在胎兒期就開始培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