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

陸爽以書為師

陸爽是隋朝著名的學者。是魏郡臨漳縣人,在隋建國初期做了太子洗馬。曾與宇文愷等人共同撰寫《東宮典籍》70卷,對研究曆史很有價值。

他聰明好學,以書為師,博覽群書。他讀書的特點是喜歡背誦。他認為隻有能背誦,才能掌握它的意義,並提高記憶力。9歲時,就能背誦2000字的文章。17歲做了主簿,好學不倦,經常手不釋卷。他認為世上物品最珍貴的就是書,因為它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財富、千金難買。他立下誌願:終生以書為師。北齊被北周消滅以後,周武帝聽說他是個有名望的學者,就征他入京做官。當時應征的還有陽之、袁叔德等10多名學者。他們一起去京赴任。這些人帶著家眷、行李,大小包裹。每個人身後,都是好幾輛車。

可是陸爽一沒帶家眷,二沒帶大小包裹,車上卻滿載著書籍。大約有幾千卷,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他說:“什麼都可舍棄,書一本也不能丟啊!”

到了京城之後,周武帝聽到這件事,很感動,親自召見了他。非常欽佩他的人品和治學精神,以大禮接見了他。

陸爽以書為師,終生不移。終於使他的學識越來越豐富,成為當時著名的學者。孫思邈問遍百家

孫思邈(581—682)是我國隋唐時期傑出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孫思邈出生於華原縣(今陝西省躍縣)一個木工家庭,父親是個雀目病人(夜盲),母親患粗脖子病,都是當時無法醫治的地方病。少年的孫思邈也體弱多病,飽嚐了病痛的痛苦。疾病給自己,給自己苦難的家庭造成的痛苦,孫思邈牢牢地記在心底,從小就立誌學醫,將來行醫治病,為人解除痛苦。

12歲時,孫思邈跟父親到藥農張七伯家做藥櫃,從此孫思邈開始對中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處處留心,虛心向張七伯請教每一味中藥的功能、作用、生長地、藥力大小等情況,深受張七伯的喜愛。

15歲時,孫思邈開始拜張七伯為師學醫,同張七伯一起上山采藥,學習單方,初步懂得了一些藥性。後來張七伯看他虛心好學,又天資聰敏,自己的一點醫學知識不能滿足孫思邈求知的要求,便把自己一直珍藏的《黃帝內經》送給了孫思邈,讓他好好研讀。並告訴他將來到銅官縣找自己的舅舅繼續學習深造。

孫思邈得到了《黃帝內經》,真是如獲至寶,對七伯千恩萬謝。回到家裏便如饑似渴地學習,常常手不釋卷地苦心鑽研,有時會通宵達旦。

但他愈是學習,愈是感到自己的淺薄。後來,他決定去銅官縣找張七伯的舅舅求學問。經過許多周折,他終於找到了那位醫生,便拜他為師,潛心學醫。一年時間裏,他不但學到很多醫學知識,而且把師父的一部《傷寒論》全部抄了下來。

學有所成後,他又回到村裏,一邊在鄰居親戚中行醫,一邊刻苦讀書,繼續深造。二十歲左右,不僅醫道大有進步,而且對諸子百家的學說,南北朝的曆史,以及從天竺傳來的佛教經典,都做了深入地研究,為他以後在醫學領域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就,做了深厚的文化準備。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就連二百裏以外的京城長安,也有人知道華原縣的孫思邈。

一天,孫思邈為遠道慕名而來的病人治愈了痼疾,病人感激地讚許他如複生的扁鵲,再世的華佗。孫思邈聽了這樣的稱許,不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卻惆悵起來,深感慚愧地說:“我連稱職的醫生都不夠格啊!鄉裏人的雀目病,粗脖子病,自己至今無法醫治,怎敢與那兩位名醫相比呢?唉!慚愧呀……”

那位病人看到孫思邈因不能醫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而痛心的樣子,深為他的這種全心為解除病人的痛苦的醫德所感動。便對孫思邈說太白山有一位先生能治粗脖子病,而且給他的表妹治好了。

