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於攻擊護衛艦、驅逐艦等中型以上水麵艦艇,壹枚命中即可重創或摧毀目標,也能打擊快艇一類的小型水麵艦艇。
彈體為圓柱形,4個彈翼和尾翼呈“X-X”形配置,正常式氣動布局,助推器串聯在彈體尾部。導彈從前向後分別為雷達艙、駕駛儀艙、固體火箭發動機、尾艙和助推器。
導彈在飛行初始階段從12度-15度爬升到約50米高度,而後降到20或30米的巡航高度。末段接近目標時,導引頭參與航向校正。該導彈可進行單射或齊射。
該導彈由彈體、固體火箭助推器、固體火箭主發動機、末製導雷達、戰鬥部等組成。戰鬥部重165公斤,艦艦型導彈射程8-40公裏,空艦型導彈射程10-50公裏,平飛高度20-30米,平飛速度09馬赫,導彈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命中一發可使3000噸級驅逐艦受重創或喪失戰鬥力,其製導方式是自控加自導,發射方式為單發或齊發。
C801導彈具有多種抗幹擾性能、超低空飛行、攻擊隱蔽、突防能力強等特點。它重量輕、體積小,全重僅815公斤,全長5814米;采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使用維護簡便、彈上末製導雷達采用單脈衝體製,抗幹擾性好、采用高精度無線電高度表,可掠海巡航飛行,不易被發現,故攻擊隱蔽、空防能力強;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能穿入船舷在艙內爆炸,威力極大;采用箱式發射裝置,即可貯運,又可發射,並可重複使用,無須對準目標,能進行扇麵發射。
每座發射箱裝一枚導彈,在小艇上裝4座,大艇上裝6或8枚,在護衛艦和驅逐艦上裝載8座,裝在甲板上。
C801導彈由艦艇上的火控係統控製。導彈發射後,先是固體火箭助推器工作,數秒後助推器脫落,導彈飛行馬赫數達09,此時固體火箭主發動機工作,導彈開始等速掠海巡航。彈上駕駛儀是使導彈在一定距離內按預定的航向飛行後,彈上末製導雷達開機捕捉並跟蹤目標,導引導彈向目標機動飛行,接近目標時導彈作俯衝攻擊,在水線附近命中目標。
機載C801導彈不帶助推器,導彈發射後,主發動機點火工作,導彈迅速降低高度後轉入掠海平飛,直至攻擊目標。衍生型;射程85公裏的增程型c-801A。
C802反艦導彈
與C801十分相似,但增加了長度,其無線電測高儀的性能更加完善,戰鬥部的威力、機動性能等都有所提高。該彈巡航段飛行高度為20-30米,在接近目標時飛行高度為5-7米。
導彈全長:6392米:第二級彈長:5145米
導彈直徑:036米
翼展展開狀態:122米折疊狀態:072米
導彈全重:715公斤第二級重量:530公斤
戰鬥部重:165公斤
平飛速度:09馬赫
巡航高度:20米二次降高:高海情7米,低海情5米
有效射程:12~120公裏
發動機改用渦噴發動機C802導彈係列:岸艦型、艦艦型、空艦型。
紅箭-73B反坦克導彈
我國第一代改進型反坦克導彈,適於單兵攜帶、地麵發射或車載發射。主要用於攻擊坦克、裝甲車輛,也可用於摧毀火力點和簡易野戰共事。彈徑120毫米,彈重117千克,射程3000米,能破鋼甲180毫米。采用光學瞄準跟蹤、導線傳輸指令、紅外半自動製導方式。改進後的係統保留了手動操作功能。全武器係統由導彈、發射裝置和地麵控製設備等組成。
紅箭-73B反坦克導彈的參數
全彈重:117千克
彈長:0869米
彈徑:012米
翼展:0349米
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
最小射程:400米
飛行速度:120米/秒
射速:2枚/分
破甲威力:180毫米/6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