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
陳壽勤奮攻讀經史
陳壽,字承祚,三國時人。他剛出生時,骨瘦如柴。父母怕孩子難養,活不長久,就給他取了這個吉祥的名字。
小陳壽真的沒有辜負父母的心願,他竟然一天天健康地長大了。五六歲時,他就開始跟著父親在家中讀書寫字。他天資聰明,好奇心強,勤學好問,在19歲那年就把家中的全部藏書讀完了。他這時還在一所私塾裏讀書,私塾先生教的書本他很快就學會了。他的求知欲望已得不到滿足,渴求學到新的知識,便懇求父親,要到很遠的地方向一位叫譙周的老師求學,父親心裏雖不放心,但經不過孩子的苦苦哀求,終於答應了。
小陳壽高興極了,他背著行李,帶著幹糧,急匆匆地上路了。經過十多天的辛勞跋涉,他終於找到了思慕已久的老師。
陳壽的老師譙周,對孔夫子的學說很有研究,被朝廷封為光祿大夫(親近皇帝的高級顧問官),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古代史學家。他開辦的私學在巴蜀一帶也最出名,許多豪門貴族都把子弟送到這裏來讀書。
陳壽初到這裏,譙周見他是個十幾歲的小孩子,不由得有些好笑。他想:到我這裏來求學的人都二十多歲,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孩子到我這裏來求學,豈不有損於學堂的名聲。於是,他連哄帶推地對陳壽說:“你太小了,我這裏不收小學生,快回家去,過幾年再來吧。”
陳壽一聽就急了,連忙上前哀求說:“先生,您收下我吧,別看我年歲小,我已經讀完了《詩經》、《書經》、《禮經》、《春秋》……難道還不夠格當您的學生嗎?”
譙周聽說他讀了這麼多書,有點不信,就出了幾個題目來考他,沒想到陳壽竟對答如流,使譙周十分驚訝。他見陳壽聰明伶俐,心中很喜歡他,但又考慮到他年齡太小,心中有些猶豫。小陳壽見譙周沉吟半晌,沒有說話,急忙走到他跟前抬起腳對他說:“先生,我為了到您這裏來,在路上走了十多天,把鞋底都磨穿了,您一定要收下我呀!”
譙周低頭一看,隻見陳壽腳下的鞋果然破了,底上穿了個洞,麵上裂了口,腳丫子露在外麵,有幾個地方還結著汙黑的血痂。他被這個少年頑強求學的精神感動了,一把拉住陳壽的小手說:“好吧,先試試看吧。”
陳壽來到這裏以後,給學堂增添了不少生氣。從來沒有一個學生讀過的竹簡、帛書,一捆捆一堆堆放在角落裏無人過問,陳壽卻把它搬了出來。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就爬到山坡上去讀書;當夜闌人靜的時候,同學們早已入睡了,隻有陳壽仍然獨坐在書院的燈光下刻苦攻讀。譙周的學堂裏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用功的學生,他非常喜歡這個年齡最小、最用功的學生。高興地說:“昔日仲尼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我幾十個學生中出了一個陳壽,也算不枉終生為教啊!”