孫思邈聽到這些,便如尋到珍寶一般,驚喜地抓住那個人的雙手,急不可待地打聽那位太白山先生的名姓地址。了解明白後,第二天一早他便一無反顧地告別家人鄉親,隻身前往遠隔四百裏的太白山尋師去了。

太白山是秦嶺最高峰,在郿縣以南。經過多日的艱苦跋涉,孫思邈才來到太白山,找到了那位病人所說的人——陳元。可遺憾的是,陳元並不是醫生,他是根據父親用昆布和海藻治粗脖子病的方法,每次上山時帶一些回來,用完就沒有了。

知道了這些情況後,孫思邈感到有些失望。但他並沒有灰心,心想:“既然陳元的父親會治粗脖子病,他就可能知道這種病的情況。”

於是,孫思邈便在這裏住了下來,一邊給山區人治病,一邊同陳元上山采藥互相學習交流。一天,陳元偶然地說出了他父親說過的一句話:“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專欺侮窮人,富人根本不害這種病。”

聽到這話,孫思邈心裏一動:“看來,窮人是由於身上缺少某種東西才害雀目病的。如果讓窮人吃富人的食品,說不定能治好雀目病。”

在陳元父親所說的話的啟發下,孫思邈整日整夜的研究如何治療雀目病的問題。一天夜裏,孫思邈正在一邊苦思冥想,一邊查看醫書。忽然間,他好似在黑暗中看到閃電一般,眼睛亮起來。因為他在醫書上找到:“肝開竅於目,”這樣一句話。他想:“眼睛的病多半與肝有關,那麼吃動物的肝兒是不是可以補益眼睛呢?”後來經過實踐,孫思邈找到了醫治雀目病的方法——用食物療法,吃動物的肝兒來治雀目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為搞清如何治粗脖子病的問題,孫思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找到吃麂靨治粗脖子病的方法,吃羊靨也有效。

孫思邈用食物療法,為很多雀目病和粗脖子病人治好了病。這些人對孫思邈總是千恩萬謝,稱讚他的醫術高明。但孫思邈卻總是念念不忘地說:“這都是陳元父親的啟發才使自己搞明白治病方法的。”足可見他對“一言師”都是十分難忘的。

唐太宗貞觀三年,孫思邈被聘進京。到長安後,他依然堅持勤學好問的習慣。他聽說長安有甄枚和甄立言兩位高醫,就想登門求教。但這兩位醫生年事已高,正忙於著書,不肯接見人。孫思邈卻不顧這些,千方百計地找到了他們,誠懇地向他們求教。兩位名醫深為孫思邈的好學精神所動。不但同他一起探討了許多醫學上的問題,而且把自己的著作《針方》、《明堂人形圖》、《古今驗方錄》等送給孫思邈,供他學習參考。

貞觀十四年,六十歲的孫思邈重返家鄉,把自己一生搜集的醫方,醫藥標本整理撰寫了《備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這兩本書是他一生對藥物研究,走遍家鄉和漢中、四川一帶,遍訪名師、求教群眾、研究古代經典而獲得的碩果,集當時和前代醫學之大成,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世民教子尊師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國家要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經對臣下說過:“一個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將來怎麼發展,主要由教育來決定。”他還列舉周成王和秦二世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人的善惡由近習”的道理。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的老師都是那些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自己的子女要尊敬老師。

公元639年的一天,長安城裏太子居住處的東宮前,突然出現一乘大轎,一個頭戴烏紗身穿袍服的老人,由幾個太監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走下轎來。這時,東宮大門敞開,從裏麵走出一位風度翩翩的少年,上前向老人施禮。這個少年就是皇太子李承乾。那麼,來的這位老人又是誰呢?也許有人會以為是皇帝的重臣。其實不是,他是皇太子的老師李綱。原來李綱由於患了腳疾,行走不便,唐太宗就特許他乘轎入宮講學,詔令皇太子親自拜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