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陸小曼
龍龍:
我的肝腸寸寸的斷了。今晚再不好好的給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給你看,我就不配愛你,就不配受你的愛。我的小龍呀,這實在是太難受了。我現在不願別的隻願我伴著你一同吃苦——你方才心頭一陣陣的絞痛,我在旁邊隻是咬緊牙關閉著眼替你熬著。龍呀,讓你血液裏的討命鬼來找著我吧,叫我眼看你這樣生生的受罪,我什麼意念都變了灰了!
啊我的龍,這時候你睡熟了沒有?你的呼吸調勻了沒有?你的靈魂暫時平安了沒有?你知不知道你的愛正在含著兩眼熱淚,在這深夜裏和你說話,想你,疼你,安慰你,愛你?我好恨呀,這一層的隔膜,真的全是隔膜;這仿佛是你淹在水裏掙紮著要命,他們卻擲下瓦片石塊來,算是救渡你!我好恨呀,這酒的力量還不夠大,方才我站在旁邊,我是完全準備了的,我知道我的龍兒的心坎兒隻嚷著:“我冷呀,我要他的熱胸膛依著我;我痛呀,我要我的他摟著我;我倦呀,我要在他的手臂內得到我最想望的安息與舒服!”但是實際上隻能在旁邊站著看,我稍微的一幫助,就受人幹涉,意思說:“不勞費心,這不關你的事,請你早去休息吧,她不用你管。”哼,你不用我管!我這難受,你大約也有些覺著吧。
龍,我的至愛,將來你永訣塵俗的俄頃,不能沒有我在你的最近的邊旁;你最後的呼吸一定得明白報告這世間你的心是誰的,你的愛是誰的,你的靈魂是誰的。龍呀,你應當知道我是愛你的;你占有我的愛,我的靈,我的肉,我的“整個兒”永遠在我愛的身旁旋轉著,永久的纏繞著。真的,龍龍!你已經激動了我的癡情,我說出來你不要怕,我有時真想拉你一同死去,去到絕對的死的寂滅裏去實現完全的愛,去到普通的黑暗裏去尋求唯一的光明。
1925年3月10日
徐誌摩小傳
徐誌摩(1896—1931),浙江省海寧縣人。現代詩人、散文家。1910年,入杭州府中學堂,開始接受“新學”。1916年入北京大學法科。1918年按照其父的願望,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19年他在海外得知五四運動爆發的消息,“曾經‘感情激發不能自已’過”,“國內青年的愛國運動在我胸中激起同樣的愛國熱”。是時,他熱心於政治經濟與自然科學,並接觸過社會主義的各種學說。
1921年春,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劍橋大學兩年的英國資產階級教育,給予他很深的影響,並由此形成了他的世界觀與政治理想。在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歌及其他西洋文學的熏陶下,他違背其父讓他當銀行家的期望,從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詩情真有些像是山洪爆發,不分方向的亂衝”(《猛虎集》序),1922年10月回國。12月起,在《學燈》(上海《時事新報》副刊)、《小說月報》和《晨報副刊》上大量發表詩文;參加由回國的英美留學生及其他人組成的“聚餐會”。隨後,在“聚餐會”基礎上由他提名成立“新月社”。同時,他也加入了文學研究會。1924年,又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並任北京大學教授。這時的他,不滿軍閥混亂、生靈塗炭的社會現實,向往和追求英美式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理想。在“三一八”慘案中,他寫下詩《梅雪爭春》,用“冷翩翩的飛雪”中瓣瓣“梅萼”的“殘落”,象征段祺瑞政府對愛國青年血腥屠殺的暴行。他在散文詩《嬰兒》中,用“在她生產的床上受罪”的產婦來象征處於苦難中的中華民族,用“美麗的嬰兒”象征他所盼望的資產階級民主製的“新政治”。
1925年3月至7月,曆遊蘇、德、意、法諸國。同年,第一本詩集《誌摩的詩》出版。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主編《晨報副刊》。這一年裏,他寫了詩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鱗爪》、《自剖》、《落葉》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創作最多的一年。1926年4月至6月,在《晨報副刊》上主編11期《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對新詩的藝術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1927年,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建立,使他由對資產階級民主製度“單純信仰”的追求而“流入懷疑的頹廢”(《猛虎集》序)。此後他寫的詩,多是頹唐失望的歎息。同年春,與胡適、邵洵美等籌辦新月書店。9月,第二本詩集《翡冷翠的一夜》出版。秋後,任上海光華大學、東吳大學教授。稍後,又任上海大夏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並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28年3月,《新月》月刊創刊,他一度擔任該刊主編。1928年8月,詩集《誌摩的詩》刪訂再版。9月至11月,他再度曆遊英國、美國、日本和印度。1930年任中英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並在1931年3月成立的筆會中國分會中被推選為理事。1930年冬,他辭去在南方的教職,抱著“另辟生活”的願望,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1月,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8月,第三本詩集《猛虎集》出版。1930年底翻譯了反對法西斯主義的英國獨幕劇《墨梭林尼的中飯》。1931年9月,發表同情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烈士的小說《璫女士》,並在“左聯”刊物《北鬥》上發表詩作。這對於當時國民黨“官辦文藝”是個很大的震動。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遇難。
名人婚戀
徐誌摩與陸小曼
徐誌摩和陸小曼的一段婚姻至今仍時時被人提起,是佳話還是不幸?其說不一。
陸小曼名眉,別名小眉,原籍江蘇武進,1903年9月生於上海,兩歲時隨父母遷居北京。因她眉清目秀天生麗質,又與觀音菩薩同一天生,所以家裏人戲稱她為“小觀音”。陸小曼的父親陸定為官多年,後棄政從商辦銀行。因為有錢,小曼不進學堂,老師全請到家裏來,接受的卻是當時最好的教育。她詩詞、繪畫、音樂無一不精,還擅長京劇昆曲。雖未出過國門,十五六歲已精通英語法語,是名噪一時的“絕代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