從此,譙周更加細心教導陳壽了。陳壽也虛心地向老師請教。在譙周的指導下,陳壽進步很快。他精心研讀了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鑽研了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以及天文、曆法、算術、醫學等各方麵的知識。他最愛讀的是那些古代的曆史名著,如《尚書》、《左傳》、《公羊傳》、《穀粱傳》、《史記》、《漢書》等,他讀了一遍又一遍。春秋戰國的群雄爭霸,秦漢王朝的興亡更迭,都引起了他莫大的興趣。那時候,還沒有發明印刷術,為了得到這些書,陳壽一麵讀,一麵抄,一麵背,那些精彩的段落,差不多都能熟背下來。他不僅為曆史上那些動人的故事所激動,而且對那些寫史的人也非常敬仰。他立誌長大以後,也能當上一名史官,給後人留下一部史書。
從此,讀書時,他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能記會背了,而且有目的地去研究、探索寫史書的方法。
五年寒窗,陳壽孜孜不倦地苦讀,使他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青年。他這時感到,要寫史書,光靠讀書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和整理資料。於是,他告別了譙周老師,回到了故鄉。
回到故鄉之後,陳壽開始注意搜集地方史料,留心鄉間的知名人物,用這些材料進行編寫史書的訓練。經過數年的艱苦努力,他終於寫出了著名的《三國誌》,這部書凝聚了他畢生的心血。
在我國浩瀚的史書典籍中,《三國誌》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千多年以前,它就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為“四書”,在“二十五史”中,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是我國中華民族寶貴的曆史遺產。書聖王羲之與“墨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晉代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
王羲之從小練字,7歲的時候,已經寫得很不錯了。繼續練了四五年,總感到進步不大。
有一天,在父親的枕頭裏發現一本名叫《筆談》的書,裏麵講的都是有關寫字的方法,他高興得如獲至寶,偷偷地閱讀起來。正當讀得起勁的時候,父親來了,問道:“為什麼偷我枕中秘書?”羲之笑而不答。母親想給他打圓場,從旁插了一句:“你是在揣摩用筆的方法嗎?”父親認為他年紀太小,未必能夠讀懂,就把書收了回去,對他說:“等你長大了再教你讀。”王羲之不高興地說:“如果等我長大了才講究筆法,那我這幾年的時光不就白白浪費了嗎?還是讓我現在就學吧,免得不懂方法瞎摸索。”父親聽他說得有理,就把書給了他。於是,王羲之按照書中所講方法天天苦練起來,不久,他的書法有了顯著進步。
但是,王羲之並不滿足已有的進步。有一次,他看見東漢書法家張芝的書跡,真是愛不釋手,自歎不如。張芝的草書寫得好,人們稱他為“草聖”。王羲之不僅愛慕他的字,更欽佩他“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苦練書法的頑強精神。在給朋友的一封信裏,王羲之寫道:“張芝就著池塘的水練書法,連池水都變黑了,如果人們也下這麼深的工夫去練習,未必會趕不上張芝。”
從此,王羲之每天揮筆疾書,寫完字後就到家門口的水池去涮筆。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人們把這個水池稱做“墨池”。根據記載,王羲之居住過的紹興蘭亭、江西臨川的新城山、浙江永嘉積穀山,以及江西廬山歸宗寺等處,都有他的墨池。
王羲之勤學苦練書法,他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yōu),並且博采眾長,推陳出新,終於形成了自己書法的獨特風格,創造了一種漂亮流利的今體書法,後來人們稱他為“書聖”。左思十年苦撰《三都賦》
左思(約250—約305),字太衝,齊國臨淄(今山東)人。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他博學多才,能詩善賦,一生寫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成為當時文壇上享有盛名的領袖人物。
左思自幼貧窮,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他誌向遠大,勤奮好學。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漸漸對都賦(描寫皇朝都城的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逢得手,總要反複研讀,立誌在寫作都賦上要作出一番成就。
漢朝的文學家班固寫過《兩都賦》,張衡寫過《二京賦》。左思讀後讚歎不已。但是,他覺得這兩賦雖好,也有美中不足之處。有些景物的描寫缺乏事實依據,不免給人以虛假的感覺。他想,曆史上的都城那麼多,為什麼自己就不能寫一篇都賦,以揚前人之長,避前人之短呢?於是,他決心為三國時的蜀都成都、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和魏都鄴城(今河北臨漳)寫賦,合稱《三都賦》。
左思要寫《三都賦》的消息在洛陽不脛而走,人們議論紛紛。讚許的有,但更多的是懷疑:一個無名小卒能成嗎?真不知天高地厚。寫《兩都賦》、《二京賦》的班固和張衡,都是漢朝名家。他竟想超越前人,簡直是太不自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