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4

8.質量管理體係的教學工作製度

基本要求

要認真貫徹執行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方針,麵向世界、麵向現代化、麵向未來,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的原則,加強教學理論的研究,深化改革,全麵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原則

(1)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2)與發展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3)教法與研究學法相結合的原則。

(4)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

(5)守則與靈活多樣相結合的原則。

製定教學計劃

(1)計劃前,年級備課組所有教師要做到三個熟悉。

熟悉教學大綱:明確本科教學目的任務,了解教學內容的安排,弄清本科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熟悉教材:通讀教材,理解教材的內在聯係,明確各章節在整體中所處的地位,明確本學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點、難點。

熟悉學生:主要熟悉學生“雙基”、“能力”、“學風”、“方法”四個方麵的情況。

(2)教學計劃要具備以下內容:

①對教材內容、實驗的補充、刪減或改進意見。

②提出落實教學任務要求,提高質量的改進措施和意見。

③教學進度,課時安排。

④“尖子學生”“學困生”的跟蹤培養措施。

備課

(1)教師必須認真備課。熟悉大綱、通覽教材,寫出教材分析,總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結構層次,教學指導思想及方法。

(2)一般應包括教學目標、要求、重點、難點、方法、步驟、作業、課後小結等,做到備學生、備教材、備方法,做到個人備課與同科同年組教師集體備課相結合,平時提前備一周的課。

(3)要做好教具、演示、實驗等一切準備工作。

課堂教學

(1)認真組織教學。堅持由始至終全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特別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教學原則: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理論聯係實際、直觀性、啟發性、循序漸進、鞏固性、因材施教等。

(3)每一節教有目的,練有中心,學有效果,觀點正確,精講多練,避免滿堂灌。

(4)語言要準確、鮮明、生動。板書有計劃,書寫工整、規範。

作業

(1)練習題目要慎重選擇,要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

(2)要及時批改。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時進行補救。要堅持教師全部批閱,學生自己改正的方法。教師的全部批閱要起到三個作用:

①學生是否按時交了作業,按要求做了作業。

②大多數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要及時在課堂上進行講評、彌補。

③個別學生的錯誤應認真分析,全麵細致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缺陷。

(3)學生在學完一章(一個單元)後,將作業裝訂成冊,前邊附上小結,交教師批閱。

(4)在每次作業中的問題,教師應做記錄和分析。如發現關鍵性或普遍性的問題應及時在班級進行講評,彌補缺陷。然後再留作業進行鞏固。

(5)科的學生作業練習,要按本學科的規範要求,嚴格訓練,培養出好的學風和習慣。