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做什麼,隻要牢牢記住自己最終的目的,就不會失去任何東西。”
成功的要訣就是:一個目標實現之後,馬上再為自己訂立下一個目標。人生,就是不斷地追求新的目標。
提高工作熱情的六個規則
卡耐基智慧金言:
對方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思想和行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探尋出其中隱藏的原因來,你便得到了了解他人行動或人格的鑰匙。
這裏的六個規則,我知道是非常有效的,因為它們被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應用。因此你也不妨請丈夫來試一試,保證能夠提高他的工作熱情。這六個規則是如下內容:
(1)對你所負責的每一件工作,要盡可能地學習其技藝,了解這一工作與公司整體的關係。
許多人有這樣一種感覺,自己好像隻是一架巨大的機器上的一個齒輪。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白自己負責的事情的重要性;同時,也由於他並不學習與此有關的其他事情,隻是天天去做別人要他幹的工作而已。
有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兩個人在一起工作,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一個說道:“我在砌磚。”而另一個則回答:“我在建一座教堂。”
對一件工作或產品的充分理解,可以增進熱心。著名的女記者M.泰貝爾說,一次,為了給一篇500多字的小文章收集資料,她花了幾個星期。因為,在她看來那些多餘的資料將可以增加自己的實力。由於她所知道的比文章遠為豐富的東西,因此她寫起來就更加有信心,更加輕鬆。
這個訣竅班傑明·法蘭克林小時候就已經懂得了,當時他是一家臭氣衝天的肥皂工廠裏的小學徒。雖然他對成品所做的貢獻十分微薄,但是由於了解了整個製造過程,所以他為自己的工作感到相當得意。
廠家通常將產品的製造過程向推銷員做介紹,這些訓練對產品的老主顧是很少有用場的。不過,對自己推銷的產品有個全麵了解,能夠使推銷員在麵對顧客時更有熱心和權威,這樣會形成更好的銷路。
任何事都是這樣,我們知道得越多,就對它越有熱情,所以,假如你發現丈夫對他的工作缺乏熱心,就該找到其中的原因。極有可能是他對自己的工作並不很了解,或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整個工作作出的貢獻。
(2)製定目標,努力完成
一個人如果立誌要成功的話,就必須有固定的目標。首先,他必須清楚自己工作的目標是什麼,其後才能夠如同一隻獵犬那樣緊迫不舍。一個明確自己目標的人,不會因為挫折而氣餒。
班傑明·法蘭克林說道:“如果一個人想成功的話,就讓他確定自己的工作或職業,然後堅持不懈地做好它。”
英國詩人賽彌爾·雷基就是一個應該聽取此勸告的人。他因為精力太分散而浪費了自己的才華,所遺下的大部分詩作都是沒有完成的。他生活在一個夢幻的世界之中,常常是似乎可以完成好些事,結果卻一件也沒有完成過。他死後,查理斯·蘭姆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雷基死去了,他留下了一些關於形而上學和神學的論文,但是卻沒有一篇完成了!”
與你的丈夫認真討論一下他對未來的想法,幫助他理清生活的目標和雄心,鼓勵他去實現切實的生活目標,拋棄那些不著邊際、無法實現的幻想。
(3)每天都要勉勵自己
這看起來有些孩子氣,不過這可是一個很好的“熱心建立法”。不少成功者都有這樣的經曆。
卡特本是一位成功的新聞分析家,他說年輕的時候,他在法國挨家挨戶推銷東西,每天出發之前,都要說一番話來激勵自己。
魔術大師瓦特·沙斯頓也是這樣,他經常在上台前大聲喊:“我熱愛我的觀眾!”他一次次地喊,直到他的血液沸騰起來,然後才上舞台,極力使表演充滿活力和歡快的氣氛。
可是,大多數人都在稀裏糊塗地過日子。每天一早起床的時候,你要對自己說:“我熱愛自己的工作,我要發揮我的全部潛力。我活得多麼高興——今天,我要最充實地度過。
(4)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生觀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提倡“利己主義的進化”——對一個一心向上的進取者而言,這的確是個好方法。
但是,一個一隻眼睛盯著時鍾,另一隻眼睛注視著自己的薪水袋,完全隻為自己工作的人,不會有不竭幹勁的,而且也不會獲得成功。
為他人和社會服務將引起自身的熱情。對此有很多例證,許多從事傳教工作或者社會服務的人都是極有能力的,他們並不去選擇能夠賺取更多錢的職業。
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者,也許能取得一時利益,但從長遠來看,終歸會失敗。因為他們從中得到的快樂,與我們從周圍伸出來援助的手中得到的幸福,無法相提並論。
(5)交熱心的朋友
愛默生說:“我真正需要的是個人激發我的勇氣,促使我去做能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給人以鼓勵!
