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附錄:蒙元帝國及四大汗國世係 (2)(2 / 2)

那海聞使者轉達脫脫之詞畢,大恚怒,答使者曰:“使者請立時還告汝主,謂我不畏戰爭,如彼以兵來,我將不待其入境,而迎之於半道。”語畢遂默不複言。

使者聞那海言,遂不複留,立行,還其主所。既至,轉達那海言,謂其不畏戰爭,將迎之於半道。

脫脫聞言,見戰爭不可複免,立遣使者四出赴諸轄地,征集部眾,進討國王那海。彼大籌軍備,那海一方既知脫脫將以重軍來討,亦籌戰備,然不及脫脫之大,緣其部眾及兵力不及脫脫之強,但所部亦甚眾也。

脫脫往討那海

國王脫脫一切戰備既畢,率眾出發,應知其眾逾二十萬騎也。沿途無事可述,已而抵於廣大美麗之賴兒吉(Nerghi)平原,脫脫結營於此以待那海,緣其知那海率其眾來敵也。禿剌不花之二子亦率騎士一隊至此,冀報父仇。

茲置脫脫及其眾不言,請言那海及其部眾。應知那海聞脫脫進兵之訊,立即率眾出發,所部有十五萬騎皆勇健之士,較優於脫脫所部之戰士也。

脫脫抵此平原未及二日,那海率全軍至,距敵十英裏結營。結營以後,則見金錦美麗帳幕無數,儼若富強國王之營壘。脫脫營帳富麗亦同,然且過之,蓋其帳幕奇富麗也。

兩王既抵此賴兒吉平原,皆休息以待戰日之至。脫脫諭眾之詞

國王脫脫大會部眾而致如下之詞曰:

“我輩至此與國王那海及其軍隊戰,而理在我方,蓋應知者,怨恨之結,乃因那海不欲向禿剌不花諸子服罪也。彼既無理,則在此戰之中吾人必勝而那海敗亡。是以吾輩應勇戰勝敵,我知汝曹皆勇士,務必滅敵而置之死地。”語畢遂默不複言。

國王那海亦會部眾致如下之詞曰:

“兄弟友朋齊聽我言,汝曹皆知吾輩在諸大戰中戰勝敵人,諸敵且強於此敵也。況且理在我方,曲在彼方,汝曹尤應自信此戰必勝,蓋脫脫非我主,不能召我赴衙向他人服罪也。我今求汝曹各盡其職,俾世人皆知吾曹善戰,而使吾曹與吾曹之後裔永為人所畏懾,此外別無他言也。”國王那海語至此遂不複言。

茲二國王勵眾既畢,翌日即預備作戰。國王脫脫分其眾為二十隊,每隊以良將一人統之。國王那海僅分其眾為十五隊,每隊萬騎,各以良將一人統之。茲二國王部勒既畢,雙方進兵,彼此進至一箭之地,止而不進。越時未久,戰角始鳴。戰角鳴後,雙方發矢,發矢之多,人馬死傷墜地者甚眾,到處皆聞呼叱呻吟之聲。矢盡,兩軍之眾各持劍與骨朵斫敵,由是殺人流血之混戰遂啟,互斷身首手臂。至是則見騎士死傷仆地,呼噪之聲、兵刃交接之聲,其響有如雷霆,死亡之眾,前此諸戰久未見之。然脫脫軍死較多於那海軍,蓋那海之眾作戰較優也。禿剌不花二子奮勇殺敵,冀複父仇,然皆徒勞,蓋欲致國王那海於死地,其事甚難也。

此戰殘酷,有無數戰士是最健全者,在此戰中多遭殺害,此戰以後,婦女因而寡居者為數不少。國王脫脫竭力鼓勵其眾保其令名,且以身作則,大逞勇武,馳突於敵中,視死若無事,所過之處,見人則殺。其作戰之勇,友敵並受其害,蓋敵人被其手殺者甚眾,而友人受其鼓勵亦作殊死戰,因而陣亡也。

國王那海之勇武

國王那海作戰之勇,兩軍中人無人能與比者,此戰之譽,盡屬於彼,良非偽言。彼馳突敵陣之中,勇如獅子之搏野獸。往來格殺,使敵人大受損害,每見敵眾群集之處輒赴之,擊散敵人如驅小畜。部眾見其主之勇武,亦效之,奮勇殺敵,使敵大受損害。脫脫之眾雖努力保其戰譽,然徒勞而無功,蓋勢不敵也。損傷既重,不能久持,遂敗逃。國王那海及其部眾追逐,殺人無算。

那海獲勝,誠如上述。此一役也,死者至少六萬人,然國王脫脫暨禿剌不花之二子皆得脫走。結言

關於韃靼人、回教徒暨其風習,與夫世界其他諸國之事,茲已據所聞見述之如前。唯獨遺黑海沿岸諸州,緣其地時有人往遊,威尼斯人、熱那亞人、皮撒人之航行此海者甚眾,述之似乎累贅,人盡識之,故遺而不述。

至若吾人得以離開大汗宮廷之情形,業已在本書卷首言之,瑪竇、尼古剌、馬可閣下等因求大汗許可,所經之憂慮困難與夫得還本國之良好機緣,並具此章。吾人若無此良好機緣,殆恐永遠難回本國。我以為吾人之得還,蓋出天主之意,俾使吾人得以聞見之事傳播於世人也。蓋據本書卷首引言所雲,世人不論為基督教徒或回教徒、韃靼人或偶像教徒,經曆世界之廣,無有逾此威尼斯城之名貴市民尼古剌閣下之子馬可閣下者也。恩寵的上帝,阿門(Deo Gratias.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