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舅父王璟是宮學博士,我每次到他府中,他不是去了太學,就是在書房裏看書作著。許多人都佩服他的博學,但他的性情相對於其他甲第出身的人,卻是偏無趣了些。不過,在下棋上,大舅父還沒有遇過敵手。父親的棋技也不錯,常常殺得我舅祖父捶胸頓足。但他越是文韜武略,與大舅父對弈的時候,其敗績之數就愈發顯得奇恥大辱。
大姨母王繆不住甲第,但與母親感情甚好,時常入宮來跟她說話。大姨父周浚是周勃之後,如今任少府。他們家中有三個女兒,如今都已經嫁人。聽說大姨父那邊的舅姑曾經因為大姨母無子,鬧過要出婦,但後來母親成了皇後,此事就不敢提了。大姨父和大姨母的日子過得很熱鬧,到他們府中做客時,我總能聽到二人拌嘴,但並非爭執,聽著聽著,總讓我覺得好笑。至於兒子,我大姨母生了三個女兒之後便沒有再懷上,大姨父似乎也覺得無所謂。不過他們已經有了主意,前不久,我聽大姨母跟母親說,大不了在雒陽的周氏族中接一個子侄過來繼嗣。
小舅父王恒,原來是父親身邊的車郎,後來救我六叔父有功,拔為射聲校尉。後來西域都護壯大,小舅父自告奮勇去了焉耆做司馬,領兵平定了烏孫內亂,歸朝之後,父親將他封了三千戶武陵侯。
至於我的小姨母王縈,其實我對她的稱呼一直很困惑。因為要是跟著母親,我應該叫她小姨母,但要是跟著父親,我該叫她六叔母。在我所有的叔伯裏,六叔父劉珣跟我父親的關係最好,封為了琅琊王,與我小姨母成婚之後,便就國去了。
據蒲那表兄和從音表姊說,當年六叔父追我小姨母追得很辛苦。母親和父親成婚後不久,就懷上了我,不方便再照顧蒲那表兄和從音表姊,於是,我小姨母就進了宮,做了漪蘭殿女史。六叔父是如何喜歡上小姨母的,眾說紛紜,但前後之事,就連宮人們說起來還滿臉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