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h城,一開始,我和老徐也被許多植物傷人的事件弄懵了。後來經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那批倒黴鬼全是預備折花、砍樹,或者懷有這種企圖走近樹木時才遭到襲擊的。金星人之謎
我們終於在金星上降落了。
我們,這是指我們的領隊、中國著名星際航行家羅冰,地質學家鮑維文,中國星際航行委員會天文生物學部研究員李慧芬,以及以語言學家身分參加這次航行的我。這真是令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刹那。
當我們的飛船剛關上發動機,信號燈和儀表指出“安全降落”後,我們四個人,就連一向沉著冷靜的羅冰也是這樣,一下子都甩開了皮帶,在飛船的艙室裏,你擠我、我擠你地擁抱了起來。
金星!我們終於登上了這個大氣迷漫的神秘的星球。我和羅冰穿著能自動調節溫度、防腐蝕、耐高壓的宇宙服,凝然不動地站在那兒。腳下踏著的是一片五顏六色的礫石和細而柔軟的泥砂;地平線的遠處是一抹迷蒙的黑色的山嶺;頭頂上是濃厚的大氣層,以及像個影子似的模模糊糊的太陽。能見度極低。
“來,”宇宙服的透明的帽盔裏響起了羅冰低沉而激動的聲音(我們是通過無線電對講機來交談的),他挽起了我的手臂,“讓我們一道來跨出這金星上的第一步!”
我們一同向前跨了幾個大步,然後又一同把一麵寫著我們考察隊名稱的小旗,用勁地插在金星的柔軟的土地上。與此同時,李慧芬將這幾個值得紀念的鏡頭拍攝了下來。
羅冰俯身用經過嚴密滅菌的設備取了一塊金星上的土樣;我用無菌真空取樣瓶取了一瓶金星上的大氣;然後我們又小心翼翼地繞著飛船走了一圈,就立即返回飛船。羅冰馬上動手分析空氣的樣品,李慧芬和鮑維文則欣喜若狂地拿著那些泥土放在顯微鏡下麵觀察去了。而我,則坐了下來,忙著調整無線電,試圖和地球取得聯係……緊張而有趣的金星考察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我們所做的第一項工作,便是繼續尋找那個人工天體的蹤跡。這是我們在地球上沒有能夠完成的工作。在那次緊急會議之後,我們曾投入了巨大的力量--趕建了幾座強力的定向無線電電台;為了收聽“金星人”的信號,還把所有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組織了起來。然而,這些努力都失敗了。令人不安的是,繼續發往金星的自動探測火箭,未能再找到那個啞鈴似的人造衛星。在地球上想推斷那個人造衛星的軌道的打算也沒有成功。這說明,我們上次拍到的那幾張照片,隻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不過,這一次卻是意外的順利。當我們在金星上重新使用紅外線攝影術拍攝金星上空的照片時,我們終於又發現那顆人造衛星的蹤跡了。看到那些顯示有人造衛星痕跡的照片,我們都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歡呼!每個人的心裏,都充滿了初戰勝利的喜悅!
可是,當我們接著進行第二項工作--尋找發射這顆人造衛星的“主人”時,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金星,這個濃霧籠罩的神秘的星球,它的環境條件,對於生命來說,確實是太嚴酷了;在它的表麵,平均溫度高達475℃;空氣裏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大氣壓竟是地球上的90多倍!這樣的高溫和高壓,足能把岩石表麵的氟化氫和鹽酸“煮”出來。而這些“蒸氣”常常會形成一種濃密的硫酸霧,迷漫在山穀和低窪的地麵上。金星上的滂沱大雨是有腐蝕性的。不,這哪是“雨”啊,這裏下的幹脆就是腐蝕性強烈的無機酸!養 蜂 人
副研究員林達的死留下許多疑問。警方從一開始就不相信是自殺,但調查幾個月後仍沒有他殺的證據,隻好把卷宗歸到“未結疑案”中。引起懷疑的主要線索是他(?)留在電腦屏幕上的一行字(他是在單身公寓的電腦椅上服用過量安眠藥的),但這行字的意義撲朔迷離,晦澀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