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徑雷達(1 / 1)

合成孔徑雷達

合成孔徑雷達就是利用雷達與目標的相對運動把尺寸較小的真實天線孔徑用數據處理的方法合成一較大的等效天線孔徑的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的特點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

合成孔徑雷達工作時按一定的重複頻率發、收脈衝,真實天線依次占一虛構線陣天線單元位置。把這些單元天線接收信號的振幅與相對發射信號的相位疊加起來,便合成一個等效合成孔徑天線的接收信號。若直接把各單元信號矢量相加,則得到非聚焦合成孔徑天線信號。在信號相加之前進行相位校正,使各單元信號同相相加,得到聚焦合成孔徑天線信號。地物的反射波由合成線陣天線接收,與發射載波作相幹解調,並按不同距離單元記錄在照片上,然後用相幹光照射照片便聚焦成像。這一過程與全息照相相似,差別隻是合成線陣天線是一維的,合成孔徑雷達隻在方位上與全息照相相似,故合成孔徑雷達又可稱為準微波全息設備。

合成孔徑雷達:利用遙感平台的移動,將一個小孔徑的天線安裝在平台側方,以代替大孔徑的天線,提高方位分辨率的雷達。

在航空方麵,合成孔徑雷達的分辨率可達到1米以內。航天器上的合成孔徑雷達因作用距離遠,為獲得高分辨率,技術較為複雜。1972年發射的“阿波羅”17號飛船、1978年發射的“海洋衛星”和1981年發射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上都裝有合成孔徑雷達。

合成孔徑雷達主要用於航空測量、航空遙感、衛星海洋觀測、航天偵察、圖像匹配製導等。它能發現隱蔽和偽裝的目標,如識別偽裝的導彈地下發射井、識別雲霧籠罩地區的地麵目標等。在導彈圖像匹配製導中,采用合成孔徑雷達攝圖,能使導彈擊中隱蔽和偽裝的目標。合成孔徑雷達還用於深空探測,例如用合成孔徑雷達探測月球、金星的地質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