我們無法控製自己丈夫的工作環境,但是,我們完全能夠為丈夫找到足以刺激他的創造力的朋友。
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丈夫散發熱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生活在對事情很機警、有幹勁的朋友的影響之下。你的職責就是尋找這樣的人,並幫助丈夫和他們進行交往。因為不論哪一個團體,這種人不會沒有的,然後,你就關注這種交往在他身上引起的變化,從而引出他的人生理想。
另外還有一些建議,那是在《推銷的五大原則》一書中,由派西·H.懷登提出來的頗有價值的勸告:“不要與那些缺乏熱心、辦事慢慢騰騰的人交往!”
(6)迫使自己熱心於工作,於是你就會熱心起來
這可不是我的意見。還在我出生之前,威廉·詹姆斯教授就已經在哈佛大學提倡這個哲學了。
他認為:“如果你想得到某種情緒,那就必須像你已經擁有這種情緒那樣行動。隻要你裝著自己已經有這種情緒了,你就會真的擁有這種情緒。因此,如果你想得到幸福,你就去幸福地工作;假如你想要痛苦的話,那就痛苦地工作吧;如果你要熱心,去熱心地工作就行了。”
《我如何在推銷工作中獲得成功》一書的作者法蘭克·柏格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應用此原則末改變他的一生。很顯然,他對此是深有體會的。
摘要——
成功的第一步驟是:
一、幫助丈夫確立人生目標,並且協助他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二、達到一個目標之後,要再製定下一個目標;計劃最好是以五年為一個階段來實施。
三、告訴你的丈夫熱誠的重要性。使他明白其工作對他人生活的價值,以及能為他自己帶來什麼利益。
四、督促他用下麵六種方法,引發起生活的熱誠——
1.學會與他工作相關的每一件事。
2.樹立一個人生目標,並耐心地實現它。
3.每天都為他加油打氣。
4.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生觀。
5.和有生活熱忱的人來往。
6.讓他嚐試著去熱心地行動,他終將會變得熱心起來。
讓我們增加愛情的深度
卡耐基智慧金言:
1.愛情能夠產生神奇的力量,而且每天都創造著奇跡。
2.如果沒有愛情,成功將變得沒有意義!沒有愛,名利和富貴如沒用的廢物一般。
艾西爾·H.懷斯先生是社會工作專家,同時也是紐約市立少年家庭董事會秘書,在一次麻省舉行的社會工作討論會上,他說:“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覺得誰也不愛他。”
我丈夫與我對此深為讚同。因為在俄克拉何馬州愛爾,雷諾國立少年感化院,我們曾向這些少年講授人際關係的課程。
渴望得到關愛,是這些不幸的孩子所共同麵臨的一個問題。有個孩子這樣對我說,他從來沒有收到過他母親的來信,他給母親寫信告訴她自己正在參加講習會,通過這樣的學習,他覺得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好孩子。不久,他收到了母親的回信,但是,她卻認為他不可能變得多好,監獄就是最適合於他的地方!
還有一個19歲的男孩名叫湯米。他流轉於孤兒院、監獄和感化院的時間達10年之久。他說:
“我們渴望有人愛,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這個。可是,沒有人愛過我或者想要我。16歲之前,我從來沒有收到過聖誕禮物。”
誠然,這些缺乏親情的孩子,往往轉而犯罪,以之補償這種人生的缺陷。他們就像一個餓極了的人,在無法得到有益的食物之時,饑不擇食,把有害的東西也抓來吃。
對人的生命而言,愛是最有益的食品,它是人精神成長的源泉,假如缺乏愛,人的道德觀念將會變質。心理學家高登·W.沃爾這樣說:
“一個平凡的人所能做的最真實的自我表白就是,他從不曾感到,自己的愛和別人給予的關愛已經滿足。”
的確,就愛的潛力對人類社會的意義而言,並不比原子能遜色。愛情能夠產生神奇的力量,而且每天都創造著奇跡。你丈夫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你給予他的愛。因為,如果你真心實意地愛著他,你就會為了他的幸福和成功而心甘情願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對你丈夫的愛,同樣也影響到你孩子的生活。保羅·伯派諾博士是美國家庭關係協會會長,他在一次全美教師家長聯誼會上說:“假使教師家長聯誼會在其年會裏,願意放下孩子的事情不談,轉而討論怎樣促使夫妻二人更加恩愛和睦,對於孩子的幸福而言,可能會有更大的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