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亂世”就要買黃金白銀!(1 / 2)

(第三卷 黃金白銀仍然可靠)

吳阿姨是黃金投資的“朝聖者”。她第一次接觸到黃金投資,是在2008年的時候。2008年,金價開始上漲,吳阿姨購買了一根黃金金條,當時的價格是249元每克,然而到了2011年,黃金價格瘋漲,衝破了400元每克的大關,價格上漲了將近80%,吳阿姨樂得手舞足蹈。由於黃金一路看漲,吳阿姨還投資了“紙黃金”業務,那也讓吳阿姨賺的盆滿缽滿。談起投資,吳阿姨堅定地說:“2012年,我還要買黃金。”盡管2012的CPI指數不會再像2011年那樣瘋狂上漲,可是依然停留在4%左右的預期,通脹時代來臨的信號已經為經濟生活中的每一個居民所接受,握在手裏的現金麵臨著貶值4%的風險,存在銀行的存款由於利率低於物價上漲的幅度一樣在變少;由於國家堅持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投資房地產也不會像前兩年那樣帶來令人瞠目的暴利;“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更適用於躁動不安的2012股市;缺乏火眼金睛辨別真貨和贗品,缺乏真知灼見辨別藝術品的價值增長潛力,握在兜裏的錢也不敢輕易砸向青花之類的古董和字畫、郵票等藝術品投資。在這樣的“亂世”裏,我們必須像專家一樣管理我們自己的錢,不把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裏,在現金、定期儲蓄、股票、房產之間我們還可以考慮黃金白銀,因為黃金白銀有其他投資品無可比擬的優勢。第一,黃金白銀具有天然的貨幣優勢,不受語言、民族和地域的限製,在全世界都能流通。黃金白銀很早就被人們與財富畫上等號,擁有黃金白銀就是擁有財富的象征。黃金白銀獨特的數量較少且總量持續穩定、不容易出現人為的數量膨脹、生產時間花費時間過長等自然屬性,使得其單位價值昂貴;同時黃金白銀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易被腐蝕、便於分割和攜帶等社會屬性,也注定其為人類商品社會中最適宜充當貨幣的商品,即一般等價物,用來為其它物品衡量價值。在中國古代各朝,黃金白銀一直都充當著貨幣的角色;尤其是大清,白銀更是直接的貨幣工具。在世界貨幣史上,金幣本位製、金塊本位製和金彙兌本位製都是以黃金作為主要貨幣或貨幣的擔保者,哪怕是近代的布雷頓森林體係和牙買加體係,也都是通過美元等主要國際貨幣與黃金的掛鉤來維持國際貨幣體係的穩定和正常運行。由此可以推斷,黃金由於其天然的貨幣屬性,它一直維持著人類社會自物物交換後的交易紀律,為全人類所接受。第二,黃金白銀具有天然的抗跌優勢,保值性在各類投資理財品中名列第一。中國人一直有藏金買銀的習慣,無論何時,在投資理財產品中,因其抗跌性強的特質,黃金白銀總是最引人矚目的一類。黃金被視為最保值的投資品之一,可以穿越千年而購買力不變。大約100年前,在英國著名的裁縫街——薩維爾羅街,1盎司(約31克)黃金可以定製一套質量上乘的西裝;100年後的今天,1盎司的黃金,仍然可以在那裏定製一套質量上乘的西裝。反觀貨幣,表現得卻沒有如此堅挺。100年前,可以買到一套西裝的英鎊,現在卻隻能買到一隻袖子。2011年中國的投資理財更是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2011年堪稱是投資形勢嚴峻的一年,首先一路漲高的房價由於“三限”政策的出台在經曆了觀望、僵持階段後開始出現下跌的拐點,投資房地產開始麵臨下跌的風險;然後是“開門紅”的股市在年初走出2010年的頹勢後衝高3400點後一路下滑,失守於2200點,大盤一路走低,多數股民紛紛含淚割肉,逃離股市或者是深陷其中;債券類產品由於物價指數一路攀升,國家出台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及各種緊縮政策,利率調高,在各類理財產品中也算是少有的利好產品。而黃金白銀卻表現出一貫的強勢,在2011年中期黃金甚至達到了410元每克的高價,白銀達到了21元每克的頂峰,在經濟衰退時的逆周期作用異常明顯。這是因為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依靠黃金白銀保值的需要,引發了對黃金白銀的狂熱需求,黃金白銀的價格也被一路推高,達到頂峰。雖然美國經濟走強和歐洲債券危機引發的流動性危機使黃金白銀在2011年年底價格有所回落,可是也抵擋不了黃金白銀在“亂世”的保值光芒。第三,“亂世”購買黃金白銀具有強烈的升值機會。黃金白銀作為硬通貨,由於其稀缺性和天然的保值優勢,在“亂世”中往往暗藏著強烈的升值機會。盛世興收藏,亂世存黃金。中東局勢仍然很不太平,歐債危機在2012年依然會給全球帶來揮不去的夢魘,美國經濟走出陰影需要時日,而且對於美國償還債務依然存在一定的隱憂,對於2012年各國采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預期已經開始升溫,黃金和美元一直存在倒掛鉤的關係,美元的發行量增加必然引致黃金價格的上漲,再加上“亂世”對於黃金白銀這類貴金屬的需求增加。自2007年年底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至今為止美國也沒有完全走出失業和金融危機的陰影,所以黃金一路走強,雖然中間也會有下跌的趨勢。黃金可以分為實物黃金和紙黃金,二者相較而言,實物黃金投資比較麻煩,購買之後還要收藏保管,可以少量持有但不可大量;為方便起見,很多銀行創立了紙黃金,投資者無需進行實物交割,隻是進行紙麵買賣即可。現在,炒黃金,似乎成為更多人的理財選擇。相對股市而言,黃金風險較小,每天每克的市場價格隻是在有限的範圍內波動;加之一天二十四小時交易,從周一到周五期間,任何一刻隻要你有進行操作的意願,都可以如願。而且晚上九點種交易最為活躍,在這個休閑的黃金時段,炒作起來也更加全心貫注。即使在不穩定的經濟局勢下,黃金的光芒也是無法掩蓋。當石油價格跌幅已經達到65%時,黃金隻有30%的跌幅且依然保持強勁的跡象,將黃金之所以成為“黃金”理財產品,展現得讓人心服口服。當然,黃金與石油之間也具有“手牽手”的相關性,而且相關係數高達70%—80%,但因為屬性的差異而而受不同的投資者關注:作為不可再生、不可回收的資源,石油的中長期性更被看好;而作為可回收資源,黃金的剛性特質更顯著。目前,國內的黃金投資產品品種眾多,既有用杠杆的黃金投資品,也有不用杠杆的黃金投資品。前者指的是投資者隻須付出固定的保證金,就可買賣黃金合約,而所需保證金數量由金融機構而定,比如黃金T+D、黃金期貨、還有海外的黃金現貨。後者是較為原始的直接投資,比如購買最原始的金條、金飾品,或者紀念金幣以及紙黃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