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因為愛情 (1)(3 / 3)

2010年9月,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上說:“今天我提前回家了,擺花,迎接客人。張曼玉的男友奧雷在北京開事務所了,我們大家一起慶祝。”聚會結束,華遠集團總裁任誌強也更新了一條微博,說:“晚餐結束了,但沒吃飽,最後隻好吃月餅。多數人說外國話,也沒聽懂,隻好發圍脖了。”

隻是因為在中國,所以對於奧雷來說,“張曼玉的新男友”的身份總是被排在“央視‘大褲衩’設計者”之前。

奧雷是德國人,在倫敦建築協會學院深造期間,就獲得過(英國)皇家建築學會銀質獎。曾經是業內極富盛名的庫哈斯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首席設計師,並先後成為Prada紐約、舊金山及洛杉磯旗艦店的首席設計師。人們用“新鮮”來評價他的作品。他自己說,他是一個始終追求創新和多變的人,“每個項目都將根據其特定的情況來設計,例如所在的城市、大樓的類型等等。每次設計,我都會盡力拋開雜念,去思考這些不同因素所帶來的設計靈感,我最大的興趣就是設計出一幢全然不同的建築。”

2002年初,年僅31歲的奧雷以建築大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合夥人的身份來到北京,執掌央視新大樓的設計與建造。2007年6月,張曼玉和奧雷在北京一個朋友的生日派對上相識。雖然有著七歲的年齡差,可是兩人一見如故。在樓南星的《出得廳堂下得廚房:張曼玉為愛情洗盡鉛華做羹湯》一文中,這樣描寫張曼玉和奧雷之間的這段感情:“當44歲的張曼玉遇到37歲的奧雷時,她頓時恍然覺得,原來遇見了他,才知道往日的一切不過是浮雲,不過是為了鋪陳他的出現。”

奧雷在接受《外灘畫報》的采訪時稱:“我的生活在過去幾年確實比較穩定,大的變化可能來源於我現在獨立的工作,而我人生的另一個轉變就是我和張曼玉的相識了。”這些年,奧雷的工作重心一直都在北京,因為有了張曼玉,如今奧雷甚至把北京當成了自己的家。

“對我而言,一方麵她無疑是美麗的,另一方麵她也是平和普通的,正是如此,我們才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樂在其中。”

“三年半來,我們的狀況一直很好。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婚姻,而是相愛相守。內容遠大於形式,婚姻與否亦如此。可能社會對此會很關注,但我們兩個人相信生活的本質如何更為重要。她是我願意與其分享愛的女子,我們有很多共同愛好,藝術、電影、文化、旅行等等。這些愛好和我們的工作差異無關,不存在任何的界限,但又不是從很專業的角度出發的。生活的美好或許就在於不用嚴格地區分工作和休閑。”

奧雷說,他與張曼玉有很多共同愛好,“我們的朋友、工作的夥伴、閑暇的消遣都是相似的,甚至工作也會有交集”。而張曼玉也曾在接受訪問時說,奧雷很了解她,“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張曼玉曾說,一個男人給一個女人買首飾,表明這個男人愛這個女人。而奧雷也曾一本正經地對張曼玉說,因為我愛你,所以你就得接受我的禮物。

然而知名建築設計師送給國際級影後的禮物並不都是昂貴的首飾或者藝術品,有一些就是奧雷從國外小店和地攤上“淘”回來的。隻要他覺得喜歡,或者覺得張曼玉戴上去會很美,他就買下帶回來。對於這些禮物張曼玉也從不推卻,就連在廚房燒飯時,也時常在身上掛許多奧雷送給她的小配飾,叮叮當當的,奧雷看見了特別有成就感。

其實張曼玉和奧雷的愛情生活真的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陷在愛情裏的張曼玉,不過就是陷在甜蜜中的一個小女人。

奧雷是個工作狂人,每天工作時間10小時以上。他上班的時候張曼玉就忙著收拾家裏。曬被子,洗衣服,擦桌拖地,還戴著墨鏡親自去超級市場大采購……奧雷問她要不要請個保姆來幫忙,張曼玉則頗為得意地表示這些事她一個人搞得定,“因為,我出得廳堂又下得廚房呀”!

沒錯,銀幕上優雅高貴的“神仙姐姐”還會做飯。除了牛排、意大利麵這類西餐,她還會做魚蒸排骨、魚香茄子和番茄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