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不管一個人的記憶力有多好,他總有忘事的時候。按照經驗,這些結論可能會被認為是草率的。其實,臨床實驗的證據表明:當我們在記憶某些事情時,我們的大腦皮層的某一部位或某些相關組織發生了永久性的變化。
懂得遺忘不好記憶的最佳方法就是不去想發生了的事情,不去刺激已經在大腦某部位存留下的印象,那麼久而久之,你會慢慢的淡忘,並嚐試著多去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聽聽美妙的音樂、散散步,用好的記憶去覆蓋掉那些煩心的記憶。
遺忘,對痛苦是解脫,對疲憊是寬慰,對自我是一種升華。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把什麼成敗得失、功名利祿、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等都牢記心中,讓那些傷心事、煩惱事、無聊事永遠縈繞於腦際,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記,那就等於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無形的枷鎖,就會活得很苦很累,以致精神萎靡,心力交瘁,生命之舟就會無所依存,就會在茫茫的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傾覆的危險。如果我們善於遺忘,把不該記憶的東西統統忘掉,那就會給我們帶來心境的愉快和精神的輕鬆。正像陶鑄同誌所說:“往事如煙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遺忘是一種能力,一種品質。要學會遺忘,要經常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想大一點,想遠一點,想開一點,從名利得失、個人恩怨中解脫出來,對已經過去的無關緊要的事物,要糊塗一點,淡化一點,寬容一點,朦朧一點,及時將這些東西從大腦這個倉庫中“清除”出去,不讓它們在記憶中占有一席之地。
學會遺忘吧,放下過去那日益沉重的包袱,輕裝上陣,精力充沛地麵對現在,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未來,就能開拓新境界,創造生命的亮麗風景線,隻要心懷希望,就一定會擁有精彩人生。
想象力讓你擁有到成功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想象力,但是隻有很少數的人敢於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敢於實踐自己的想象力。多數人不願意去觸碰想要的東西,是因為他們把想象的東西當做了一種不會實現的“白日夢”。所謂想象力,即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麵的基礎上,在自己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麵的能力。想象力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能夠將人們帶入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感受現實中不能夠實現的想法。
想象力是偉大的魔術師,它讓未來的世界進入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突破生活格局。想象力是不跟隨,不從眾,讓我們甩開“不可能”的機製一路前行。
讓大腦得到最快進化的是我們的想象力。日本的高橋浩認為,天才人物是那些積極主動地運用自己幻想的人,在思考問題時總是用幻想來開道。他們能夠在遙遠彼岸獲得啟示之後再返回到現實之中,具有極大的思想的跨度極大。毛姆則認為,想象力是獨創力的基礎。想象力的能量無窮,它會讓我們走到未來,讓知識起飛。把想象力放在正確的地方,可以讓我們突破舊有的思維模式,創意將突破時空界線。
20世紀初,捷克作家卡萊爾·卡佩克就寫過一部名叫《萬能機器人》的劇本。在這部話劇中,他想象人類可以製造一種機器假人,而這些假人可以幫助人們做工。別小看這隻是想象,現在,卡佩克設想的機器人已經初步製造成功,它們正在一些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作。還有的機器人居然可以代替人進行作曲、畫圖、寫作等智力工作。
創意就是讓人們想那些不敢想的,做那些不敢做的事情,也就是自由、任意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開始時,也許是空想,但如果你能全力以赴地為之奮鬥,也許理想就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